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科結束後,繼續接公衛實習,從四年級上學期修了公共衛生開始,
這一直是我的壓力源之一,因為走社區的,溝通要好,而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根本不太了解公共衛生護士在做些什麼~這不代表說我們上課時都
在混,因為五次的實習經驗下來,經驗和事實都告訴了我們,臨床和學理是
差了三千公里的。當然,沒有學理,臨床就會一團亂,不過太多時候,臨床是
臨床,學理是學理-.-
隔了一學期後的五月,要開始公衛,這壓力有多大?大到我假日不想開口說話,
壓力一來,我喜歡自己一個人。(所以不要來煩我^^)。原打算產科一結束,趁假日
下班後趕快再把課本看一遍,但其實沒空,因為得去國家圖書館找一堆期刊,跑了
還不止一次,!不要問我學校的圖書館是拿來做什麼的!因為通常一所學校要表現出它
有多爛的時候,你我也就可以(無話可說了)。只好搖頭閉口。然後開始了公衛實習,第一週其實都在熟悉環境,做社區評估,觀察整個社區環境。
然後開始了家庭訪視,這時老師會給我們一份此社區中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名冊,
因為我們主要是針對六十歲以上的老人做家庭訪視,不過,家訪重視的是,整個家庭的評
估,所以,如此家庭有六十歲以上的老人,那他是主個案,其他家庭成員如有健康問題,
仍需評估的囉~(修過公衛的都知道^-^),所以在去家訪之前,可以揣想一下可能會遇
到的問題,如:高血壓,糖尿病,家庭計劃(避孕),嬰幼兒管理,傷口護理,肺結核,
心臟病等等,所以該想到的問題,都該去看一下學理,準備好如遇到此類型的個案,該
評估些什麼?該指導些什麼?該跟他聊些什麼? ....
第一天家訪,天氣很好,太陽高掛當空,所幸的是,我們實習的社區較小,還不用跟
其他組的同學一樣,坐著公車轉了又轉才到個案家。先得解釋一下,家訪有三種,一種是
直接由衛生所看名冊,先打電話溝通,看他是否願意讓妳去拜訪,?第二種是看著名冊上的地址,一一按鈴去拜訪,看他會不會開門讓妳進去?第三種就是,,如果名冊上都沒
個案可訪,那就只好隨地掃街,哈拉,量血壓,由此過程中發現民眾需要的健康指導,
然後再收案!這是最悽慘的一種收案方式-.-。家訪是有危險性存在的,因為妳永遠不知
當他開門進去之後,裡面是怎樣的情形?可能有一堆人在裡面吸毒?在聚賭?可能他是
個色情狂?可能他屋裡又髒又臭?還好~以上情形我都沒遇到過,所以大家可以放心
^-^ (有人關心嗎?)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