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7-20 19:41:39| 人氣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血祭

 

 

 

地球新盟主入座總有血祭

歷史行進軌跡真實的事實

檯面下有一隻看不見的手

掌控千萬人的悲歡與生死

掙脫身深陷巨大漩渦沉淪

絕對精準零誤差勉可擦身






 

 

 

客機遭擊落 恐爆新世界大戰

旺報【記者羅印冲╱綜合報導】

馬航客機遭擊落,引起中、美、俄等大國角力,區域緊張局勢升高為強權爭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分析,如果馬航客機是被俄羅斯或烏克蘭分裂勢力蓄意擊落,代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將進一步走向激化對抗,令人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分析引述美國參議員麥凱恩的警告說,如果事實證明MH17果然為親俄分裂分子擊落,就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在華盛頓,這將不再是一個黨派問題,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會譴責俄羅斯,並採取更激進的措施來遏制莫斯科。

文章稱,對於曾在烏克蘭「玩火」的俄羅斯總統普丁而言,問題在於他是否會得出,未能採取果斷行動的代價將高於撤退的結論。衝突持續的時間越長,普丁就越覺得有必要展示出衝突的實際成果,否則他就會看起來像是一個虛張聲勢的賭徒。

輿論傾向與俄有關

 

有一種可能:

 

MH17航班是被親俄分裂分子蓄意擊落,

目的是加劇與西方國家的對抗,

迫使普丁為他們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

 

或者,這只是一次失誤,但戰爭往往起於這類的錯誤。

儘管美國和德國都無意於軍事衝突,不過,如果俄羅斯默許親俄分裂分子擊落馬航一事被證實,這對美國而言,有可能就會是另一次「盧西塔尼亞號」郵輪事故(1915年遭德軍擊沉,成為美國參加一戰的導火線)。

盼歐巴馬強硬回應

這不是回到上世紀7、80年代的冷戰時間,當時超級大國主要是在管理它們之間的對抗。眼下局勢可能更接近於20世紀40年代末冷戰形成時期,當時西方國家完全不清楚史達林的意圖,或舉一個更危險的例子,

 

當前局勢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類似,

巴爾幹半島各國相互爭奪影響力和權力。

 

不過,歷史上也有足夠的實例,希望歐巴馬能行使領導權,使美國。及其盟國不要走上通往戰爭的危險道路。烏克蘭需要簽署真正的停火協議,烏克蘭的未來應該與德國、俄羅斯和美國協商

台長: ANG MO
人氣(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工作甘苦(工作心得、創業、求職)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