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29 10:12:13| 人氣4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重大災難易引發創傷回憶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3月23日傍晚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0地震,24日接連著德航又發生150人罹難之空難事件,勾起不少民眾對重大災難的回憶。

 

草屯療養院提醒民眾,如果因此又有焦慮、緊張、睡不著,甚至作惡夢情形,親友間宜多給予支持,如果仍然無法緩解,可尋求心理諮商,症狀持久者則建議精神科就醫,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通常有不錯的療效。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心理科主任黃裕達表示,創傷後的壓力反應常發生在罹難者家屬、救災人員,或嚴重車禍、家庭暴力的當事人

 

事件發生初期,受創者常常會出現害怕、擔心、憂慮、感傷憤怒、自責、內咎等情緒反應,或者出現不斷哭泣、退縮、否認、怪罪別人、逃避、失眠、麻木、疏離、無助感、失眠、焦躁不安等行為,有些人對受創畫面甚至有歷歷在目、聲音或氣味揮之不去等知覺反應。

 

若是小孩子,則有可能出現焦躁不安、睡不好、不想上學等情形,其實這是一般人在面對創傷事件的正常反應,大多數人會隨時間慢慢緩解。

 

受創者可以學習向他人訴說自己的感受,允許自己去感受悲傷,減少一直在電視機或電腦前觀看相關資訊,並維持穩定正常的作息,避免因心情不佳喝酒,可多找朋友、家人陪伴,或參加一些宗教活動,盡量不要孤立自己。

 

親朋好友則可以多陪伴支持,接受其表達情緒,並以同理心傾聽,適時的引導其說出對事件的描述,並協助他們找到支持團體或相關的資源。

 

該院專研災難創傷的景瀚儀醫師也表示,研究顯示經歷重大創傷事件者,約25%30%的人會發展出慢性創傷症候群或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等,此時需要較多的協助。

 

以去年多起的重大意外事件來看,復興航空墜機事件,至今已經近2個月,北捷事件也已10個月,若受創者、家屬或救災人員還一直有被惡夢糾纏的重現經驗、過度焦慮警覺或不願意參與外界事物等反應,那麼除了關懷與陪伴之外,為預防轉變成慢性創傷後壓力疾患、憂鬱症或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建議勇於求助,以利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台長: 昕哥
人氣(47) | 回應(0)|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