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2-18 21:58:03| 人氣1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哈佛家訓-117-120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共計197篇文章,篇篇精彩

 

《哈佛家訓》不僅是一部教子課本,也是一部成人的修身指南。

本書作者透過一則則小故事,深入淺出闡述人生的道理,書中每個故事都具有豐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義,不僅可以激發青少年對社會人生進行多角度的思考還可以點燃他們內心深處的智慧火花,使他們見微知著,從一滴水看見大海,由一縷陽光洞見整個宇宙。

 

117.生命的賬單

人們對於金錢的開支,大多比較留心,但對於時間的支出,卻往往不大在意。

如果有誰為人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所用去的時間予以記錄,列出一份生命的賬單,不僅十分有趣,而且可能會令人有所感悟,有所警醒。

 

法國︽興趣︾雜誌對人一生在時間的支配上做過一次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站著30年;睡著23年;坐著17年;走著16年;跑著1年零75天;吃著7年;看電視6年;閒聊5258天;開車5年;生氣4年;做飯,3195天;穿衣1166天;排隊1135天;過節175天;喝酒2年;入廁195天;刷牙92天;哭50天;說你好8天;看時間3天。

 

英國廣播公司也曾委託人體研究專家對人的一生進行了量化分析,有些數字可以作為上面推算的補充:沐浴2年;等候入睡18周;打電話2.5年;等人回電話14周;無所事事2.5年。﹂

 

以上推算和量化分析並不全面,而且有些數字也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可信性,但為我們大致列出了一個生命的賬單。

 

這份賬單上的時間開支,有一些是非花銷不可的,但有的卻完全可以節省。每個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必須清楚:我該為哪些事花費時間?哪一些可以忽略或縮短?只有像對金錢那樣計較時間,我們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看不見時間,這就是我們的悲劇所在。因為看不見,我們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少;因為看不見,它引不起我們的關注。

加上時間是上帝賜給的,我們沒有為擁有它而付出艱辛,所以我們即使發現它消失了,也不痛惜。

 

可是時間就像我們手裡的信用卡,如果你不小心使用,終於會有一天它的餘額突然變成了零。

而你還有那麼多事還沒有做,還有那麼多美妙的計劃還未實施!而且,它不像信用卡??

它不能充值。

 

 

118.吝嗇專家的學問

加拿大渥太華有兩位吝嗇專家,一位叫達希‧珍,一位叫尼克森,他們都辦了一份教人如何節儉過日子的報紙。

 

達希‧珍別號狂熱節儉家,她自費出版了︽安全守財奴月報︾,多年來,向讀者提供了無數省錢致富的秘訣。

達希‧珍說,賺錢渠道包括﹁找更高薪酬的職業和多省點錢這兩條路。

 

她舉了一個例子,一位部長級的官員雖有15萬加元的年薪,但為了維持高官的面子,花在衣著、應酬、停車、保險、豪宅上面的錢占的份額,說不定會超過他的報酬,消費太高導致入不敷出。

 

相反,過簡單一點的日子,雖然賺的不多,反而能存下更多的錢。真正有錢的人不會住在最扎眼的高級社區,而常常住在普通公寓區;也不會開昂貴的豪華汽車,並且不到最後關頭不會換車。更重要的是,有錢人都懂得節省和投資。達希‧珍最後強調,你省下來的一塊錢,大於你賺進的一塊錢。

 

另一位吝嗇專家尼克森,在渥太華西郊的家裡編輯出版︽吝嗇家月報︾,傳播勤儉致富的福音。

每星期日,他主持CFRA電台的﹁省下來就是你的錢﹂節目與聽眾分享吝嗇之道。

 

