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5-23 11:39:56| 人氣9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體內燒著七把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現在的人動不動就說上火,臉上起痘,咽喉、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等,別看病不大,但這把在身體裡燒著,還真挺難受。因此,市場上各種打著去火概念的食品也應運而生。然而,無論在中醫還是西醫的名詞術語中,都沒有上火的概念,中醫科學院老年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國璽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西醫把所謂上火的症狀,看作炎症反應;而中醫則認為,它們與人體不同臟腑的火熱之邪有關。

 

上火的原因非常複雜。

張國璽說,比如眼睛腫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西醫認為多與病菌或病毒感染有關,所以治療上要用抗生素;而口舌生瘡則可能與維生素B2缺乏有關,應該補維生素。中醫的火則有好壞兩種,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表示,對人有用的叫少(shao)火,俗語常說的傻小子睡涼炕,全憑火力壯就是這種火,它體現了人體新陳代謝的力量;對人有害的叫壯火,也就是病理之火,會消耗人體的能量,使人生病。人們平時說的上火多指後者,大概分為

 

七種類型。

生氣容易上肝火。

肝火產生的原因主要在情志。上了肝火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壓不住火、老想生氣。對於這種人,老百姓有一種很形象的說法,叫肝火旺。有調查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後持續的時間也更長。這和女性心思細膩、敏感,一旦願望達不到,往往悶悶不樂有關。此外,外感火熱之邪,也容易上肝火。比如春天,風熱之邪容易侵犯肝臟,導致上火;夏天和冬天則分別有暑熱和寒邪侵犯。  

 

上火的症狀非常多,怎麼判斷哪種症狀屬於什麼火呢?

張國璽給出了一個簡單的方法:一般來說,目赤腫痛是肝火。具體來講,肝火又分為實火和虛火兩種。由情緒引起的,一般偏虛火,主要症狀是:舌苔少而紅、頭暈耳鳴,嗓子幹卻不太想喝水。實火的表現則是:面紅目赤、口苦咽幹,總想喝水。

要想瀉火,就要先根據症狀,判斷自己是上了哪種肝火。實火的上火時間比較長,要瀉火,先得清肝,可以用決明子、麥冬泡水,或者去藥店買點龍膽瀉肝湯。虛火的上火時間比較短,可以吃甲魚,邊滋陰邊降火。

夏天容易上胃火。

胃火屬於臟腑之火中唯一的腑火,主要由三個原因導致:

 

一是肝火犯胃。由情緒引起的火,易造成肝胃不和,所以很多人一生氣就胃疼。

 

二是熱邪犯胃。熱得過度稱為邪,這種上火在夏天,尤其是桑拿天更容易犯。

 

三是吃得過於辛辣、濕熱。像羊肉、狗肉等大魚大肉吃多就會產生濕熱

對胃火的判斷,主要是牙齦腫痛。

此外,有了胃火,人反而吃得更多。《黃帝內經》裡有句話:熱能消穀,也就是說有胃火,人會老覺得餓。

胃脘疼也是上胃火的一個重要症狀,而且不能用手按,越按越疼。

胃火中的實火讓人舌苔黃,有口臭,口乾、想喝冷水,牙齦腫痛,大便乾燥,尿黃;虛火舌苔比較少,也是口乾,卻不想多喝水,脈細而無力。

去實火可以吃點黃連、梔子、木瓜;去虛火則可以吃點生地和知母。尤其要注意的是,越瘦的人,越容易上胃火。

中醫裡講,瘦人多火,所以人越瘦,平時越要少吃辣的,避開胃火。

補多了容易上心火。

中醫講究喜怒傷心,范進中舉就是個典型的喜傷心的例子,反之,憂愁思慮、激烈的情緒刺激,也可能引發心火。

此外,天氣炎熱和過食辛熱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容易上心火。還有人鹿茸、人參等溫熱的補品吃得過多,都會導致心火。

判斷心火的標誌是口舌生瘡。

實火的突出表現是面色發紅,老是覺得身上發熱。另外,人還容易心煩,失眠,口渴,口舌潰爛,舌尖發紅,舌苔發黃。平時可以吃點蘆根和帶芯的蓮子,清心瀉火。

由陰虛導致的心火旺,症狀則有所不同,主要是心悸、感覺心跳得很不舒服,平時會有盜汗,顴骨發紅,舌紅少津。

最好用金銀花泡點水喝,或者去藥店買補心安神丸,通過滋陰安神來去火。

咳聲大一般是肺火。

中醫把肺火也叫肺熱,淋雨或受風寒最容易上這種火。體質越好、陽氣越盛的人,感染風寒後,越容易淤結在體內,導致上火。

咽喉腫痛,一般是肺火。

上了肺火後,一個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咳嗽,而且聲音洪亮。

實火的人往往氣喘,呼吸聲很粗,吐的痰又稠又黃;

虛火的人痰比較少,但痰中可能帶血絲,而且聲音嘶啞,有盜汗,人也會越來越瘦。

症狀不同,治療的方法也不同。

上實火可以多吃點苦瓜,或者用薄荷、菊花泡水喝,這些食物都能起到清熱宣肺、止咳平喘的作用;

