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11-11 23:09:26| 人氣9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穩死++++++++=代誌不那麼簡單






中韓簽FTA、台灣穩死?代誌不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

                 
 












       中國經濟成長率不復以往強勁,影響所及2014年9月零售僅年增11.6%、至少創2010年8月以來最低增速。中國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1.6%、與9月增幅相同,為2010年1月以來最低水準。中國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年減2.2%、連續第32個月呈現負成長,創史上最長負增長紀錄。中國人民銀行(PBOC)坦承,中國低效率企業大量佔用資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中國產能利用率日益低落、企業庫存過多,南韓有能力幫忙解決?南韓央行(BOK)統計顯示,南韓家庭的負債金額目前達年度可支配所得的1.6倍、比美國在遭遇金融危機前的1.4倍還要高。

韓聯社11日報導,南韓線上企業生產力評估公司CEO Score發布的報告顯示,38家外銷大企業2013年的中國市場銷售額合計達145.15兆韓圜、較2011年成長34.6%;中國市場的營收貢獻度自2011年的15.6%升至17.5%。以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為例,去年該公司有40.15兆韓圜(營收佔比達17.6%)的營業額是來自中國、較兩年前成長74%。

現代汽車公司(Hyundai Motor Co.)去年的中國營收佔比為18.2%。包括Hyundai Mobis、Samsung Display、浦項鋼鐵(POSCO)、LG電子以及S-Oil也都將中國視為重要市場。三星SDI、LG Display、LG Chem去年更分別有高達67%、56.3%、44%的營收比重是來自中國。

南韓三大中概股今年股價表現呈現優劣互見。南韓電池大廠三星SDI(註:去年有高達三分之二的營收比重是來自競爭壓力日益升高的行動產品電池)、LG Chem今年迄今股價分別下跌21.6%、36.56%,表現遜於南韓股市(下跌2.4%);LG Display上漲36.09%。

英國金融時報10日報導,野村證券經濟學家Kwon Young-sun指出,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可望在2015年上半年簽定、2016年生效。他說,過去經驗顯示,FTA的好處需要一段時間才會顯現出來,但競爭力較差產業就業機會流失的負面效應則是會率先浮上檯面

梨花女子大學教授Choi Won-mok指出,部分敏感的農產品已自FTA剔除,實際涵蓋的項目不如原

誇大FTA衝擊?杜紫軍駁莫期待別人跑慢

                         
            

2014.11.13 謝莉慧/台北報導

「我們自己如果坐在原地不跑,我們不能期待別人還跑得很慢」,對於外界有聲音指出馬政府以中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將嚴重影響台灣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是恐嚇人民之舉,經濟部長杜紫軍今(13)天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做了這樣的回應。至於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則針對外界質疑政府提出3種不同數據混淆視聽反批,「外界先生」如果看報紙不看裡面,只看標題的話,就不會知道那3個數據,每個都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只看3個數據就來做這樣批評,那麼「沒什麼好回應的」。

「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今天召開記者會表示,這幾天,馬政府所發動的媒體攻勢,誇大渲染中韓FTA將對台灣產業造成衝擊,有3個數字版本,完全經不起檢驗。據了解,所謂3個數字版本指的是,中韓週一(10日)宣布簽署FTA當天,其對台灣經濟可能受到的影響,杜紫軍當時說735億元,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說2600億到6500億元之間,工業局則說從900多億元到2千多億元不等。

                          

對此,孫立群說,「外界先生」(沒特別說明是誰)如果看報紙不看裡面,只看標題的話,就不會知道那3個數據,每個都是非常清楚的;如果只看3個數據就來批評,那麼就叫「外界先生」,「我想,這沒什麼好回應的。」

至於在外界甚至連馬政府都不完全清楚中韓FTA內容時,相關單位所做的衝擊評估是否過於誇大?杜紫軍說,任何國家進行類似的經貿談判,在簽署之前都不會公開給大家看,所以過去在服貿協議談判上,政府被罵「黑箱」,其實中、韓談FTA也是黑箱作業。

而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童子賢昨天表示,中韓FTA對台灣影響不大,不應瀰漫悲觀情緒,不然可能會被誤導,台灣沒這麼孱弱。對此,杜紫軍則反駁,那是因為台灣17年前在WTO的架構下,簽署資訊科技協定,所以很多國家對台灣的IT產業都有降稅優惠,但杜紫軍強調,中韓簽署FTA,受影響最大的會是台灣中南部的傳統產業。

