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1-30 07:58:17| 人氣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承前頁

 

 

 

 

 

 

<網摘>







深度谈

《联合晚报》总编辑蔡深江

蔡深江向多元艺术家陈瑞献提问,从饮食到艺术的探索,也谈灵感与努力,尝试捕捉大师灵光闪现的刹那。

  1.  

问:

瑞献你用生命作画写诗,释放能量,留住意念。

是怎样的观照触动你源源不绝的创作动力?

答:

1973年是我生命中的分水岭。这一年我入道,第一次到巴黎,成为新加坡公民,彻底放下文笔画笔,展开四年的禅修历程。这之前的艺文创作,地吐赤岩,天下酸雨,悲怆缠眉;在这之后,自由心的大河直奔,艺术的小支流载歌载舞,笔下一派快乐的艺术。

  1.  

问:

我们还记得当年你和小学生周报《大拇指》为了鼓励孩子们接近艺术,设计了苹果奖项。这是一个高远的理想,在逐利的社会很不容易落实,然而,家长们也把孩子们送去学画画,只不过不希望孩子长大后当画家而已。孩子们的艺术教育,你有什么看法?

答:

想象一个没有花的花园,再想象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多年前当法国人第一次在中国举办时尚展时,当时米特朗总统说道:颜色已进入了灰色的世界。我当时想:灰色要开始生起大作用,因为灰色的烘托,颜色马上会显得更加璀璨。一个艺术教育还在婴幼階段的国家,是一个充满不成比例不和谐个例的巴刹:领带乱长乱短,裙子乱红乱绿,所以在我们共创《大拇指》半边艺术苹果奖的年头,就锐意告诉孩子们,你们看,注意看弟弟那两半屁股的匀称美,那一群鸟在天空飞成一个心形的动人,你们都看到了对吗?那就好了。这就是艺术教育。艺术不是面包奶粉能让你们快高长大,但它是一声呼唤能让人心中温暖,它让人在人与环境的接触中显得顺当,有型有韵,毓秀天庭。至于要不要当艺术家另当别论:我母亲绝对是艺术家,却绝对不能像我这样买画。要当哪种艺术家也完全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了后就自己负起责任,别怨天尤人。要知道以社会消费艺术家的习性看,社会要的多半是少数画好又能割耳朵烧手指拿枪自轰的艺术家,才有材料来炒一盘像电视剧那样可口的菜肴。艺术教育与当艺术家不是等号。

  1.  

问:

创作的意念和灵光闪现,往往稍纵即失。你用日记和本子将脑袋里的念头记录下来,最终成了艺术。这样的功课,你是怎么持之以恒的?

答:

数十年天天写日记,跟天天上蒲团一样,是决心要不断考验自己的诸种选择,比如我坚拒回去印尼管理我父亲的商业王国,而决心继续求学,同时追问为何悉达多王子会这样思想这样行动,而坚持一定要到有了成果才知好歹,如此一生二,三生森罗万象的取舍关联,就串成一生在追求生死意义与实验艺文创作的轨迹。追求解脱是我存在的终极目标,艺文只是我的小手艺,假如我是卡比尔,一定把布织好,假如我是惠能,一定把地扫干净,假如我是纯真陀罗,请听我的琴声。

  1.  

问:

年过七十,你的创作生命进入了另一个境界,现在,你关心的是什么?

答:

