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05 21:45:28| 人氣11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投石問路


有人只看到阿里巴巴

有人卻看到身後的四十大盜

蘿蔔與鐵槌之下

左閃右躲前攻後轉進

招式出盡

只要拖過亢龍有悔

否則

印堂發黑且烏雲罩頂


窮其英雄則敵國窮

只要來五十個阿里巴巴
台灣就會慢性失血而亡
不需要導彈與潛艇包圍
不戰屈人不談判舉白旗






馬雲與青年有約!台灣年輕人需要的是機會

     時隔三月,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再度來到台灣,在台灣大學舉辦「馬雲與青年有約」演講及座談。衝著創業偶像的成功經驗談,2000名台灣大學生早早就來到台大綜合體育館,興奮等待著。

     馬雲也不負眾望,不吝惜分享創業遇到的甘苦,以及對成功關鍵的領悟。

     「對阿里巴巴來講,我們是一家很幸運的公司,但是我們所付出的代價、努力、挫折、犯的錯誤,肯定超過大家的想像,」馬雲一手拿著麥克風,一手做著手勢說:「所有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是一大堆眼淚、委屈和挫折在裡頭,郭董(指台下聽講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在這裡,我們都是過來人。」

     馬雲也比較成功前與成功後,許多事並不如你想像:「沒做企業之前,18個同事在家裡創業的時候,我們總是在想等我企業大了,就沒有那麼多痛苦,沒有那麼多麻煩,可以到沙灘上享受人生、抽雪茄。現在發現企業做大,反而更加痛苦、更加累、更加艱難。每天犯的錯誤儘管不多,但每個錯誤都足夠會讓你的公司明天就關門。」

     馬雲也特別跟年輕人分享自己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的三個關鍵。

     首先,自修英文對他有很大的幫助,11-12歲時他突然對英文感興趣,每天騎自行車到杭州,找老外練英文,為觀光客當免費導遊,從中學習英文。這個經驗他堅持了9年。

     「我受益最大的不是英文,而是了解西方的思考。」馬雲自述在學英文的過程中,學的不是語言,而是學文化,了解另外一個國家和地區。

     第二個關鍵是他當了老師,「所有的老師有個共識是希望學生超越你,沒有一個老師希望學生破產、進監獄、討飯。直到我創業的過程,我還像是老師,我希望我的員工超越我,希望我的員工個個做得比我好。」

     第三個關鍵尤為重要,馬雲發自內心認為,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失敗。

     「你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所有失敗的經歷,」馬雲半自嘲半坦言道:「看起來沒有人覺得我會成功,我爸媽也不覺得我會成功。我問老婆說你希望我成為首富還是受人尊重的企業家,她說你不可能成為首富。」

     馬雲表示,因為自己習慣失敗,覺得失敗很正常,很多次失敗才能帶來一次的成功。「失敗,對我人生受益匪淺。」

     馬雲最後在記者會時更公開宣布,除了將設立100億元的創業基金投資台灣的年輕人團隊,更提供每年200名的台灣大學生到杭州阿里巴巴集團的總部實習。

     巨額的創業基金加上難得的實習機會,令人感受到阿里巴巴對台灣年輕人的慷慨。在年輕人的創業圈掀起陣陣漣漪,「我要的不多,只要給我2億元創業就好,」不少人這樣說。


     這也不禁讓人聯想到,2014年的太陽花學運,年輕人走上街頭反服貿,恐懼大陸企業大舉入侵台灣服務業。

     一邊是排斥大陸企業前來競爭,一邊是歡迎大陸企業的投資、樂於接受大陸企業的錢,同樣是面對陸資,為何年輕人會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其實原因都是同一個:台灣年輕人需要機會。反服貿,想要守護的是原本就不多的出頭機會,而笑納阿里巴巴的投資,則是爭取更多的機會與更大的舞台。

     馬雲再度旋風式訪台,牽引出台灣年輕人未來處境的卑微。

台長: ANG MO
人氣(11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