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競賽
當我獨自佇立千年前鼎盛的馬雅文化金字塔旁的廣場內,那些排山倒海的思緒,地會老、天會荒,海會枯、石會爛,歃血盟誓盛極一時的萬載城堡灰飛湮滅。
幕府的幕已落‧‧‧‧‧‧
鼓樓的鼓已破‧‧‧‧‧‧
當我獨自舉足落腳折騰掙扎登上金字塔頂環顧四周時,東南西北、此岸彼岸,
竟是遙遠的模糊。
當我以一美元向遊客兜售的當地幼童購買灌注雕像時,成雄敗寇、過去未來,
全成同質的憂傷。
天堂真的存在嗎?香格里拉在哪裡?日夜魂縈夢繫的桃花源地又在何處?
新加坡是一個精心規劃的現代桃花源,初至新加坡的人都有油然而生驚艷之喜的悸動,這裡真是個「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游之者忘倦。」的天堂。過去贏取“高超和神速成就”全球稱譽的新加坡存活未來的策略,就是在急速變動的大環境中,觀察環境的發展,早一步發現趨勢,並充分佈局演練以競足於未來。當對手仍無將無能無為的天馬行空坐而談時,新加坡贏在下一局創新的思維,已盯準並鎖定獵物,靜悄悄地加緊奇兵奇招奇襲的操練與準備,掌握出奇制勝化弱勢為助力,鴨子划水般地行進著另一波的圍城佈局,當時機來臨時,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招式攻克並取子,展現亞洲各國所不及見微知著的強項。
新近,全球化失業浪潮席捲而來,各國政府無不焦頭爛額疲於應付,抱持憂患意識未雨綢繆不斷地創造獨特性並繼續差異化策略的新加坡當局,正視新經濟新趨勢並為籌思因應在未來大競爭的浪潮中脫穎而出,當局擬定長棋佈局,定位大海裡小蝦的深耕作為與快速化解全球化衍生的新貧階級對立等「兆已萌矣」未來負面牽制的反撲,努力釋放「創意能量」(creative energy)並「翻遍腳下所有石頭」提升國力,以全力因應全球新變局?
「時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無資源的小國寡民要如何具備乘隙蹈虛、趨吉避凶的條件與能力,才能穿越弱肉強食的叢林、野獸密佈的重圍,氣定神閒地出席一場六星級的豪奢盛宴?
2003年11月24日,當英國航空公司最後三架協和號超音速客機飛抵倫敦希斯洛機場後,在獨領風騷三十年後,這個可以飛行在距地面一萬八千公尺的高空、時速兩千兩百公里、跨越大西洋只需三個半小時、機票售價令人咋舌的的劃時代超音速客機協和號,載著影星瓊考琳斯等貴賓見證最後航程,在歷史的舞台上,正式畫下句點。這種滄海變桑田的歷史事件,其實不必大驚小怪,在歷史的長廊迷宮裡,不認識它的過去,不理解它的現在,又何從判斷它的未來?戰略目標的迷失,精準的戰術策略也是鬼撞牆。「有國由來在得賢,莫言興廢是循環」,一個沒有建立永續良性循環機制、國家與企業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共識文化的國家與企業,就無法掙脫「陽之極、陰之漸」的宿命。
1917年,「富比世」(Forbes)雜誌首度列出美國前一百大公司,七十年後,當它再度發表「富比世一百大」名單時,已有六十一家公司走入歷史,碩果僅存的三十九個企業中,只有十八家還能擠身前一百大。滄海桑田、萬帆過往,多少古今英雄、故事儘付笑談中!