在这次特展,一位法国好友暨前法国语文学院院长特里凡(Roland Drivon)偕眷特从远地飞来出席开幕式,另一位好友暨法国大使馆前文化参赞戴文治(Michel Deverge)却因住院而临时取消行程。我们三人是那段时空的“人文三友”,一起做了许多至今仍然怀念的美事。戴文治是坚持把我从四年的无为静修中,硬拉扯回来画画的伯乐,他独力在不同的派驻国,一点也不必我参与而为我主办了一共五个个展,特里凡是除了撰写多篇长论鼓励我,在院刊《联》为我编串了好几个特大专辑,出版我与Michel合作的印谱,也为我办展的知音。我快74岁,我们年龄相伯仲,都已进入人生的最后阶级,常关注交流并正确地正视死亡。我们都知道,人的神识不灭,自性是永远蔚蓝的一片晴空,人身只是一件不时要更换的衣装,病痛更是一定会烟散的乌云;自性是人要不断努力经历不停生死,希望有一次扔下最后的一件衣装,而让它彻底焕放的恒久光明。我们应该向一只蜻蜓学习神识如何不灭。我时刻都在关心我的死亡。在这之前,由于感念许多机构与好心人给我许多项奖勛,激励我一直前行,我将以1000万坡币为种子基金,设立"陈瑞献奖",一面金牌,一笔奖金,一篇颂诗,嘉奖全球在艺文领域的大成就者,发出史上第一声纯粹的"诗人的赞美"。

问:

这是一件大事!这是人类文化史上仅见的诗人的颂歌。

答:

从文化角度看或许是。但摆在生死的沙曼陀罗里,这是一颗微小的沙尘。

  1.  

问:

那天你说,搭德士都可以遇见可以学习的对象,那是怎样的一种心境?

答:

一个年轻印度德士司机能从下一个十字路口的车辆的松挤,高速公路上细雨或大雨带来的影响,判断前路的交通情况,而在预测的时间内送你到目的地。另一个华族德士司机爱听92.4古典乐频道,牵引许多搭客也爱上古典乐,有个外地职业女歌手甚至在他车里为他弹琴高歌。我都送他们红包致谢。今晚在一家餐厅,一个大儿子带老父走来我身边,前者跟我说他参加了一个秘密“教学会”的身心蜕变神迹,可惜他五官变形,眼神呆滞,语无伦次,已经入魔,我大声对他吼叫:“别再装睡你就醒了!” 世间就是道场,修行者若皇天垂佑,有幸用身心去实证《心经》的义理,那一切存在都是全息摄影,如梦幻泡影,如电如露,进入再无一切分别的空境。但人一出定,回到人间,马上觉得冰蚕火鼠吓人,用刀割悉达多皮肉,他一样痛入骨髓,怎能没有分别?但行者若能以不灭的空感为行事做人处世的置垫与背靠,则一切事故关联,不管正面负面,都自然被吸入空无。这种真空妙有的生活,可比喻成一张无边的海绵,能把一切包括自己吃吸殆尽。善财童子参学的,包括船师、仙人、天女、长者等等53位不同领域的老师。

  1.  

问:

美食对你而言,可以很平民,也可以很昂贵,对于饮食,你在意的是什么?

答:

我70岁之后便不再出去应酬,只有我请客时我才会出门,我称之为“隐士法典”(Hermit's Ordinance)。在这古稀的饮食时期,我单独吃饭时的要求是简单可口均衡,比如我为利宝的Tonny专门创造的黑木耳浙醋炒蛋白、淮山焖竹笙豆根两道菜,都是健康美味,百吃不厌。在请客时,则完全是以利他丰盛兼享乐主义为出发,就是要让我的客人吃到最好吃到最饱为标准,食物则以最精致可口为尚,我自然敬陪末席,永远请客。

  1.  

问:

在《解析自由心》特展中,展出了你从动念到展现的思索痕迹,那是创作者最珍贵也最私密的自我对话。公开这些珍藏的印记,你要传达的是什么?

答:

日记中还可能有一些符号,像是密码。稿本的内容则是完全可以公开的创造性作业,关键是作者是否愿意与人分享这些“私产”。像我的画室大门是永远敞开的,以及把上师给我的密咒都公开一样,我从不为创作的过程与成果保密。由钟尚宏领导的策展团队策划的这个《解析自由心》特展,本身就是一个装置展,像那座多媒体的雕塑展品《天网》,特展是多元媒体多元主题,多元类型多元语文的作品组别的综合,而每一个作品组别都环绕在一部稿本的若干选页中所探讨的灵感源头。由许多稿本选页引发开来的这个艺术嘉年华会,全部来自单一一个艺术家的自由心的功用。自由心是特别的心感状态,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整个展出就成了自由心的具体性解析。

  1.  

