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22 10:06:33| 人氣2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過年殺雞,我是共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殺雞喔!~~》小時候過年,除夕當天下午兩點左右,媽媽準備殺雞,我扮演媽媽有力助手,準備年夜菜的重頭戲就是《殺雞》。媽媽殺雞我幫忙,通常是;我的腳踩住雞腳,兩手壓住雞身,媽媽開始拔喉部雞毛,拔乾淨後,準備碗公內裝半碗生米放雞頸旁,菜刀輕輕一劃〈俗語殺雞焉用牛刀是此意也〉,血漸漸流入碗公內﹝做雞血糕﹞,一開始雞好像沒知覺不太掙扎,漸漸地‧‧斷氣之前會大力顫動一下就死了。將死雞放入沸騰熱水燙一下後開始拔毛;我用力一搓,一下子就將長毛拔光光,接下來比較麻煩,必須用夾子一根一根夾毛細孔的毛,這時我會藉故溜出去,讓姐姐接棒。這些〈雞毛〉待會兒有攤販來收購,全隻雞毛可賣一元,生意人將其製成雞毛撢子或毽子,雞血作成雞血糕煮湯。有的媽媽不敢殺雞,拿到菜市場托人殺,工錢約兩塊錢,內臟還要送給工人,一句很有名的台語俗語,叫做《自己殺、賺內臟﹝巴來,台語﹞,自己殺雞,內臟就不用給別人》,意思是肥水不外流之意。
       
        民國五十年代的台灣社會,逢年過節才有雞肉吃〈一年大概只三次機會而已〉,無論鄉村或都市,隨便一塊空地就可養雞,自己養自己殺自己吃,平時餐後的廚餘加些許飼料,是雞的主要食物,有時雞生病沒食慾,媽媽會用力撐開雞嘴巴,我則幫忙壓住雞身強力灌食,很慘忍吧?!那個年代,人與雞的關係很密切,每天生活一起,有互動、有感情,每天餵牠、生病時照顧牠、小雞偶而會放風走動,清理雞屎、供水喝,遺憾的是,雞到最後也《不免一死》‧‧‧。那時的民眾都很早睡〈電視八點即收播〉,清晨六時左右公雞開始咕咕叫,~起床囉!大家都覺得很親切,沒人報怨太吵,換成現在,這群會鬼叫的雞半夜不被夜貓族幹掉才怪!
     
        雞對人類貢獻很大,雞肉好吃,雞蛋營養又便宜, 現代流行《豬油拌飯》,我的年代流行《雞蛋飯》,我唸高中時,如果清晨雞有生蛋,媽媽會取下【蛋黃】、放些豬油、加點醬油及味素〈現代人已不用味素〉,再把熱騰騰的米飯放進去,攪拌後就是令人垂筵三尺的《雞蛋飯》,好吃又營養。

 

台長: 羅伯杜
人氣(2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