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0-22 21:29:21|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還剩什麼可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經歷過那麼多食安危機,我們不得不讚嘆,香精的發明真是人類智慧的大躍進,消費者想要什麼口味,香精都辦得到,也就因為無所不能,才會被不肖業者拿來魚目混珠,混充真材實料。

當什麼都可能造假時,試問,廣大的消費者還剩什麼東西可以吃呢?

 

衛福部無能

從三聚氰胺、塑化劑、毒澱粉,再到這次假食用油事件,只要是可以被吃進肚子裡的東西,全都出現問題,民以食為天,無奈消費者面對黑心商人,竟成任人宰割的可憐蟲,一點反擊都沒有,好不容易可以打官司了,卻因為這些黑心食品沒有馬上吃死人,沒有直接證據,法官也只是輕罰,小市民最終只能感嘆「小蝦米對上大鯨魚」。

 

然而人民之所以如此無力,肇因於政府衛生福利部的無能。衛福部在組織合併後,幾乎已成了第一大部會,但是在食品安全把關上卻沒有跟上腳步,再加上地方衛生局要錢沒錢、要人沒人,如此真空狀態,難怪廠商會存僥倖之心。

 

小民真無奈

近年來發生的重大食安事件,都非名不見經傳的廠牌,而老牌子靠不住,顯見台灣人吃下的黑心食品早已不知凡幾,想到此,也只能雙手一攤,無言了!

 

橄欖油魚產品造假最嚴重

歐洲聯盟近日曝光的一份報告初稿列出10大造假食品,其中又以橄欖油、魚產品和有機食品最容易被動手腳。

儘管歐洲今年初爆發馬肉混充牛肉醜聞,但牛肉造假的風險反而不高。我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昨指,橄欖油屬萃取油,目前會在邊境抽樣檢驗有無含重金屬等,但未包括有無農藥殘留。

 

肉類相對較安全

負責草擬報告的歐洲議會女議員朗吉(Esther de Lange)前天表示,這份根據學術研究、警方紀錄與產業諮詢彙整而成的報告初稿,肉類居然沒上榜,令人意外。她也很驚訝部分超市居然會測試花枝圈,以確保這些產品不是以豬肛門做成。

 

特級油6成混充

歐洲橄欖油業正密切注意美國、澳洲是否會推出強制性規定。歐盟執委會旗下「橄欖油與衍生產品顧問小組」希望美國公布橄欖油中殺蟲劑「乙基陶斯松」的最高殘留限量標準。

今年初有多批義大利特級初榨(extra virgin)橄欖油因含有乙基陶斯松殘留物,未獲准進入美國。

初榨橄欖油是以上等橄欖榨取而成,游離脂肪酸含量極低,但據美國加州大學研究,來自地中海的特級初榨橄欖油近2/3都是魚目混珠。

 

現行檢測難把關

專家則認為現行檢測方法不足以確保橄欖油品質。

今年5月歐盟原打算禁止餐廳在餐桌上提供可重複裝填的瓶裝橄欖油,只能使用封裝完整的瓶子,且用完就要丟棄,但引起英、法等國反彈,最後不了了之。

 

 

 

 

 

 

台長: 昕哥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