歷史上重大的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之變動,皆是逐漸孕育形成的趨勢。每一突發事件和傳奇故事的背景,在當時看來,似是無關緊要、寧靜平淡、枝微末節的小事件,這些點滴串聯共振的“因”,匯流開啟日後驚天動地、熱血激盪、令人緬懷追思的“果”。
「大戰略」是不計較短時間與局部策略的賢愚得失、功過成敗。它是在一個歷史大格局的座標裡,清楚人、事、物所處橫與縱方位的位置,並運籌多種資訊相互揉搓後精確評估問題本質的演變,以長時間、遠距離、寬視野,找出長遠演變結果的合理落點處,事前予以妥當的處置。大戰略必須將二、三百年的歷史切割出來加以審視,如此才能客觀釐清幻化萬千外貌形象的迷思,透視不變原本的面貌,給予事件正確的評價。
使看不見的東西被看見
過去億萬年地球演化的過程中,一切的生物能夠存活的準則:不是最勇猛強壯者,也不是智慧最高者,而是融入環境,最適應環境改變,與環境共同進化者。
─達爾文
全球經濟藉由網路的傳播,在全球運籌的思維下,隨著近年來科技躍進以及競爭壓力迫使全球製造業在全球運籌管理下,企業為求存活和追求「最小成本,最大利潤」,籌思如何配置與善用全球各地資源和市場,致力提升整體效率,使得單位勞動生產力大幅提高,當生產地點不斷往高獲利遷移、流動的結果,就產生失業的問題,製造業工作機會流失為近年來全球共同的趨勢,其勢難擋。(2003年,跨國企業在新加坡雇用一名製造業員工的薪金,可在馬來西亞雇用3名、泰國雇用8名、在中國雇用13名、在印度雇用18名)
在不斷“全球經濟化”的新經濟調整過程中,全球各區經濟結構性的調整,如果無法與時俱進,隨著全球化的趨勢加速度的運行、企業廠商移出的數目就愈多,無競爭優勢的國家失業問題就更嚴重。當全球各地吹起「結構性失業」的凜冽寒風,伴隨全球經濟化衍生的新問題,「新貧族」(New Poverty)─有工作能力,但沒有工作的族群,正以無法想像的速度增加,造成全球的經濟不穩定,並加重各國內部長期社會失調的現象,使全球獨享貧困和邊緣化的國家與人口數目的懸殊差異日益增加。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梭羅(Lester C.Thurow),認為美國現在的經濟復甦是「工作機會消失的經濟復甦」,預估2003年,美國GDP有2.4%正成長,2004年,有3.5%正成長,從2001年底起,美國的工業生產增長5%,但是,同一時期仍有100萬人被裁員,再加上企業廠商移出至成本較低的地區,2003年9月底的過去二年內,美國就有250萬份製造業的工作流失。僅只2003年8月份,美國就減少9.3萬個工作機會。
根據紐約聯合(Alliance)資產管理公司針對全球二十大經濟體所做的調查,在1995年到2002年間,這些國家共流失二千二百萬個製造業部門工作,相當該部門總就業人口的11%。連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大陸也不例外。聯合全球研究部門主管卡爾森(Joseph Carson)指出,即使從1995年到2002年間全球製造業就業人口大幅下降,同期間的工業生產卻成長了30%。科技發達的美國與世界工廠的中國都無法自脫於全球洪流的蓋頂,新加坡如何能倖存全球新變局?當「工作機會消失的經濟復甦」成為常態時,衍生呈現的新社會問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梭羅(Lester C.Thurow)在《知識經濟時代》一書中指出;知識經濟的特色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兩極化社會,唯有擁有最頂層知識與技術的人,實質的工資才會增加;其餘都淪為新貧階級。
全球化新經濟的社會結構轉向兩極化發展,舊社會的中產階級面臨失業與薪資下降的現實問題,社會上雙薪家庭的比例增加,中產階級的人數逐漸減少。新社會產生的新社會問題,強烈衝擊未能與時俱進決策者的舊思維,例如:2003年4月7日,《路透柏林電》報導,德國BDI工業聯盟主席指出,因疲弱的經濟受到伊拉克戰爭拖累,2003年的冬季,德國失業人口可能增至500萬人。全球吹起前所未有凜冽的新貧冰風暴。
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公佈2000年“世界經濟100強”排行顯示: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美國通用汽車、福特汽車、戴姆勒克萊斯勒等跨國企業,分別排名第45、47、55、56的經濟規模,已與智利、巴基斯坦、祕魯等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相當。