尼克森在月報裡提供了10項省錢致富的小秘訣:不斷從收入當中撥出部分存款,5%、10%、25%都可以,反正一定要存;搞清楚你的錢每天、每周、每月用到哪裡去了,要詳細列一份預算與支出表;每次購物之後,要檢查、核對所有的收據,看看商家有沒有多收費;信用卡只需保留一張,能夠證明身份就夠了,欠賬每月絕對付清;自備便當上班,這樣每周可節省45加元午餐費,每年省下2200加元付房子貸款或存作退休基金;

 

與人共搭一輛車或乘大眾交通工具上下班,節省停車費、汽油費、保險費、耗損費以及停車時間;多讀些有關修理、投資、致富的︽實用手冊︾,最好從圖書館借書,或從網絡下載,省錢;簡化生活,房子不用太大,買二手汽車,到廉價商店、拍賣場、搬家大賤賣等地購物;買東西時切記花這錢值不值得,便宜貨不見得划得來,貴也不保證品質就好;絕對要殺價,你不提出,店家絕不會主動減價賣給你東西。

 

每個人在還沒出生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花錢了,所以,你必須重視金錢;金錢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通過艱苦的勞動獲得的,所以,你必須珍惜金錢;同樣多的錢在不同人的手中會發揮不同的作用,因而可以說,花錢是一門藝術,所以,你必須學會怎樣花錢。通過一個人的用錢方式,可以看出這個人的品德、智慧和性格。

 

 

119.一匹馬的命運

一匹馬多年獨享一塊肥沃的草地,後來有一隻鹿也發現了這塊草地。本來按這匹馬的食量,就是活一萬年,也吃不完這塊地上的草,但它卻對鹿的闖入心存不快。

 

於是,它想藉助人的力量征服可恨的鹿。但狡猾的人卻說:我抓不到鹿,除非你讓我騎著追上它。

馬同意了,結果人騎著馬追上了鹿。

本來馬和鹿的奔跑速度是人遠不能及的,但為了報復鹿,馬甘受其縛,結果它們都成了人的俘虜。

 

直到這一刻,馬才感到悔恨,但一切已無法改變。最終的勝家,不是跑得最快的馬,也不是跑來分一杯羹的鹿,而是有智慧的人。

直到今天,馬依然被人帶上轡頭,為其勞作,馬是否反思過自己的錯誤呢?

 

逞一時之快,為了打擊報復又不擇手段,終會讓自己付出沉重代價。馬如此,人何償不是如此?

 

 

120.棋盤上的麥粒

古代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賞國際象棋的發明者??宰相西薩。

西薩向國王請求說:陛下,我想向你要一點糧食,然後將它們分給貧困的百姓。國王高興地同意了。

 

請您派人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放上一粒麥子,在第二格放兩粒,第三格放四粒照這樣下去,每一格內的數量比前一格增加一倍。陛下啊,把這些擺滿棋盤上所有64格的麥粒都賞賜給您的僕人吧!我只要這些就夠了。

國王許諾了宰相這個看起來微不足道的請求。千百年後的今天。我們都知道事情的結局:

 

國王無法實現自己的承諾。這是一個長達20位數的天文數字!這樣多的麥粒相當於全世界兩千年的小麥產量。

 

不過當時所有在場的人都不知道這個結果。他們眼看著僅用一小碗麥粒就填滿了棋盤上十幾個方格,禁不住笑了起來,連國王也認為西薩太傻了。

隨著放置麥粒的方格不斷增多,搬運麥粒的工具也由碗換成盆,又由盆換成籮筐。即使到這個時候,大臣們還是笑聲不斷,甚至有人提議不必如此費事了,乾脆裝滿一馬車麥子給西薩就行了!

 

不知從哪一刻起,喧鬧的人們突然安靜下來,大臣和國王都驚詫得張大了嘴:因為,即使傾全國所有,也填不滿下一個格子了。

 

弱小的事物當初總是被人譏笑,但只要不斷積聚力量,就會逐漸強大。從弱變強的過程可能是難以察覺的,當你能夠看見時,它就一定強大得令人難以置信。

 

 

台長: 昕哥
人氣(153) | 回應(0)|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