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7 09:06:10| 人氣14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缺工10萬名 工廠開5萬找不到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缺工10萬名 工廠開5萬找不到人

國發會預測,台灣15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今年將達到巔峰,從明年開始到2061年,每年平均減少18萬人。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評估,現在還可以靠引進外勞來滿足企業需求,未來5到10年會是轉捩點。

現象 1:職場「晚進早退」勞參率低
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相比,台灣的勞動參與率明顯偏低。畢業得晚,又退休得早。

優渥的退休金制度,是將勞動力推離職場的推手。
以公務員為例,新舊制交替期間、部份公務員所得替代率甚至超過100%,退休比工作領得多。

即使改採新制,公務人員所得替代率依然超過8成,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60.8%。就算退休,還是有固定收入,自然讓人想早退。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署長劉佳鈞分析,投勞保的人退休年齡57公務員平均55歲退休軍職更早,42歲就離開職場。

 

另一方面,企業也未必願意接納高齡人口。延後退休的時間可以緩解缺工問題,但最根本的問題還是企業未必願意用中高齡工作者。

現象 2:女性一結婚 就離職
不僅年齡有別,男女也有別。台灣女性勞參率雖逐年上升,但仍和其他國家相去甚遠。甚至不如極度重男輕女的日、韓。

台灣女性勞參率在25到29歲達到高峰,爾後急劇下滑。映許多女性一到適婚年齡,就選擇離開職場

依據主計總處調查,離開職場的女性有半數是為了照顧家人。國發會人力發展處處長張恒裕分析,要讓婦女再投入,需要職場環境的配合,包括托育設施普及化和增加工時的彈性,都有努力空間。

不過,也有學者認為這只是短期的現象。台大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副教授陳玉華就指出,不管是婦女或是台灣整體勞參率,其實都受到近年年金改制的影響。

勞保新制推動後,許多公教人員選擇退休,並帶動其他職業也想退休,加上勞保傳出有破產危機,引爆「搶退潮」。

現象 3:學用落差 黑手沒人當
扣除晚進早退、女性退出職場的議題,最後一如往常,每一項就業議題的背後,都躺著學用落差這個讓政府傷透腦筋的難題。

去年,製造業缺工近10萬人,是所有行業之首,佔總缺工人數逾4成。

缺工的事實,你去工廠就可以明顯感受到,」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走訪多家工廠後,做出結論。

他回憶,走進鶯歌的磁磚工廠,老闆、老闆娘和老闆的媽媽全撩落去,親自上工,因為開了月薪5萬元的缺,還是找不到人。

年輕人一窩蜂往服務業擠,寧願在餐飲業領基本工資、打零工,也不肯進入生活環境較差的製造業,造成製造業勞動力供不應求,服務業卻供過於求的不均衡現象。

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台灣的未來就是製造業外勞化服務業低薪化,辛炳隆斷言。

台灣勞動力市場既有的結構性問題,隨著高齡少子化時代的來臨,再次浮上檯面。

盤根錯節的問題如果不加把勁解決,恐怕會愈來愈難解。……)

 

台長: 昕哥
人氣(14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