英國衛報(Gardian)的評論指出:「坦尚尼亞與高盛證券(Goldman Sachs)的差別何在?一個是歲入22億美元,分配給2500萬人的非洲國家,另一個是每年賺取26億美元,由161人來分的投資銀行。」
全球利益高度集中於少數的國家,2000年底,500家公司控制著33%的全球生產總值和75%的全球貿易。另一方面,過去的十年,全球最貧窮的5個國家的收入,佔全球收入的比例從2.3%降至1.4%,全球最富有三個家族的財富總和竟然比低度開發國家六億人口的年所得還多。
美國在二十世紀的90年代,以全球經濟火車頭的地位,吸引全球數千億美元的FDI資金,國家經濟高速成長,國力隆盛達於頂峰的時代。但是,根據調查,在1973年至1992年間,美國只有五分之一男性雇員的實際工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上升10%,其餘的五分之四工資都下降。這一期間,美國人均收入增長29%,但中層雇員的薪資卻減少11%。另外,根據梭羅的統計指出;美國的中產階級的家庭,其財富佔全國財富的比率,在1989年至1997年間,從10%降至3%;梭羅並指出:「三分之二的美國勞動人口的實質工資水平下降,生活的水平不如上一代。」。
另根據Simon Kuznets等學者的Kuznets曲線指出;當國家所得分配不平均的現象越大,社會內部越不安定,經濟活動的效率越差。「結構性失業」產生「結構性貧窮」,全球的資源包括教育資源,流向全球化得利的少數新貴族,更使得社會階層流動僵化,差異與不均衡的情況,以不同的面貌出現,尤其是貧富差距懸殊化,帶動社會階層趨向兩極化,激化動盪與對立。
新加坡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衝擊與經濟結構瓶頸時期的調整,政府高層告誡國人,要預先做好心理調適,國家經濟低增長的時代已經來臨,新加坡的受薪階級,包括賺錢的公司的雇員,都面臨減薪、凍薪、裁員和失業的威脅,未來的職場的勝任需要高技能與知識水平的員工,除非不斷提升自我技能,否則將淪為有工作能力,而沒有工作的新貧族。
歷史演進的過程中,局部的戰術勝利總是無法扭轉整體結構戰略性的錯誤。
當政府高層、國會議員、工會領袖對擺脫失業困境的國人,不再循循善誘的勸導所謂“重新訓練、掌握新技能、創造新飯碗”的話語,開始用上“挑剔、穴居人、自食其力”、“富不過三代”,呼籲國人要調整改變“成功靠自己、失敗怪政府”與“對有蓋走道與社會安全網過度依賴”的心態時,代表著新思維的醞釀,當然也將代表有著新政策的轉向,“有問題、找政府”─這是新加坡人對政府一貫的信心,一路走來已經開始習慣在高高的山上享受徐徐涼風的新加坡人,當初相信政府的指引,費力流汗好不容易才爬上來的,現在沒有政府的牽引下,要怎麼才能登上更高或安全地下得了這麼視野良好、微風徐徐的高地呢?
新加坡是全球一個令人又忌又羨、零缺點、燦爛耀眼的大都會,現在,全球運籌的思維下,企業求存無不致力追求「最小成本,最大利潤」的經營準則,占新加坡整體經濟產值四分之一的製造業嚴重外流,造成國內嚴重的失業問題,雖然各國的經濟景氣,隨著全球景氣週期性循環的起落而有高低增長。但是,一國的經濟結構出現問題,經濟的成長就脫鉤全球景氣週期性的循環。一個淺碟型的經濟體,當經濟結構轉型的方向與速度,如未能精準估算,就會有資源錯置的耗損?當今之時,在政府國宅組屋燈火通明的夜晚裡,新加坡人進入夢鄉的當兒,所做未來的夢境是否甜美踏實如昔?
伺機而動的在野勢力
「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雀者,鸇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
─孟子
《聯合早報》2003年6月3日報載;一位三十八歲受PAP執政黨栽培擁有新加坡國立大學法學系、英國倫敦大學法律碩士、新加坡警察部隊刑事偵查局局長助理、新加坡執業律師、淡馬錫理工學院執教的法律教師林瑞蓮小姐成為新加坡在野的工人黨主席。「窮其英雄則敵國窮」,2001年大選後,新加坡在野工人黨大刀闊斧、自我更新的大改造,以建立一個專注選民好惡為服務訴求的政黨,並加速引進新血、重塑形象等一連串整軍裝備的作為看來,新加坡的在野政黨總算找到執政黨死穴的罩門與赫契利斯腳踝(Achilles’ heel)的七吋要害,其實任何資源與人才俱缺的在野黨只要團結無私實事求是審視政府政策,對準目標集中火力窮追猛打,發揮愚公移山不屈不撓的經驗傳承與〝山不棄土石才能成其高、海不辭江河才能成其大〞的包容精神,並善用鋼鑽穿透震慄的壓迫效應,就能所向披靡,令人難以招架。
有一學者提出的創見認為;唐朝的覆亡,因於政府體制變革跟不上社會演變進程。當三十八歲新思維的新世代女性成為在野反對黨新主席時,這是不是秋天開始第一片凋落飄下的枯葉,那麼壓死駱駝最後的那一根稻草將會以什麼型態出現?過去贏取“高超和神速成就”稱譽的新加坡執政黨PAP,會不會是另一個被小火慢慢烹煮“台灣國民黨第二”的青蛙?
