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再度引起中韓等國強烈反彈,也預示未來東亞局勢將更為嚴峻。香港媒體指出,明年是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安倍或有意借助「甲午神力」提振國力、強化軍武,中日之間可能難免一戰。
香港《亞洲周刊》報導稱,安倍上台以來,針對中國連發強軍、擴兵與奪島安保等「三支利箭」,全面強化海陸空統合機動軍事防衛力及島嶼奪回強韌作戰能力,更試圖解禁集體自衛權乃至修改和平憲法。
日改造國運重要年分
報導指出,2014年,中日甲午戰爭將迎來兩甲子的120周年,這是否會成為中日間事關國運衰榮的又一次「宿命」?日本社會精英層對此認為,勝負如何將決定日本未來的命運。
報導說,日本一直存在一種甲午年是日本利用「神力」改造國運的重要年分,以神道為國家精神的許多日本人,皆相信神明並崇拜神力,特別是對甲午之年有著「天佑日本」神奇期待。
1894年,朝鮮東學黨引發甲午戰爭,弱小的日本竟史無前例地戰勝當時排名世界前列的大清帝國與大清海軍,從此改變了亞洲格局,使日本走向強盛。
締造「甲午神奇」後,日本又發起兩場戰爭,即1904年的日俄戰爭與1914年的日德戰爭,這兩場在中國土地上展開的戰爭,日本均勝,並使日本急速膨脹侵略與掠奪的野心,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但終遭慘敗。
中日緊張關係火上澆油
面對荒蕪的戰爭廢墟,日本期待再有一個「甲午神奇」。1954年的甲午之年,因侵略戰爭被剝奪武裝力量的日本恢復了軍事武裝,成立日本自衛隊。同年,日本實施經濟調整政策,推動戰後日本高速經濟增長;此後30年,日本一躍成為世界經濟大國。然而,上世紀90年代日本泡沫經濟崩潰,經濟開始走下坡,日本社會因此又升起對新一個甲午之年的熱切期待,希望在2014甲午年再獲「神力」,昌盛國運。
報導分析,在中日因釣魚台爭端對立與劃設防空識別區加劇兩國對抗之際,安倍悍然參拜供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為中日間的緊張關係火上澆油。
2014甲午之年,中日是否會爆發一場「新甲午戰爭」,各界都在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