至於外界有人說,不要理別人,只要守住台灣的小確幸,不要做任何事情,中韓也照樣會簽署FTA,台灣躺著也會中槍。對於這種說法,杜紫軍也相當不以為然。

杜紫軍說,中韓FTA簽署後,一般都會有國內程序,據政府了解,韓國會經過他們的行政部門,類似台灣的行政院會通過後,再送到國會審議,審議通過後,雙方就會開始實施,這不是5年以後才會實施的意思,所有的降稅都會根據各個項目不同,而有先後順序,經濟部評估的數字是以總體評估為主,它是根據所有項目都降稅後所做的評估;就個別產業而言,會就其競爭力強弱來討論,並非單純看降稅與否,以同一個降稅項目而言,如果台灣很強,韓國不強,這部分就算降稅,影響也不大;如果這個項目韓國比台灣強,或者台灣和韓國在伯仲之間,降稅就變成關鍵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杜紫軍強調,有人說,「中國是逐漸降稅,所以不急」,台灣和中國談完ECFA貨品早收清單的時候,也是逐年降稅,有一部分產品會立即降稅,大部分產品都還是會用逐年降稅的方式,這是國際上所採用的慣例。他再次強調,「很多事我們不能期待人家剛剛達陣開始跑,可是我們一直坐在這裡不跑的話,這個問題才是最大。」

先預期那麼的多。中國、南韓雙邊貿易額去年達2,290億美元;10年內來自中國的進口品預估將有77%取得免稅地位、南韓銷往中國的產品預估將有66%的商品價值可享免稅待遇。

美聯社10日報導,稻米、汽車並未明列中韓FTA涵蓋項目。南韓表示,這將是中國首度同意將金融、電子商務以及電信納入的FTA。

中韓是從2012年5月起開始進行FTA協商。南韓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Jee Mansoo指出,協商初期韓方預期鋼鐵業等產業將受惠於FTA、但現在情況已有所轉變,因為中國廠商已顯著提升品質。

簽FTA真有甜頭?穆迪潑冷水、韓大企業沒好處

MoneyDJ理財網

MoneyDJ新聞 2014-11-13 12:17:01 記者 陳苓 報導

© 由 MoneyDJ 提供 自由貿易協定(FTA)是補藥也是毒藥,別急著吃下肚!中韓FTA不只可能重創韓國中小企業,就連國際評等機構穆迪(Moodyˋs Investors Service)都跳出來說,FTA對韓國大企業沒幫助,主因關稅削減速度過慢、納入產品未如預期廣泛。

韓聯社報導,穆迪13日報告指出,近期和中期而言,中韓FTA對韓國大企業沒有實質影響,這是由於中國關稅不是未遭取消,就是要花10-20年逐漸減免。中國雖是許多韓商的最大外銷市場,FTA卻在未來至少3-5年,對南韓大公司的債信缺乏有意義影響。

中韓10日宣佈FTA實質談判結束,未來20年將去除90%產品關稅,不過稻米和汽車則排除在外。穆迪稱,FTA對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起亞汽車(Kia Motors)債信沒有影響,因為關稅大致不變,這些業者也已在中國建立龐大的生產基地。

韓聯社12日報導,韓國專家警告,中國科技實力大增,韓國IT產業不太可能從FTA大幅受惠,而且韓國中小企業或許會因門戶洞開遭受重創。「韓國小企業研究院」(Korea Small Business Institute、KOSBI)數據顯示,今年1-8月,韓國中小企業對中國出口年減4.4%至140億韓圜(1,280萬美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出口量已經連續五個月出口下滑。不只中小型廠商拉警報,今年1-8月,韓國大企業對中國出口也挫低1%。

KOSBI研究員強調,如果低價中國商品大舉進口韓國,恐怕會劇烈衝擊中小企業,因為中國企業不只有價格競爭力,技術也大幅躍進。韓國中小企業聯盟(Korea Federation of SMEs)表示,零件業和材料業影響最大,FTA可能會讓企業陷入虧損,需要政府相救,才能提升價格和技術競爭力。






台長: ANG MO
人氣(9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