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9-06 18:02:21| 人氣23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幫兇




法律保障交易安全
不可能每一交易
買方都要追查賣方所販售物品是否安全與合法
更何況獲得經濟部12項GMP認證的強冠大廠

消基會批

縱放不肖食品業者幫兇

經濟部發放強冠12項GMP認證
購買者信任政府GMP認證購買強冠產品
現今
食安風暴一切責任均由購買者完全承擔







GMP補破網 擬重認證

2014-09-06 聯合晚報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食品GMP認證流程圖(2015年起要全廠、全產品都須通過檢驗才能獲得GMP標章)資料來源:食品GMP認證體系細部作業程序 製表:張為竣
法制系統失靈 成縱放不肖食品業者幫兇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今天說,餿水油事件延燒全台,但政府仍說食安風險燈號為綠燈,「這是幫業者護航、粉飾太平」。

強冠生產的豬油混充到劣質回收的油品,200多家廠商中鏢,不少有食安疑慮的產品已被消費者吃下肚,但食品藥物管理署稱劣質豬油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危害,食安風險燈號仍為綠燈。

張智剛說,搞不懂食安風險燈號仍是綠燈「怎麼編的?」他表示政府對劣質豬油吃下肚的影響還沒有全面的評估,就立刻說這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那請問為何政府還要業者將使用劣質豬油的產品下架?」

張智剛說,政府一方面說吃餿水油沒立即危害,另一方面卻急忙要業者下架相關產品,邏輯上完全不通。

消基會說,食用劣質豬油對民眾健康的危害可能是長期性的,政府應該全面檢測相關產品,在無法排除產品危害前,率爾發布餿水油對民眾健康沒有立即危害,「消基會完全不能接受。」

消基會在今天的記者會中表示,政府法制系統成為縱放不肖食品業者的幫兇,造成台灣食安崩壞;政府應修法,將食品自行檢驗範圍納入油品業者及一定資本額以上的大廠,提高業者自我管理責任。

消基會表示,指這次捲入餿水油風暴的味全,是繼去年大統混油案後第二次使用黑心油品,食品大廠對原料進貨管理如此漫不經心,與我國法制系統失靈的弊病有關。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陳智義說,味全涉入大統混油案,只被罰區區300萬,對味全不痛不癢;此次味全向強冠購買餿水油,顯示因相關的罰則過輕、且法制系統未能順利剝奪業者的不當利得,才讓業者變慣犯。

去年大統混油案爆發後,大統先被行政裁罰18.5億元,但衛福部以一罪不兩罰為由,撤銷大統18.5億元的行政罰,最後業者只要付3800萬元的刑事罰金。

陳智義說,政府食安管理在不同法規間產生競合時,竟然抵銷掉黑心業者的鉅額罰款,顯然有不合理之處,也代表我國相關食安管理法制的不完備。

消基會表示,政府管理食品業自主檢驗範圍,可能不包括此次出包的油品業,但此次餿水油風暴凸顯油品對食品業的影響範圍至深且廣,政府有必要將油品業與一定資本額以上的食品大廠列入食品自我檢驗範圍內,提高業者自我管理責任。

GMP補破網 擬重認證

GMP食品廠強冠向餿水油業者購買劣質油品,再度重創GMP信譽,經濟部急補破網,除全部撤銷強冠GMP認證,也考慮實施更嚴厲的查核措施;未來GMP廠商只要更換進貨商,就要重新認證,希望能喚回民眾對GMP的信心。

經濟部官員說,初步查證,強冠200多家下游廠商中,使用到此次出事的香豬油產品的GMP食品廠,包括味全、味王、奇美、陸仕、憶霖等10家業者,工業局將對這些業者展開清查,若最終認定這些公司產品有問題,將撤銷相關產線的GMP認證。

強冠此次出事的香豬油系列,雖然沒有取得GMP標章,但強冠其他12項油品擁有GMP資格;部分強冠進貨廠商表示,就是看到強冠有GMP,又有SGS檢測報告,才放心的向強冠進貨,沒想到還是中鏢。

之前塑化劑、大統混油等食安事件,已讓GMP形象蒙塵,此次強冠案再度讓GMP形象受重創。

經濟部工業局緊急宣布,依據「食品GMP認證體系實施規章」,取消強冠食用油脂生產線,所有12項的食用油脂認證產品的GMP 認證資格及認證標誌使用權。

經濟部官員上午表示,食安風暴確實影響民眾對GMP的信任,經濟部已在研擬補強方案,包括GMP廠商若更換進料商,就必須重新申辦認證。

官員舉例,像是奇美此次購買強冠產品,期間更換不同的進料廠商,但政府對相關資訊掌握有限,未來對於GMP認證廠商在取得認證後,更換重要原材料的進貨對象,政府考慮要求業者重辦認證,以增強GMP認證的公信力。