问:

瑞献你说,这一生所写的日记,时候一到会全部烧掉,只会留下稿本。这些日记在几年前的大火中幸存了,可是将会再一次欲火。为什么日记不会留给后世?

答:

日记是个人日志,不外是些“鲁迅几点去剪头发”一类的记载,只可供个人参考,查证之用,对别人没太大意思,加以它不可能全面,我又没有写自传与回忆录的打算,所以没有保留的必要。写日记只在训练思考,磨砺文笔,培养纪律毅力恒心,尤其在书法章法上的长期磨练,能让一个书人不必依赖碑帖,而早日脫贴找到自己的面貌。上次大火,因为世缘未尽,一摞摞都留了下来。亏你在大火后也帮我拍下了一整本浸水的日记,以后可以为我的这种“童子功“作业作证,我从1962年开始写日记,一直到今天没有一天间断。

让它出现,然后看它消失是我的认知。2001年我跟200名刻工把一段山脈内的百件巨大作品完成,从此不再回头去看“一切智园一陈瑞献大地艺术馆”。2015年我跟陈典琦提出关闭“陈瑞献艺术馆”,2016年10月25日我的承包商把招牌解下后,本地第一家建于1993年的私立艺术馆在完成历史使命后,正式走进历史。万事万物都不免要经历心理的生住异灭,物理的成住坏空的阶段,何时卸下应该思量,最终烧掉日记却是必然。

稿本不同,它是发现的长旅漫游,是我的小宇宙与大宇宙的往来交通状况。我用多种语文作业,最近常用法文与巫文书写,我也开始自学梵文。除了灵见,自言自语,稿本更有许多图样、设计、咒语、药方。让它暂时留下,跟五湖四海交流碰撞,可望引起一堆又一堆观念与实践的浪涛。

  1.  

问:

你认为世间有好人吗?

答:

当然有。

  1.  

问:

你对好人的定义是什么?

答:

活着只为利他就是好人。

  1.  

问:

有现代的例子吗?

答:

许哲(Teresa Hsu Chih)女士。

编按:许哲(1898-2011),是本地“心连心”义工组织的创办人,一生积极从事公益活动,为不幸的一群无私奉献,为善不为人知。她自幼家贫没能受教育,只能通过自学,慢慢充实自己,后来成了一名护士。在漫长的人生中,她曾在香港、英国、南美洲生活与工作,并在国际义工组织担任护士。

  1.  

问:

你见过她吗?

答:

2004年,联合国禅修导师尸利.金默依(Sri Chinmoy)的代表给我电话,说要颁导师的“一心举起世界的金奖”(Lifting up the World with a 0neness-Heart)给我。我恭谨地询问其他得奖人名。对方说:“许哲”。我终于有缘见到这位好人。

  1.  

问:

好人有特征吗?

答:

身怀绝技肩负重任。

后记

当我们身怀绝技

有时我想,如果陈瑞献不是艺术家,当年流落后巷,命定要当浪人,他应该就是祭坛边上红黑两棍,很早另立门派,惯看江湖烟雨,闲来无事含笑,多数时候静默不语,随风起云涌,处变不惊。际遇会让他成一番事业,进退出格,很有可能,最终他仍旧会拿起画笔,然后,又成了陈瑞献。

生命的种种历练,成就的是一幅又一幅破空出世的作品。看瑞献的创作,我常能感受强烈的童心,不同的素材意境,用同样的坚毅和专注,在归真返璞以后,砥砺不着痕迹了。观者用心,自有心得。

过去,看到的只是成品,当艺术完成之后,我们得鱼忘筌。现在我们得以窥探创作者的背后心思,看到稿本原型,如梦境被验证,常有原来如此的惊喜。

要领略瑞献的大刀阔斧,当我们身怀绝技,别忘了为什么要刻苦练习。








台長: ANG MO
人氣(78)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