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10-27 13:21:22| 人氣6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醫生邊開刀…邊想逃生路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醫生邊開刀…邊想逃生路

醉漢大鬧急診室、家屬毆打護理師,醫療暴力或恐嚇事件愈來愈多,白色巨塔成為暴力風險區。醫護人員為了自保,不僅照護病人要察言觀色逃跑路線也得先規畫,就怕成為失控患者或家屬出氣筒。

 

醫勞盟理事長、新光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張志華估計,醫療暴力比過去增加兩到三成,因為健保制度設計,醫護傾向走低風險科別,急重症科別人力不足,醫病關係緊張;且現在資訊開放,使醫療暴力問題浮上檯面。

 

張志華說:急診或開刀病房最常發生暴力事件,國內輕症者習慣到大醫院急診,等待一久,醫護人員就成出氣筒;而開刀本有風險,若手術結果與家屬期待不符,就可能有衝突。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急診部主治醫師簡立建指出:酒醉者也是醫療暴力的高危險群,不少人酒後稱腹痛嘔吐掛急診,突然就一拳打向護理人員。

 

醫護人員一旦被打,工作熱情大受影響。遇到急診暴力,就算學佛的也會動怒!一名在急診超過10年的資深護理長感嘆,她曾被患者嗆:妳這個大嬸,不要碰我害我骨折。

傷心了好幾天;她的同事則因為幫感冒孩童打針,沒有一針就上,竟被家長呼巴掌,足足請假一周。

 

開業精神科醫師賴奕菁曾遭前來看診的女病患拉扯頭髮,臉部被抓傷。她感嘆:台灣醫療體系淪為服務業,對病人口氣不佳會被客訴,挨打也不能還手。

她堅持提告,但繁瑣的訴訟程序耗費時間精力,即便法官判拘役也可易科罰金;若受雇醫師遭受暴力,院方憂心影響觀感,多半息事寧人。

 

避免醫護人員受暴力威脅,簡立建說:不少醫院舉行演習或訓練,提醒醫護不要背對酒醉患者或家屬,以免遭突襲;許多診間也設計成相互連通,一旦發生暴力事件有逃跑動線

 

張志華說:患者或家屬講話大聲、口出髒話、作勢握拳、質疑醫療處理、聚眾等,下一步就可能是肢體衝突,醫護人員會有所預防,他也主張急診室普設駐衛警

 

衛福部醫事司長王宗曦說:目前所有醫院急診室皆有24小時保全,衛福部也鼓勵區域級以上醫院申請駐衛警,但警政單位警力不足,現以公立醫院優先,另也要求急診室落實門禁管制、警民連線、診療區候診區明顯區隔等防暴措施。

台長: 昕哥
人氣(67)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