GMP補破網 擬重認證  

GMP認證 出包事件簿
製表:葉卉軒

GMP食品廠強冠向餿水油業者購買劣質油品,再度重創GMP信譽,經濟部急補破網,除全部撤銷強冠GMP認證,也考慮實施更嚴厲的查核措施;未來GMP廠商只要更換進貨商,就要重新認證,希望能喚回民眾對GMP的信心。

經濟部官員說,初步查證,強冠200多家下游廠商中,使用到此次出事的香豬油產品的GMP食品廠,包括味全、味王、奇美、陸仕、憶霖等10家業者,工業局將對這些業者展開清查,若最終認定這些公司產品有問題,將撤銷相關產線的GMP認證。

強冠此次出事的香豬油系列,雖然沒有取得GMP標章,但強冠其他12項油品擁有GMP資格;部分強冠進貨廠商表示,就是看到強冠有GMP,又有SGS檢測報告,才放心的向強冠進貨,沒想到還是中鏢。

之前塑化劑、大統混油等食安事件,已讓GMP形象蒙塵,此次強冠案再度讓GMP形象受重創。

經濟部工業局緊急宣布,依據「食品GMP認證體系實施規章」,取消強冠食用油脂生產線,所有12項的食用油脂認證產品的GMP 認證資格及認證標誌使用權。

經濟部官員上午表示,食安風暴確實影響民眾對GMP的信任,經濟部已在研擬補強方案,包括GMP廠商若更換進料商,就必須重新申辦認證。

官員舉例,像是奇美此次購買強冠產品,期間更換不同的進料廠商,但政府對相關資訊掌握有限,未來對於GMP認證廠商在取得認證後,更換重要原材料的進貨對象,政府考慮要求業者重辦認證,以增強GMP認證的公信力。 










食安綠燈? 消基會批「粉飾太平」  

消基會董事長張智剛今天說,餿水油事件延燒全台,但政府仍說食安風險燈號為綠燈,「這是幫業者護航、粉飾太平」。

強冠生產的豬油混充到劣質回收的油品,200多家廠商中鏢,不少有食安疑慮的產品已被消費者吃下肚,但食品藥物管理署稱劣質豬油對人體健康沒有立即危害,食安風險燈號仍為綠燈。

張智剛說,搞不懂食安風險燈號仍是綠燈「怎麼編的?」他表示政府對劣質豬油吃下肚的影響還沒有全面的評估,就立刻說這對人體健康沒有危害,「那請問為何政府還要業者將使用劣質豬油的產品下架?」

張智剛說,政府一方面說吃餿水油沒立即危害,另一方面卻急忙要業者下架相關產品,邏輯上完全不通。

消基會說,食用劣質豬油對民眾健康的危害可能是長期性的,政府應該全面檢測相關產品,在無法排除產品危害前,率爾發布餿水油對民眾健康沒有立即危害,「消基會完全不能接受。」

消基會在今天的記者會中表示,政府法制系統成為縱放不肖食品業者的幫兇,造成台灣食安崩壞;政府應修法,將食品自行檢驗範圍納入油品業者及一定資本額以上的大廠,提高業者自我管理責任。

消基會表示,指這次捲入餿水油風暴的味全,是繼去年大統混油案後第二次使用黑心油品,食品大廠對原料進貨管理如此漫不經心,與我國法制系統失靈的弊病有關。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陳智義說,味全涉入大統混油案,只被罰區區300萬,對味全不痛不癢;此次味全向強冠購買餿水油,顯示因相關的罰則過輕、且法制系統未能順利剝奪業者的不當利得,才讓業者變慣犯。

去年大統混油案爆發後,大統先被行政裁罰18.5億元,但衛福部以一罪不兩罰為由,撤銷大統18.5億元的行政罰,最後業者只要付3800萬元的刑事罰金。

陳智義說,政府食安管理在不同法規間產生競合時,竟然抵銷掉黑心業者的鉅額罰款,顯然有不合理之處,也代表我國相關食安管理法制的不完備。

消基會表示,政府管理食品業自主檢驗範圍,可能不包括此次出包的油品業,但此次餿水油風暴凸顯油品對食品業的影響範圍至深且廣,政府有必要將油品業與一定資本額以上的食品大廠列入食品自我檢驗範圍內,提高業者自我管理責任。









台長: ANG MO
人氣(23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