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06 09:22:37| 人氣5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失溫逾3小時沒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復興航空班機墜落基隆河意外,令國人震驚,昨日網路流傳一張獲救的長髮女子,坐在救援橡皮艇上,臉色蒼白、口吐大量白煙,有醫師認為是受不了寒冷低溫的失溫症狀。

家醫科醫師表示,一般來說,野外失溫超過3個小時就會沒命,但水中失溫比高山失溫更快,更容易危及生命。所以,失溫要把握3小時急救黃金時間。

人體溫度介於32℃至36℃會出現發抖產熱現象,但持續失溫不會發抖,卻有致命風險。

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人體體溫約36℃,若降至35℃以下,自覺冰冷合併畏寒,或旁人觀察末稍血液循環差、四肢冰冷、唇舌泛白,或帶有青紫色,則顯示已有失溫的現象。

失溫3階段 體溫30℃以下恐致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急診重症醫學部主任高偉峰指出,失溫代表身體熱能散失速度比產熱更快,依嚴重程度可略分為三階段,體溫32℃至36℃屬於輕度失溫狀態,此時身體會不斷發抖,刺激交感神經,促使肌肉收縮、血液循環加速,以產生熱能,心跳可能正常或稍微加快。

若不盡快做好保暖回溫的措施,身體持續失溫降為30℃至32℃,身體不會再顫抖發熱,心跳會逐漸變慢;當體溫下降到30℃以下,心臟跳動更慢,
臨床常需花費30秒以上才能測到微弱的脈搏反應,此時患者通常已經有意識不清的現象,易伴隨心律不整,且有致命的風險。失溫治療中,有一給予溫氧氣的體內主動回溫治療方法。


野外求生333原則 失溫把握3小時急救黃金時間
失溫比缺水、缺糧更容易危急生命!高偉峰醫師表示,野外求生有所謂的「333原則」,失溫不可超過3小時、滴水未進不能超過3天、不吃食物不能超過3星期,若超過時間,性命不保。

 

另外,河水量多,水中失溫的速度比高山失溫更快,更容易危及生命。
復興航空墜河意外為例,人體失溫快慢與水流速度、空氣中的風寒效應、身體入水深淺等因素有關,嚴重時可能在
十幾分鐘內就造成失溫,需盡快幫助身體回溫。

失溫治療:防熱散失+快速補熱
高偉峰醫師表示,失溫治療有「主動回溫」和「被動回溫」兩種途徑。

被動回溫是指防止熱能散失,應盡快幫患者脫去濕衣濕褲、擦乾身體殘留水分,再穿戴毛毯、衣服、帽子等保暖衣物。

主動回溫是
提高身體溫度和熱能,可用烤燈、暖爐等體外方式讓身體主動回溫,另可透過溫水、溫點滴和溫氧氣等方式,讓身體從體內主動恢復溫暖。

台長: 昕哥
人氣(5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