易經:「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蛋生雞,雞生蛋」,釐清幻化萬千外貌的迷思,透視不變的本源,才能以有限的生命,尋求無窮知識的徹悟。
罐頭開頂
「我們所處的社會,‧‧‧‧‧‧,價值顛倒混亂,何嘗不是處在一個歷史的迷宮裡,每一條路都不知最後通向哪裡。」 ─龍應台〈在迷宮中仰望星斗─人文素養〉
2003年10月30日,台灣《中國時報》記者王綽中報載,據中共商務部最新公布的經濟藍皮書指出,中國今年前三季外貿高速增長,預計全年外貿總額有望達到八千億美元,可能超越法、英居全球第四。
2003年10月30日,台灣《工商時報》記者白德華報載,法國投資銀行巴黎百富勤統計發現,中國經濟去年實際增長率可能高達10.5%,而今年的增長率還要高於此數字。
新加坡當局體認要獲得永續繁榮與昌盛,不僅要正視中國崛起帶動千年機遇的深遠影響,傾全力快速尋找商機並搶搭卡位這列經濟超快車的座位,把中國崛起的因素化為對自己有利的契機,區隔對手的競爭和威脅,充分發揮本身海上與陸上絲路匯集點的相對優勢和潛能,作為中國與東南亞,甚至全球不可替代的橋樑作用。
根據資料顯示:2002年6月止,新加坡在中國累積的實際投資總額達200億美元,在投資中國的新加坡商家中,虧損的家數比重竟然高達80%,「初壞為危局、再壞為敗局、三壞為殘局、四壞為無局」,當局痛定思痛,改變策略再度出發,但是,對我而言,總有提著燈籠在找火的感覺。
「要如何才能讓馬賽地─賓士豪華汽車的速度像波音七六七噴射機一樣快?答案很簡單:只要把馬賽地─賓士豪華汽車開進波音七六七噴射機內部就行!」
─王義成〈天下第二─富裕之門〉
在知識經濟不斷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這個狂奔疾馳的大象,以又快又重的腳步,嚇得全球臉色蒼白、兩腳發抖、冷汗直流。「剝極而復」的中國─過去曾是萬邦來朝、經濟隆盛與富庶天堂的國度,經歷滄海桑田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轉折,靜靜苦候春來冒地而生的機遇。從過去「一窮二白」的集體經濟進入市場經濟,現在的中國正行進一股莫之能御、沸沸揚揚的學習狂潮,社會上「靠讀書翻身」的信念深植人心,經由教育取得「富貴俱樂部」的門票,更是全民唯一的信念。尤其現今中國當局是歷經「文化大革命」洗鍊下,一批饒勇善戰且訓練有素的精壯部隊,千錘百鍊的超合金鑄造體,加上未來中國接班的下一代,經歷「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物競天擇」洗鍊苦學用功勤奮潮的菁英,一群龐大且與全球接軌軍容壯勝的後備部隊,這股趨勢將更令人堅信具體呈現三十年後中國隆盛與富庶的活力與生機。
十六大政權順利移轉的中國當局是一群「自己不懂的,外國人一教就會、外國人不懂的,怎麼教都學不會」的超級菁英,
當「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的大方向確立後,
當抗沙斯SARS不力被處分的幹部人數近1000名時,
當2001年中國識字率提升至86%、下一代正興起苦學勤奮潮與高等教育體系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時,
這些「兆已萌矣」訊息的加總,如何在下一個全球新局中,漂亮完美的表演一場佈局、卡位、圍城、通吃的高水準棋局,端視各國高層智慧與決心的高低?新加坡,真真的就如同罐頭開頂一般,只要一點點的突破,又是另一個廣闊無垠的宇宙?
