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17 13:29:53|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春之養生原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二月:陽氣生髮 適當春捂

氣候特點:二月是春天的開始,包含立春雨水兩個節氣。  
立春位居二十四節氣之首,表明春季從這一天開始。

過了立春,萬物復蘇,大地生機勃勃,草樹開始萌芽,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

雨水節氣的特點是冬去春來,濕度逐漸升高,加上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所以早晚仍然較冷。

雨水節氣因為雨水增多,空氣濕潤,天氣暖和但又不燥熱,更加適合萬物的生長。
  
中醫認為:

春屬木,與肝相應。

所以,春季養生主要是護肝,而護肝要從心情著手,使心情舒暢,防止肝火上升”。

養生原則   

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

養生關鍵   

春季是冷空氣活動頻繁之季,所以要適當春捂。
二月白天漸長,陽光暖和,氣溫趨於上升,日照、降水也逐漸增多。

民俗諺語中有句話說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覺。說明人們經過秋冬養生,到了春天開始勞做了。

春季養生也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注意保護陽氣。

立春以後,氣候仍然乾燥,補充水分也是很必要的。

春季飲食調養
春季陽氣初生,應該吃些辛甘發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

因為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臟腑所好。

飲食宜忌
宜:多食辛溫發散的大棗、豆豉、蔥、香菜、花生、韭菜、蝦仁等。
忌:辛辣之物。

推薦食療
枸杞子山藥粥
用料:枸杞子20,山藥30,糯米50
製法:

將枸杞子、山藥和糯米同放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開後改小火慢煮半小時至米熟爛,放溫服用。
功用

杞子養陰益腎柔肝,山藥健脾益腎,糯米和胃,共為養陰柔肝,益腎健脾。


三月:晚睡早起 食甜養肝
氣候特點:

三月是春天將要過一半的時候,包含驚蟄和春分兩個節氣。驚蟄是指春雷初響,驚醒蟄伏中的昆蟲。

 

按照一般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各地的天氣已開始轉暖,並漸有春雷的出現,冬眠的動物開始蘇醒出土活動。

 

雨水漸多,是春播的有利時機。
春分的分,是過了一半的意思。此時正是農家最忙的時節,也應該是春暖花開的時節。

中醫認為,春天應肝,肝氣旺可傷脾。

因此,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養脾

養生原則:春夏養陽”。
養生關鍵:春養肝。
春天,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民間稱之為春困。

這是人體的生理功能隨季節變化而出現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  

 

三月的養生要根據自然物候現象及自身體質差異進行合理的精神、起居、飲食的調養。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披發緩行,以使志生。

這就是說,春天萬物復蘇,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這樣可以使精神愉快、身體健康。但處於北方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地區 的人還要注意保暖。


春季應肝,如養生不當,可能傷肝。現代流行病學調查表明,春天屬肝病高發季節,要注意養肝、保肝,防止春季傳染病的流行。飲食調養: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春季的飲食既要根據節氣變化,又要考慮個人的體質情況。

以春夏養陽為主要原則,也就是適當多吃能溫補陽氣的食物。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中醫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春天應肝,肝氣旺可傷脾,所以春季要注意多食甜,少食酸以養脾。

多食甜 如大棗、鍋巴、山藥、韭菜、菠菜、薺菜、雞肉、雞肝等。  

少食酸 如番茄、檸檬、橘子等。
推薦食療:
山藥粥
用料:鮮山藥100~200,粳米100
製法:將山藥洗淨去皮切塊,與粳米同煮。
功用:山藥健脾益腎補肺。


四月:補腎調陰陽
氣候特點:

四月是春季最後的階段,從二十四節氣來說,包含有清明和穀雨兩個節氣  

清明在節氣上代表天清地明的意義。自古以來,這一天便是中國人祭祖掃墓的日子。

清明又稱踏青節,是中國漢族民間傳統節日。

穀雨是春季最後的一個節氣。

古代稱:雨生百穀,說明此節氣在農業方面的重要性。

四月天氣轉暖,人們的室外活動增加,北方的桃花、梨花、杏花等開滿枝頭,楊絮、柳絮四處飛揚,這時候花粉過敏的人們日子就比較難過了,應該加以預防。此季節還是傳染病高發季節,如急性病毒性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等。

 

所以應依據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預防傳染病是這一時期的關鍵。

養生原則
以補腎、調節陰陽虛實為主。
從中醫養生來說,清明前後是郊遊、踏青的好日子。

白居易《春遊》詩中說: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

從防病來講,在這段日子裏,天氣陰涼,應以補腎、調節陰陽虛實為主。

 

為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動中有靜的運動為宜,如踏青、做操、打太極拳等。

飲食調攝方面,須定時定量,防暴飲暴食。

飲食宜忌
多食菠菜、薺菜、蔥、水果、山藥、枸杞、兔肉,少吃辛辣、油膩、大寒之物,如辣椒、肥肉、海魚、海蝦等。  

 

推薦食療
山楂枸杞燜兔肉
用料:

山楂、山藥各30,枸杞子15,兔肉500,紅棗4個。
製法:紅棗去核,兔肉切塊,用開水脫去血水。

諸料共入砂鍋,加清水煮沸後改小火煲2~3小時,調味。

功用:

枸杞子滋補肝腎明目,山藥健脾益腎,山楂活血化瘀,紅棗健脾益血,兔肉補益中氣。

此款食療方蛋白質含量豐富而低脂肪、低膽固醇,有滋補肝腎、補氣養血、活血化瘀作用。

 

台長: 昕哥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