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新生命的來臨,對父母來說本來是一件開心、溫馨的事。不過,一場金融海嘯卻令不少新任父母慨嘆「早知唔生住」。
有調查指出,近三成新任父母表示若預知金融海嘯來臨,會改變生育計劃。有新任媽媽原本打算全職「湊女」,但因為丈夫工作朝不保夕,擔心「無錢買奶粉」,被迫重投社會工作。
香港健康網絡與一本親子雜誌,於11月初訪問了350名育有一歲以下初生子女的父母,有逾八成受訪父母表示因金融海嘯擔心被裁員、減薪或凍薪。金融海嘯來得快,令新任父母大失預算,近三成受訪父母表示如果預知有金融海嘯,會改變生育計劃,原因是沒有嬰孩會少些顧慮,以及擔心經濟差會影響子女成長。
母放棄全職「湊女」
3個月大的衍嬅,笑容可愛,金融海嘯當然不會影響「BB女」的心情,但衍嬅的媽媽吳太卻被金融海嘯殺個措手不及。吳太的丈夫在貿易公司工作,最近捲起金融海嘯,貿易公司收入下跌了三成,丈夫的工作朝不保夕,令吳太憂心忡忡:「很擔心公司會裁員。」丈夫工作不穩定,新生命的來臨又令家庭開支增加三至四成:「現時買奶粉、BB衫、尿片的支出,佔了總開支的一至兩成。」
取消旅行計劃
吳太原本打算留在家中專心「湊女」,當個全職媽媽,享受天倫之樂。不過,金融海嘯突然殺到,當全職媽媽的計劃亦被迫放棄:「BB到一歲時,就會出來工作,擔心無錢買奶粉。」吳太兩夫婦原本計劃在今年底出國旅行,但經濟壓力增加,他們亦決定取消原有計劃,避免額外支出。
經濟差 產後抑鬱比率增
香港健康網絡總監伍妙敏表示,經濟轉壞可能令一些原本打算做全職媽媽的母親改變主意,外出工作幫補家計,她建議政府增加託兒服務,讓父母可安心工作。伍妙敏又表示,根據過往經驗,若經濟轉差,產後抑鬱的比率也會增加,患病時間亦較長,她希望政府加強家庭支援。
無綫傳「瘦身」擬裁200人!!!
繼亞洲電視早前進行兩輪裁員後,無綫電視昨日再傳出大裁員消息,本周末前將裁減二百人。有消息指,今次裁員主要是幕後製作、後勤及兼職等員工,藝員不受影響,無綫則證實公司各部門正在檢討人手編制。另外,DHL Express早前裁員四十九人後,有員工指,聖誕節後將有第二波裁員涉及一百四十人。
無綫電視上周三舉行四十一周年台慶夜後,即傳出本周末前會大裁員,據了解,無綫將正式為全台「大瘦身」,裁員目標約二百人。
無綫現有三千名員工,據悉,今次裁員不包括藝員,對象主要是後勤及幕後支援人員,包括燈光師、收音師、製作部人員、司機等,不排除有新聞部員工在內,並會有自由工作形式(freelance)人士及兼職員工受影響。
曾醒明:已完成開支檢討
無綫希望可精簡全台架構節省成本,應付未來製作。上周初台慶前夕,無綫連番對短期內會裁員傳聞作否認。
無綫電視外事部副總監曾醒明昨日回應指,各部門早前已完成下年度開支檢討,已盡量節省成本支出。同時,無綫各部門正檢討人手編制,現階段未有進一步裁員行動。
多名無綫藝員昨日未聞大裁員消息,陳鍵鋒-指無綫作為上市公司應有企業良心,更應與員工共渡時艱,他建議可取消花紅、利是等以減省開支,即將於明年二月約滿的他,揚言不介意減薪以保住其他人職位;苗僑偉-亦稱,裁員壞消息已遍布全球,他正傾談經理人合約,公司無提出減薪;無綫「親生女」李詩韻則不擔心會被裁,她對公司有信心。