當熊和鱷魚打起來的時候,究竟誰會獲得最後的勝利?答案是要看戰爭在那裡發生,如果在水裡,獲勝的是鱷魚;如果在陸地,得勝的就是熊。
─網景的領導人巴克斯戴(Jim Barksdale)
新加坡經濟體博得世人稱羨的成功,掌握的最佳「核心競爭力」,就是「令則行、禁則止」的戰鬥團隊,星國當局鑒於大陸台商的成功樣板,鼓勵國人勇於自行創業並擺脫過去依賴政府的心理,改採用單槍匹馬的台灣企業家征戰全球多年的經驗模式,所謂「散彈槍打鳥」的打游擊作戰方式,理性的推論:捧著他人手中的“葵花寶典”,不細看全書,竟只急著要“引劍自宮”的舉措,僥倖成功的機會少,短期內不僅大多數都會落得所謂「古人征戰幾人回」的悲情,其餘的最終也將淪為屍骨無存的慘況。因為,今日新加坡所處的戰略高度,一直是依賴官方的努力,而不像台灣的經濟為民間私自構築的產物。體質不同用藥與劑量當然也要不同,持平而論,龐大中國市場無法可依的遊戲規則,與新加坡法治社會標準認知的距離、思維的差異就如脫韁野馬般無規則與界限的束縛,貌同實異的文化、語言與思維的時空下,新加坡與歐美相較,平實而論,並無實質優勢上的差異可言,甚至更容易地想當然耳地染患輕敵、躁進等戰術上的致命錯誤。全球前十大的國際傳播集團Bcom3副總裁亞瑟‧思可威茲(Arthur Selkowitz)認為:「集團化的真正意義,應該全面地溝通。使合併成員的各企業互相協助、相互產生良性競爭,把其資源發揮到極致,並且將人力和物力控制於最低。」,對於中國的這一大塊望之無盡的牛肉,如果不以最短時間掌握重點,重新量身訂做一套戰略與戰術,發揮小巧靈活、區隔市場、盯準鎖定獵物採以眾擊寡的競爭優勢,並同時改造戰鬥團隊成為最吻合中國思維邏輯尺寸的體質,集體整軍裝備齊一號令,並時時掌握「做中學」的靈活作戰方式,快速培養與營造新加坡後備部隊的教育環境─好問創新的精神、嚴謹的思考與自我學習勤奮苦幹的能力、激發不懼失敗挑戰的創業鬥志,否則以現有甚至未來新加坡的綜合國力乘以百倍總值的戰鬥力,想要在中國市場火中取粟,勝算值最後都趨近於零。
戰 略
好 壞
1 3 好 戰
2 4 壞 術
註:
1. 最完美的組合。
2. 次完美的狀態。
3. 最爛的情況(快速自焚)。
4. 次爛的情況(慢性自殺)。
無限可能的未來
農田單一作物經營的種植方式,抵抗大自然的天災、傳染病與虫害能力最低,因為整個農田只有單一的抵抗力,商業化的農作物經過人為特殊栽培以提高產量,卻同時喪失自衛傳染性病疫和害蟲攻擊的能力。
─加里‧保羅‧納布漢(Gray Paul Nabhan)
21世紀經濟歷史的一大盛事必是中、日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引領亞洲取得全球經濟的支配權,其複雜深遠的衝擊及全球經濟版圖的重組,在不計前嫌的中、日高層因勢利導下,一個無限可能的未來開展─東風壓倒西風。
富庶的新加坡原本就是一個地小、人少、資源寡的小國,「全球化」新趨勢下的新加坡,如不把國家一切資源擠出任何一滴水,將國力強效發揮到極致的境界,要在強權林立與危機四伏的全球叢林中尋隙挺進,光不說要步步為營時時嚴防近鄰的暗槍流彈,更要隨時區隔同質性高且虎視眈眈的對手─台灣、香港的近身搏擊,尤其更要與急於出人頭地且競爭白熱化、唯恐落於人後的中國十三億人口的慘烈競爭,面對中國上上下下個個苦思奮力要憑自己力量向諸神要回過去所失去一切的拼搏精神,物質生活充裕的新加坡、台灣、香港社會,在生活鬥志、抗壓性、靈活應變與精神與物質的飢餓感而言,整體的競爭力不如中國是不容置疑。畢竟,富裕優渥環境的下一代與「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一窮二白」的十三億人口環境的下一代,各自不同的背後動力,一是為一口飯而努力、一是為自己一輩子甚至肩負整個家族存活在拼命,在各種不同社會文化的推力下,高下立判。