上虛火則可用百合、梨、冰糖燉水,用來滋陰、潤肺、降火。

所有腎火都是虛火。

腎火一般都是由腎陰虛引起的,所以沒有實火,全部為虛火。

主要表現是眩暈耳鳴,失眠健忘,脫髮,腰酸疼,咽乾口燥,

男性容易遺精,女性火大了則有可能導致閉經。

要想降腎火,最好先滋陰補腎,平常可以吃點甲魚、牡蠣,或者用太子參進補,也可以用六味地黃丸

除了以上介紹的這五種火之外,專家指出,人體內還有脾火和小腸火,前者主要讓胃火代替了,後者主要表現為小便短、赤、澀、痛,不過這兩種都比較少見。

 

第一把火:胃火

表現症狀:胃腸道症狀表現為胃部灼熱疼痛、腹脹、口乾口臭、牙齦腫痛、胃口不好等。

胃火分虛實:  虛火表現為輕微咳嗽、胃口不好、腹脹、舌紅、少苔等;實火表現為上腹不適、口乾口苦等。

胃火,即是胃熱。

胃火調節應當遵循清熱、清滯的原則,要飲食節制,太過熱氣的東西少吃,甜膩的食物少吃,

飲食上應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以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並且適當注意口腔衛生。

藥療方面,可用川蓮、燈芯花、蓮子芯、麥冬等瀉胃火。

降火食方:鮮蘿蔔汁、綠豆粥、西瓜

蘿蔔汁性味辛、甘、涼,歸肺、胃經,有胃火者可以飲用蘿蔔汁進行調理治療。

但屬脾胃虛寒型口瘡者不宜服用。綠豆粥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清心瀉火的作用,能清心胃之火。蓮子、芡實、淮山等皆為健脾開胃之物,西洋菜、生菜、油麥菜、番茄、枇杷等都是利於消化的食物。

胃火過熱者,還可在隆冬季節通過吃西瓜來降胃火。

第二把火:肝火
表現症狀:

頭痛頭暈、耳鳴、眼幹、口乾舌燥、口苦口臭、兩肋脹痛、睡眠不穩、身體悶熱、舌苔增厚。

肝火多由外界刺激引起,睡眠足夠、調整情志、穩定情緒,保持心情舒暢有助於調節體內的火氣。藥療方面,肝太熱者可用金菊花、溪黃草、夏枯草、白芍等平肝息火的藥材合煎飲服。不宜吃辛辣、海腥、過膩過酸、煎炸食品,以及羊肉、海蝦、肥肉、烏梅等。

降火食方:川貝母冰糖梨汁、枸杞菊花茶
梨有保肝和幫助消化的作用。

菊花與枸杞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乾澀有較好的療效。

食物清火,黃瓜、柳丁、苦瓜、無花果、豌豆苗、韭菜。養肝可多吃豬肝或雞肝,尤其適合頭暈腦漲、眼赤目幹、經常用腦者。

第三把火:心火
表現症狀:

心煩急躁、面赤口渴、心中煩熱,失眠、、口舌生瘡等。

 

心火分虛實:

虛火表現為低熱、盜汗、心煩、口乾等;實火表現為反復口腔潰瘍、口乾、心煩易怒等。

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

控制情緒,減少緊張,少生心事煩事。以免心火氣盛,誘發心腦疾病。心火預防保持良好心態,寒溫適度,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用黃連、蓮子芯等藥物清心瀉火。

降火食方:冰糖蓮子湯、百合銀耳玉竹湯

心火多食一些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類,多食酸棗、紅棗、百合或者乾淨的動物胎盤等補養心腎之品。

 

虛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潤燥的冰糖蓮子湯,《本草綱目》記載蓮子清心去熱,除煩熱、清心火、養心安神,對於心火內熾所致的煩躁不眠具有較好的療用。

 

百合微寒無毒、補虛清心、除煩安神,用百合、銀耳、玉竹煮的甜湯,具有清心養陰的作用。

 

心火旺者還可常喝竹葉、甘草、燈心草、生地、麥冬煮成的茶飲,具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第四把火:肺火
表現症狀:

咽乾疼痛、咳嗽胸痛、口鼻乾燥、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

肺主皮毛,多食偏涼的食物,白蘿蔔、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筍、香蕉、梨、蘋果、百合、楊桃、枇杷,多飲水,少吃肉類及巧克力等熱量高的食品。

除肺火,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通過深呼吸和主動咳嗽,幫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強免疫力。可選擇空氣新鮮的地方,反復進行吸氣呼氣,儘量排出肺內氣體,另外每天主動咳嗽幾下,也是積極的保護性反射動作,能有效清潔肺部。

降火食方:豬肝枸杞菜、羅漢果豬肺湯

枸杞菜性涼,可以清肝腎、降肺火,吃豬肝也可去肺火。

中醫認為,羅漢果味甘性涼,有清熱涼血,清肺止咳、潤腸通便的作用,還可治療風熱襲肺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不爽、咽痛等症。吃豬肺也可清肺熱、養肺陰。

 

 

 

 

 

 

 

 

台長: 昕哥
人氣(9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