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老街行緣於「BENQ世界是個禮物」活動,前往試著尋找「時間」。
一股衝動,途中不確定還得巡航多久。
有一度有想放棄,覺得「應該」沒有什麼好拍的。
想掉頭就走。但我人已經在路上了,都已經到了一半了。還有更好的選擇嗎?
沒去過,又怎知道是不是想像的那樣。是否值得花時間、精神、油料前去。
也許告訴自己「下次再來」。
明白的很。有些事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再做了。
照片拍的差或是臨時退縮,內心獨白下次再來就不會是這樣了。
但下次再來的機會,微乎其微。是什麼時候再來?
到了湖口老街,說不上是被照片騙了。
意外的短,幾乎是條巷子的長度及寬度。
我站定想像幾十年前的湖口老街會是何等光景。
車水馬龍、人潮洶湧、人聲鼎沸。
每一戶有頭有臉、有錢有權的人家,都會不吝惜的表露自己的身家。
極盡所能的妝點門牌、窗櫺。
在那階級表率的世代,有錢人就是大爺,就能輕易獲得尊重與尊敬。
只知道一件事,時間真的慢下來許多。我知道這不是錯覺。
來此度過週末的大人小孩們,被他們深深影響著。
當地住戶似乎對我們的造訪是見怪不怪。
如九份一般,我們是過客。
與其說我們參觀他們,不如說他們在觀賞我們這些旅人的一舉一動。
原本的計劃是拍下老街的景深背光照後離開。
透過移動中鏡頭,我卻對所有的小東西非常感興趣。
屋簷下的彩繪紅燈籠,是宣傳油桐花季活動的宣傳品之一。
原木製的髮廊canban,在新竹或是台北市區真的沒見過類似的。
一花一草,展示販賣商品鮮明的顏色及天馬行空的創意造型,按下許多快門。
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台腳踏車。腳踏車在早些年是有錢人家的玩具。
更別提台灣第一台日製摩托車。
就放在店家前面成為活廣告。半跪姿的環繞腳踏車拍了幾張特寫。
嘉義也有一家主題餐廳放了古早腳踏車展示。
即便是人口少的地區,宗教仍是當地人的生活重心。
不若三峽清水祖師廟的精緻華美。很簡僕的廟宇。
甚至帶點童趣,我並非對此不敬或是訕笑,即使我是個無神論者。
除了祭祖拿香外,其他必須拿香或是進到各神明的聖域一律敬謝不敏。
裝飾版畫不是寫實的那種,接近國小學童的筆觸。只得在門外拍了拍。
盡量試著將我的視界,我的想法,透過鏡頭傳達到每個看過的人的靈魂。
Wee會說:你的照片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
Shu看完都會說:你想表達什麼?
其他友人也會說:說不出來,感覺有個故事。
這是種成功嗎?應該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