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出在財富的計算方法,台灣在金融雜誌的排名中能夠名列前茅,是因為他們採用了購買力平價(PPP)計算方法,因而台灣排名在歐洲先進的德國、丹麥、比利時之前,在亞洲鄰國中,雖然不如星、港,但超越日、韓。
過去全球通用比較各國人民所得的數據,是把此國家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或國民生產毛額(GNP),除以全國人數所得到的平均數字,且一律換算成美元表達。這個數字雖然會受匯率影響而有起伏,但大致上客觀地比較出各國民眾的平均所得。不過,此數字有一缺點:它未考慮到各經濟體物價高低、生活水準的差距,無法實際表達出各國人民擁有的消費能力與生活水準。
因此後來發展出PPP的計算方式,例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與世銀的資料,以美國為基準國,我國的PPP數字為19.2,意思是美國一美元買得到的東西,台灣用台幣19元可買到,在折算匯率後,我國的物價水準約是美國的6成。因此傳統方式計台灣的平均國民所得約為2.1萬美元,全球排名37名,但以PPP計算,台灣變成4.5萬美元,排名一舉躍進前20名,超越了先進國家。雖然PPP計算出的數值仍有誤差,不同單位計算的數字亦不同,惟此方式已廣為國際機構採用,數據亦非捏造,所以不能說此排名胡扯、造假。
這個結果可以說是央行多年來努力的成果,才能讓台灣維持較穩定且低廉的物價水準,讓民眾享有更高的消費與生活水準。但換個角度看,其實這也是台灣近十多年來經濟與社會最大的隱憂。央行努力維持物價與匯率穩定,創造出的是小確幸時代;從政府到民間、從企業到教育,全部都在緊縮壓制薪資,整個社會與民眾也養成精打細算、唯價格是問的消費行為。從企業到一般小生意人,因此獲利難有增長,因而再進一步壓縮薪資與成本,結果反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雖然未嚴重到通貨緊縮程度,但經濟成長、經濟活力都在緊縮與小確幸中消磨殆盡。
經濟學上對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態度,一直「舉棋不定」,有人視通膨為洪水猛獸,有人寧可接受通膨而防備通縮。不過,實務上來看,動輒超過兩位數的惡性通膨當然是災難,絕對要消滅之,但小幅且適當的通膨,卻是健康且更有助於經濟發展與前進,特別是近年全球各大經濟體,幾乎毫無例外,全部都在謹防通縮、追求通膨增加。
例如美國實施數年的QE(量化寬鬆)、歐洲今年開始全力加速的QE、日本的安倍經濟學,都是透過貨幣政策或財政政策,甚至是雙管齊下,希望提高通膨率到2%的目標值。根據研究,2%到3%的通膨是健康且有助於經濟。再以大陸的例子看,過去十多年,大陸官方數字的通膨大多維持在3%到5%左右,一般認為實際的數字應高於官方數字,大概在7%左右;台灣則大致維持在1%上下,比美國平均2.5%左右的通膨率還低。
大陸雖然通膨遠高於台灣,其PPP在十年間,由原來只是美國物價的4成膨脹成6成,顯然並未成為經濟災難,反而經濟持續快速成長。因為適當的通膨,代表物價上漲,上漲的「利得」,既有歸於企業與自營生意者獲利增加,也有受雇者的薪資成長,並因而可帶動企業投資、民眾創業、及社會消費。
台灣的低通膨、平穩物價,誠然創造了在PPP計算比較時更高、接近躍進時的平均國民所得排名,也讓民眾享有小確幸,短期而言確實是好事;但同時造成低價化、低薪化、低投資與低成長等惡果,更何況,台灣的低物價,不少是來自政府對水電、汽油價格的補貼與壓抑,結果是讓經濟日益低迷缺乏活力,終而逐步萎縮,長期來看可能反而會是災難。
明年大選後,不論哪個黨執政,我們期待新政府能有新思維,效法安倍政權「換個腦袋」拿出的魄力,打破這條如「溫水煮青蛙」般的災難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