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31 09:18:04| 人氣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保衛台澎安全 徵兵制功不可沒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徵兵制今年底將走入歷史。政府自38年撤退來台,為檢討失利、因應防衛台灣與反攻大陸所需,著手建立完善的徵兵制度,以對抗中共威脅。

 

但隨兩岸情勢和緩,我國不再需要大規模的軍隊,遂於91年開始研究推動募兵制的可行性,並計畫於105年底達成全募兵制,在台灣實施超過半世紀的義務役徵集,將在年底吹熄燈號。

徵兵制在我國歷史上由來已久,歷史上秦、漢及唐等朝代,早有實施徵兵制的紀錄,而我國在民國36年制定憲法中也明令規定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

 

然而因抗戰剛結束,政府兵源充足,再加上228發生,政府未在台灣實施全面徵兵,一直等到38年,國共內戰失利,政府撤隊來台,才開始在台灣進行全面徵兵制

我國現行徵兵法源源自於22年公布的兵役法。隨著政府遷台,在檢討內戰失利及精練常備兵、廣儲後備兵等防衛台灣及反攻大陸的政策需要,政府大規模重整兵役制度,並進行兵役法的修正,以建立完善的徵兵及後備動員制度。

 

43年政府完成兵役法的修正,規定常備兵現役陸軍役期2年、海空軍3。而男子服役年齡為滿18歲的翌年11日起,至滿45歲之年1231日除役

由於中共在5355年,相繼成功試爆核彈及試射核子飛彈,並發動文革,再加上古巴危機發生,以致冷戰及台海緊張情勢上升,當初隨政府來台的資深基層官兵也相繼屆齡退伍,重要武器面臨無人操作的窘境。

 

因此自56年開始,政府針對陸軍砲兵、裝甲兵等兵科的義務役男實施臨時召集,也就是在法定2年役期完畢後,接續實施1年的臨時召集,也就是俗稱的陸一特

然而中美建交及兩岸情勢和緩,使政府國防戰略從反攻大陸的攻勢轉變到防衛台澎金馬的守勢,進而開始對龐大的國軍人數進行檢討。

隨著國軍於86年進行第一波兵力及組織調整的精實案後,政府也於89年再度修訂兵役法,首度將義務役期雖短為110個月,除役年齡降為40,並推出替代役制度。

隨著國軍兵力縮減,不再需要大量兵源,而武器裝備愈來愈高科技及複雜化,也需要專業士兵來操作,由於兵役役期因政治及社會因素逐年減少,導致出現義務役男在完成專業訓練後,馬上就可退伍窘境,部隊戰力難以維繫。

 

因此,國防部從91年開始研究推動募兵制的可行性,並計畫於105年底達成全募兵制,在台灣實施超過半世紀的義務役徵集,也即將吹熄燈號。

台長: 昕哥
人氣(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