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3-03 10:43:13| 人氣1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是非不分







立委(民)李應元:

「就是必須要向社會做一個說明,

譬如說做一個道歉,類似這樣的話,


這個社會才不會是非不分。」










比京隨筆/英政壇大老喬事照樣走人


記者蕭白雪


英國兩位重量級議員在被媒體「設計」下,

可「拿錢辦事」的潛規則後,兩人一開始不認錯反過來指責媒體,

最後在政黨、媒體與民意壓力下,雙雙辭去議員職務;


相較於台灣國會議長與在野黨黨鞭

大辣辣的司法關說後至今的兩大政黨態度,

英國老牌民主運作仍有值得借鏡之處。

英國這次爆發醜聞的兩位議員都曾當過外長,

分別是執政黨保守黨的芮夫金與在野工黨的史卓,

芮夫金不但是黨內大老,原本還是國會情報與安全委員會主席,

唐寧街首相府及兩大政黨對此事的態度,

從事件一爆發後就是媒體關注焦點。

當媒體以虛構的中國公司名義找上門,

兩人都號稱有「辦事價碼」,只要對方付錢,

他們可以幫忙引介官員、協助修訂法律,

英國議員「喬事情」能力與風格,

跟台灣藍綠兩大陣營立委常見的關說、為財團護航,其實沒多大差別。

不同的是,英國國會、政黨、媒體及民意

在面對這次醜聞時的態度。雖然兩位議員都指責媒體設局偷拍,

第一時間也不認錯,堅稱沒有違反議會行為準則;

但不論是原本設計發布的媒體還是其他競爭媒體,

多數輿論與民意焦點都批評議員這種行為,

而不是去指責媒體偷拍或為兩位議員辯護。

今年五月英國下議院即將改選,此刻爆出這樣的醜聞,

對兩大黨選情難免有影響,兩黨處理此事免不了選舉考量,

都沒有為黨籍議員辯護,反而是檢討議員職責與行為標準,

兩位議員最後都在壓力下請辭,風光的政治生命就此畫下句點。

事件結束後,英國有媒體發表社論,

認為議員這類行為向來不易監控,

但爆發醜聞的議員辭職,顯示媒體監督與選民監督的重要性。


相較於台灣國會議長與

在野黨黨鞭司法關說案,

藍綠兩大政黨完全看不到

一絲絲檢討改革的意願。

英國案例或可作為借鏡。






台長: ANG MO
人氣(1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