面對嚴峻的全球化新世代,新加坡政府團隊心態調整的歷程中,小國寡民的新加坡要繁榮永續、屹立不搖,全國上下必須具有「山不棄土石才能成其高、海不辭江河才能成其大」的包容力,要突破並主導變局,全賴高層的決心、智慧與能力有多強,變革的速度與效果有多大。
新加坡要有素質整齊翻轉戰局的戰將執行出奇制勝戰略與一批痛苦經驗傳承的永續智囊團隊,這些全部依賴教育系統品質的良莠與廣納天下賢才的深與廣。戰略目標正確的教育是破解「富不過三代」魔咒的百年大計,面對人才的儲備與下一代的競爭力,掌舵者要認清讓汽車以最快速度前進,先決條件是汽車的四輪必須要往同一方向轉動,要建立一個永續良性循環機制、國家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共識的無私文化,這唯有依賴百年大計教育體制的功能。
一個自由開放多元成熟社會的思維,「不能以某種秩序去模擬生命的樣態,而生命,就是複雜而多類屬的,所以花園裡也該有多種爭奇鬥艷的花卉。」(詹宏志語),
西方名諺:「不是所有閃亮的都是黃金」,複製成功的要素,在於具備能夠看透幻化萬千事物的不同面貌與牢牢抓住重點的條件與能耐。美國「新經濟」成功經驗的如法泡製,這是新加坡高層晚近的策略。近年來,新加坡社會禁忌開放與鬆綁、出售政聯公司(Government-Linked Companies)的股份、設10億美元的科技企業家的投資基金、轉向的教育制度、分階段調整公積金制度等改變過去求存的策略,這是當局努力積極營造「美國模式」環境的思維。但是,美國多年來社會的開放風氣與高品質的生活,這些點滴蘊積的國家潛能並不是朝夕即成的結果,據統計,歷年諾貝爾獎得主約有三分之二屬美國籍,美國在各方面尖端科技人才庫,就遙遙領先其他國家,充裕的資金支應昂貴的研發經費,這些特有利基的「美國模式」,並不是小國寡民的新加坡容易成功複製,新加坡主政者欲開創經濟新局,如果僅是承襲過去複製不同成功個體的策略,聚精匯神只關注贏取劇烈競爭的利益,忽略疏通永續活水源流的機能體制,不以「大破大立」大無畏的魄力解放過去綁手綁腳的禁制並勇於突破本身現狀的侷限,用宏觀全面思維打通任督兩脈,在內力不竭外力不絕的情況下,營造不僅國內人才敢於建言、勇於捨身,並使全球第一流的科技與商業人才,樂於在新加坡生根發展的環境,「新加坡事件」將是歷史洪流的小波瀾。
新加坡要正視全球化所帶來新貧族的社會問題,當務之急要思索革新利用資源重分配良性永續循環體制,提升窮家庭小孩的教育水平,縮減貧富差距的鴻溝,減低經濟成長衍生社會問題的負面衝擊,更要營造將兵矢志死守意識的教育沃土。否則,在這個全球大風吹的新遊戲中,緬懷舊榮耀光環、生活安逸滿足、NUTS(No U-tum syndrome即不能U轉症候群)、總戰力與速度停滯不動新加坡的位子在那裡?
新加坡是一個沒有縱深的城邦,也是一個不能承受錯誤的國家。早期國際的環境,其他各個競爭國家,在沒有全面落實執行致勝的條件,無法全心投入經濟建設,發揮名實相符的國力,以致新加坡能脫穎而出。持平之論,新加坡的核心競爭力與進入障礙的門檻並不是莫測高深,令人難以模仿!跟隨者急起直追的情況下,新加坡競爭優勢的維持是不容許未來的領導階層有致命的錯誤與時間的延宕,新加坡政府未來接班的領導人,如果是信心十足、躊躇滿志─「新新一代」的新加坡人,這將是新加坡的七寸要害所在?陽光不會永遠照臨新加坡,使新加坡免於風暴摧殘並永遠的鴻運當頭,正如高速直達列車已經到站了,下班飛往有著“萬花繽紛、奶與蜜的陽光樂園”的七六七波音航空班機,究竟在那裡?天際眾神千年關愛的眼神將會投注於何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