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2-04 09:37:43| 人氣2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波夫妻不畏流言 領養台印混血女童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孩子,不是拿來補缺憾的,」陳怡光說。這位「台灣爸爸」和太太「波蘭媽媽」魏多麗,已擁有17歲女兒明秀和12歲兒子明哲,卻做了石破天驚的決定,去年領養了台灣、印尼混血的明玲。領養過程足足花了3年。

過去讓孩子在家自學就曾引起論戰,陳怡光身經百戰,卻低估了領養的決定,在家族內掀起的波瀾。領養,挑戰漢人文化裡「家」的核心價值,那是不可撼動的血緣至上主義。

 

領養的背後,藏著無法生育、才接受別人的孩子來補缺憾的苦衷。但已有一男一女的陳怡光和魏多麗,打破既定印象。

我們純粹想要再一個孩子,領養不是來補洞的」陳怡光說。

不畏外界眼光,陳怡光和魏多麗,守護著國際混血的5口之家。「我認為對的事情,很少妥協」陳怡光從小不是乖乖牌。幼稚園換了3所,考上國立高中卻錯過報到日,失去資格;在愛丁堡大學念書,回台參加野百合學運,卻遇上役男不能出境,留在台灣念完大學。他和獲得第一屆中歐獎學金、留學台灣的魏多麗結婚後,兩人為了家與家人,不斷奮戰著。
畢竟,沒人能替自己決定家庭的長相和彼此的幸福。

 

以下為訪談摘要:

魏多麗(以下簡稱魏):

明哲一直想要一個妹妹。我和怡光結婚前就談過,如果沒有生小孩,會不會收養?結果,我們都不排斥。所以當明哲提出來,我們就重啟這個想法。世界上那麼多小孩沒人照顧,如果能出一點力,為什麼不?

陳怡光(以下簡稱陳):

我爸一開始很反對,多麗的爸媽卻很高興。後來,我爸可能年紀也大了,反而能接受。但像我姐姐的朋友仍會問:「你弟的家庭很圓滿,為什麼還要收養?」

他們也很辛苦,夾在中間很尷尬。他們也很苦惱,「為什麼你要搞到讓我們不知道怎麼去跟別人解釋?」

外人的關心,變成「甜蜜的負擔」

對台灣人領養小孩的接受程度,我可能太樂觀。過去,我讓孩子在家自學,衝擊到的只是傳統對升學讀書的看法。但領養孩子,衝擊到的是「家庭關係」,是漢人文化中的核心層面。

但我記得柯文哲曾講過,人家說講真話需要道德勇氣。他說,「為什麼需要勇氣?如果你講的是對的,要改的是世界。」我是有點擇善固執,覺得對的事情,我很難妥協。

再當一次4歲孩子的爸爸
陳:有人會好奇,第三個孩子來,會排擠對其他孩子的愛?其實,領養第3個小孩,不會影響我們和原本孩子的關係。

人就像海綿一樣,今天多一個人進來,原來的人會讓出一個空間。兩個孩子長大了,會出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明玲這時剛好進來。對我來說,這是特別的經驗。我可以再當一次4歲小孩的爸爸。

我跟17歲的女兒可以談國家大事、談男朋友的事;和12歲的兒子談他的足球、飛機。但4歲的女兒之間,什麼都不用談,她就是很單純地愛你

我回家,她是第一個叫你名字的人。12歲的兒子、17歲女兒都在樓上上網。一進家門,以前就只有狗會先跑過來現在4歲的女兒也會來迎接我。她會大喊一聲:「爸爸回來了!」跑過來和你分享,她今天做了什麼事。然後,17歲和12歲的都不想理你。(大笑)

面對4歲的孩子,我不用擔心會不會有男友把她拐跑,或在球場上會不會和其他人起爭執。她就很單純,想和我分享她今天做了什麼,想帶我去看,今天媽媽給她做的作業,很簡單的愛和互動……




台長: 昕哥
人氣(22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