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摘>
當明年5月20日總統就職時,
如果前後左右全是大圈子裡的熟面孔,
小圈子裡的老面孔,這樣的場景,是使你興奮?還是緊張?
<跑龍套>
當國會龍頭兩任任期可以如此修法作為
執政黨總統候選人也可以如此演肥皂劇
這樣的場景,是使你興奮?還是緊張?
<網摘>(三)台灣要「借」腦袋
過去40年來,世界上用「借腦袋」的策略,最耀眼的例子應屬杜拜。二次參訪中,我都看到了「借腦袋」的威力。
不到30年時間,一個落後的沙漠漁港成功地轉型為全球度假、購物及金融中心,每人所得已超越3萬5000美元。杜拜政府憑想像力與執行力,訂定願景及藍圖,以開放策略吸引國際人才及資金,推動突破性與炫耀性的大計劃,產生了跳躍式成長,使杜拜獲得了「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沙漠奇蹟」。《紐約時報》居然稱讚杜拜的領導人為「全球旅遊業最佳企業家」。雄心萬丈的杜拜官員,最喜歡「追求第一是唯一的選擇」,「好」是「最好」的敵人。
看到杜拜官員對願景信心,更使人懷念台灣經濟起飛時的那群廉能官員:尹仲容、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王昭明……。台灣也曾有過輝煌的紀錄:在經國先生主導經濟政策年代(1969~1987),平均年經濟成長率為9.0%,平均年出口成長率為26.0%,平均失業率為1.7%。官員們當年就是勇敢地「換」自己腦袋,走向開放;同時務實地引進外來人才,「借」他們的腦袋,參與投資與建設(如張忠謀)。
200年來的美國,更是在全世界中用非常友善開放的移民政策,吸引到了全世界諾貝爾級人才(如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想想如果美國沒有愛因斯坦、熊彼德、海耶克、杜拉克、貝聿銘、馬友友……美國社會的面貌會變得多麼地蒼白!
一定使台灣人驚訝不已的是,香港大學的校長(Peter Mathieson)是英國人,英格蘭銀行總裁(Mark Carney)居然是加拿大人,而且是擔任過加拿大中央銀行的總裁公開徵聘來的。《紐約時報》形容這是300餘年來英國政府最破格的任命。台灣公部門的決策者及「人才」清一色是自家人——黃面孔、熟面孔、老面孔。
我們三位總統候選人,請告訴選民:你要用什麼方法大規模地來「換」那些僵硬、膽小、短視、反對者的腦袋?再如何來「借」圈子外的、國際的、世界一流的腦袋,加快地把台灣融入世界?
當明年5月20日總統就職時,如果前後左右全是大圈子裡的熟面孔,小圈子裡的老面孔,這樣的場景,是使你興奮?還是緊張?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