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4-28 18:29:13| 人氣54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印度國立博物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Karma Tsering的年紀比我小兩歲,但是看起來像接近四十歲。他曾出家,但那是因為父母沒有辦法養他,才送去寺裡。後來他選擇還俗,已婚,育有一子。他說有個妹妹在台灣。另外一個妹妹從達蘭薩拉來,本來今日他想帶她出來走走,但她害羞不肯。
流亡在印度的西藏人為了生存,至少要通三種語言:藏語、英語以及印度話,有些人還學會說多種印度方言。事實上,藏人的就業機會很有限,即使他們來到大城市,開店做生意的多半是印度人,藏人也只能受雇打零工,因而收入不高。然而藏人一生受到佛法的薰陶,業因果報的觀念深植心中,他們不必刻意修行,就已經身體力行實踐戒律的要求。藏人並不貪圖金錢,更不會作姦犯科,他們的心念單純而知足,與在台灣的我們有極大的差異。
印度當地人普遍無事可做,在路上到處可以看到無所事事聊天的人們。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總覺得物價便宜,生活水平低,印人生性懶散。然而對於樂天知命的印度人而言,他們可不需要汲汲營營、不需要案牘勞形,不貪求名,不貪求利,更無須追求物質享受。那簡單樸素的生活,令人動容。而那悠然閒散的態度,不就是你我一輩子辛苦積聚,想要在退休後可以安度的日子嗎?

下午到國立博物館參觀。博物館佔地相當廣闊,外面有雕刻獅像石柱。獅是阿育王Ashoka的象徵,他是弘揚佛教的大護法者,又是統一印度的偉大帝王,因此他在印度到處樹立的獅像石柱,便成為今日的印度國徽。
博物館一樓展示史前時代的印度。印度對於歷史的觀點與中國大異其趣,並無確切的編年紀事,史書中混合了想像、神話與傳說,因此害慘了研究歷史的學者,必須靠著中國來尋法的法顯、玄奘大師等人的記錄來做標準。印度的史前考古記錄同樣經歷舊石器、新石器時代、再進入鐵器文明的時期。從出土的陶器、石器等工具,想像一些遠古人類的生活。
博物館典藏歷代的工藝,包含繪畫、器物、紡織品。最多的是雕刻作品,其中又以石雕為主。雕刻的內容多為佛教的佛像(釋迦、阿彌陀佛、阿羅漢、觀音、文殊、諸菩薩、後期的金剛乘諸本尊)、印度教的神衹(梵天、濕婆等)、以及宗教故事(佛教如佛陀出生、出家、苦行、菩提樹下悟道、初轉法輪、都率天為母說法、涅槃等一生記錄,印度教如薄伽梵歌與史書中記載的故事)。
Karma Tsering特別帶我們去參觀泰皇贈送印度的佛舍利,那舍利裝在金色泰式佛龕之中,外面再罩著玻璃櫃,我們隨他恭敬底頂禮。
博物館中的展覽品相當豐盛,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武器館。各式各樣的大刀、阿拉伯彎刀、西洋劍、長矛、戟、斧、鏈錘、弓、弩、箭、與防禦用的盾、頭盔、鎧甲、鎖甲、全身裝甲,以迄中古時代的前膛長槍、短槍、火繩槍、小型火炮等,一一陳放於櫃中。這塊廣大的土地經歷許多次分裂、統一的爭戰,陳放的武器雖然經過保養擦拭,但是總覺得那上面泛著血光、殺戮與死亡的氣息。最後一個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兀兒帝國屈服在大英帝國手中,直到後來甘地以非暴力的方式爭取獨立,這段聖雄的事蹟特別令人欽服。
由於時間有限,此地就算走馬看花還是看不完。這個博物館是圓弧形建築,中庭相當幽靜,坐下來喝咖啡,別有一番風味。

台長: rinchen
人氣(54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世界之眼 |
此分類下一篇:夜車
此分類上一篇:蓮花寺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