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5-20 10:14:00| 人氣1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被告怕了內、外、婦、兒醫師 紛紛轉科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被告怕了內、外、婦、兒醫師 紛紛轉科

台北榮總婦產科醫師陳志堯和產婦之間的醫療糾紛,鬧上了媒體版面,很多醫界人生憂心忡忡,擔心人力短缺問題可能會更嚴重,過去內外婦兒科因為病人人數多,加上難度最高,成了不少醫學畢業生的第一志願,但現在醫療糾紛多加上健保給付制度不公,反而成了醫院的四大皆空,不少醫生紛紛投入收入高的醫美,工時少一半,薪水還多了兩三倍,也成了台灣醫界的另類現象。

 

病人大鬧急診室,揮拳揍醫生,還有寶寶的出生不如預期,也把矛頭指向醫生。

台灣的醫生真難當,除了進醫院還要跑法院,根據統計,全台每天至少有一個醫生被告,一審定罪率還高達24.5%,尤其經常發生醫療糾紛的內科、外科、兒科和婦產科,成了白色巨塔中的四大皆空。

 

婦產科醫師尹長生:按照我們過去婦產科醫師的習慣,就是說能夠站起來,爬得起來,就幫妳接生吧。

婦產科醫師尹長生,儘管已經60歲還是不敢退。病房裡幾乎都是高齡產婦,代表他的接生風險跟著增加,得24小時全天待命,沒有拒絕病人的權利,還得面對越來越緊繃的醫病關係。

 

婦產科醫師尹長生:

以前每年大概有100個到120個新的生力軍,到達婦產科次專科,現在大概1/3不到,現在大概只有30個到50個。

或許你要問這些從內外婦兒一個個流失的醫師跑到哪去。

 

這位王祥亞醫師曾經在首屈一指的醫學中心擔任整形外科醫師,他說當時一周的工時高達100個小時,現在只剩一半,而且薪水多了兩三倍。

 

醫美診所院長王祥亞:如果說碰到需要接手指頭或斷手斷腳,可能一個晚上都不能睡覺,可是事實上就是我們在外面開業,可以幾乎像公務員一樣正常上下班。

 

當內外婦兒這些過去風光的熱門科別不再是光環,醫師紛紛轉向皮膚或醫美等五官科,還記得電影活著中的女主角臨盆時,卻找不到醫生的橋段嗎,或許將來會在台灣真實上演。

 

台長: 昕哥
人氣(11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