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1-08 18:44:13| 人氣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探討憂鬱症的治療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憂鬱症是指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並伴有興趣降低、主動性降低等精神運動性遲滯為主要表現的一類心境障礙綜合症。

 

其發病原因涉及生物、心理和社會等多方面因素。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其發病率逐年增高,同時可伴隨心腦血管、腫瘤等疾病,繼發性抑鬱症發病率也在逐漸上升。

 

因此,治療因素非常重要,若治療不及時、不適當或不充分,極易導致慢性化。筆者通過臨床觀察認為,抑鬱症從腎虛肝鬱論治效果較好,現分析如下。

 

1 .病因為情志不暢,氣機鬱滯

漢醫將本病歸屬于鬱病的範疇,認為是由於情志不暢、肝氣不舒、氣機鬱滯所引起的一類疾病。主要臨床表現為心情憂鬱、情緒不寧、脅肋脹痛、易怒善哭、失眠及咽中如有異物梗阻等各種症狀。

 

漢醫之郁又有郁病與鬱證之分。鬱病是對由於情志不暢、氣機鬱滯而引起的疾病的總稱,包括了漢醫的郁證、失眠、健忘、臟躁等病種中的某些類型。

 

據其臨床表現,現代中醫界認為它與漢醫古籍中的百合病、臟躁、梅核氣等情志疾病相類似將其命名為鬱證。

 

結合現代的觀點我們認為,常見的負性社會生活事件如居喪、離婚、婚姻不和諧、失業、嚴重軀體疾病等對於抑鬱症的發病起到誘因作用。

 

另外,創傷、無助感、遺傳、個性特徵、社會階層等因素都可促進抑鬱障礙的發病。

總之,抑鬱障礙病人普遍地對生活經歷產生扭曲的體驗,加之消極否定性的自我評價及悲觀和無助,從而引起行為和情緒上的症狀。

 

2 .病位主要在肝、腎、心,與脾有關

在抑鬱症患者中,或為素體腎精不足者,長期憂慮不解,或經驚嚇恐懼,致使腎精受損;或它髒病變日久,久病及腎,導致腎精虧虛。

腎主骨生髓,上充於腦,腎精虧虛則腦神失養。

心失所養,神失所藏,則憂鬱傷神,導致心神不安,脾失健運。

可見,抑鬱症的發病與肝、腎、心有直接關係,同時也能影響脾。

 

3 .病機主要為腎虛肝鬱

正常情況下,如五臟功能正常,化生氣血充足,則心神得養,腦神得充,氣血陰陽調和,自然情志調達。

正如《靈樞·口問》篇中說: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若久鬱傷脾,飲食減少,生化乏源,則氣血不足,心脾兩虛,鬱久化火易傷陰血,累及于腎,陰虛火旺,由此發展可成種種虛損之候。

 

4.病性為本虛標實

本病的主要病機為腎虛肝鬱,心神失養。

所以最終病機都是虛實夾雜,本虛標實。抑鬱症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悲觀失望與煩躁易怒,故本病實為本虛標實之證,腎精虧虛為本,肝氣鬱結為標。

 

5.治療宜益腎調氣、解鬱安神

我們認為抑鬱症病位主要在肝、腎、心,多為腎虛肝鬱型,故治療時應益腎調氣、解鬱安神。

 

常用方藥:

五味子、郁金、合歡皮、柴胡、梔子、白芍、甘草。方中重用五味子為君。

 

總之,抑鬱症患者多以情緒低落、悲觀失望與煩躁易怒並見為主要臨床表現,其辨證分型以腎虛肝鬱型為多,我們以益腎調氣、解鬱安神法進行治療恰合病機,故臨床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脾胃好壞,看三處

 

臉色黃、嘴邊黑、鼻尖暗,黃色有正常的黃,也有病理的黃。

正常的黃色應當是明亮、潤澤、含蓄的,並且有紅色摻雜其間。

如果黃色太過、黃色不及、黃色一色獨顯,或者與青黑等顏色一起顯現,那就是病色。

 

漢醫認為,出現了病色的黃,首先要考慮是脾胃出了問題。

脾胃出了毛病,症狀主要可概括成8個字:納呆、腹脹、腹瀉、便溏

 

納呆

就是不想吃飯,也吃不多、吃不香,這是脾胃功能減退最明顯的特徵

腹脹

特點是不吃不脹,吃一點東西就發脹

 

腹瀉

就是拉肚子,如果水和糞能分開叫腹瀉。

 

水和糞均勻混合在一起叫做便溏

 

如果發現自己有這幾種情況,就該懷疑自己的脾胃是不是出了問題,儘快就醫。

 

脾虛的病人還要看一個地方,那就是鼻尖,鼻尖的情況能提示病情的發展。實際上人的鼻尖不是尖的,而是有一個小坑。

 

以這個小坑為中心,周圍就是反映脾臟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最明顯的區域。病重的時候,比如有的人臉上發青發黑了,一點光澤都沒有,只要他的鼻尖是明亮、潤澤的,就說明他的脾胃運化功能還在,就還能吃飯、吃藥,所以就有救,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

 

古人很多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對於脾虛的人來說很適合,老年人更應該家中常備。

 

另外,把麵粉炒熟了沖水喝也有健脾的作用。

 

治療氣虛的四君子湯,也能用來健脾益氣,用黨參或人參10—15克、炒白術10克、茯苓30克、甘草3—5克,熬在一起,補益脾胃的效果很好,且藥性平和。

 

健脾胃可補山藥粥

人的體力好壞主要是靠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做基礎的,補脾、健脾、養胃的食物皆可增加體力。

 

健脾養胃的食物比較多,如山藥、蓮子、蓮藕、馬鈴薯、紅薯、粳米、糯米、穀物、扁豆、豇豆、香菇、蜂蜜、薏苡仁、大棗、板栗及豬瘦肉、牛肉、雞肉、兔肉、豬肚、牛肚、羊肚、桂魚、泥鰍、牛奶、豆製品等。

 

在食療上,建議您可選擇山藥粥、蓮子粥、紅棗粥、紅薯粥等。

另外,補益脾胃的中草藥有人參、茯苓、黃芪、白術、甘草等,

與食物配製成藥膳則效果更佳。

 

台長: 昕哥
人氣(63)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