另外,香港DHL Express上周裁減四十九名客戶服務部員工後,有DHL員工指,公司要求被解僱員工繼續工作至明年二月及四月才分批離開,不能即日「執包袱」,期間要負責培訓廣州新人,如有犯錯即被解僱不獲賠償,現時市道差,員工唯有如常上班。
DHL聖誕後再減140人
據員工指,DHL正籌備客戶服務部搬上廣州,有部門主管承認,聖誕節後將有第二波裁員約一百四十人,當中貨件追蹤組會解散,有員工收到裁員通知後情緒低落哭泣。
員工透露,現時士氣低落,員工按章及拖慢工作,並無為客人的問題貨件開檔案追蹤,即使外地客戶通知已傳送貨件,也無通知本地客人收貨,相信本周貨物去向不明的投訴會浮現。
對於傳出有第二波裁員,DHL昨日只強調會密切留意最新市場動態,DHL會為受影響員工提供合理及超出法例要求的賠償金,並安排情緒輔導員協助,熱綫已刊於內聯網上。
另外,李錦記集團未落實裁員計畫,正部署精簡架構;本港日式料理「壽司亭」早前分店陸續結業,受影響員工數目不詳。
雷曼兄弟公司的"前世今生"
1844年,23歲的亨利•雷曼(HenryLehman,一個賣牛商人的兒子,從德國移民到美國,定居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在那裏開了一家名為“H.Lehman”乾貨商店。1847年,隨著伊曼紐爾•雷曼(EmanuelLehman)的到來,商號更名為“H.LehmanandBro”。當1850年他們最小的弟弟邁爾•雷曼(MayerLehman)也到來的時候,商號再次變更名稱,“LehmanBrothers”成立了。
在19世紀50年代美國南部地區,棉花是最重要的農產品之一。利用棉花的高市場價值,三兄弟開始定期接受由客戶付款的原棉貿易,最終進入棉花的二次商業貿易。1855年亨利患黃熱病過世後,另外兩兄弟繼續從事他們的農產品期貨生意和經紀商業務。
麄麄
起步重組助其渡過內戰難關
1862年,面臨美國內戰的困難,公司和一個名為約翰•杜爾的棉商合併,組建雷曼杜爾公司。內戰結束後,公司為阿拉巴馬州提供財務支援以協助重建。公司總部最終也搬到了紐約市。公司還在新興市場從事鐵路債券業務並進軍金融諮詢業務。
到十九世紀末,雷曼公司開始擴張到商品經紀和商業銀行領域。早在1883年,雷曼已成為咖啡交易所成員之一。1887年證券交易業務的發展使得公司成為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成員之一。1899年,公司開始了首筆公開招股生意,為國際蒸汽泵公司招募優先股和普通股。
為了著眼于未來全球的增長,雷曼公司合夥人之一JacobSchiff在歐洲和日本創建了投資銀行業務部門,至此公司作為未來金融大鱷的框架基本構成。
麄麄
壯大技術創新幫其逃離股災
1906年,雷曼公司才從一個貿易商真正轉變成為一家證券發行公司。那一年,在菲力浦•雷曼的掌管下,雷曼公司與高盛公司合作,接連把西爾斯•羅巴克公司、通用雪茄公司送上市。
在隨後的二十年間,差不多有上百家新公司的上市都由雷曼兄弟協助公開上市。
菲力浦•雷曼於1925年退休,由他兒子羅伯特•雷曼接手擔任公司領導。波比領導雷曼期間,公司在股票市場復蘇時由於側重於風險資本而度過了資本危機大蕭條。
1929年的股災對資本市場構成了巨大的威脅。此時的雷曼兄弟成為金融融資創新技術的先鋒之一,公司開創了私募融資的技術,在藍籌股公司和資金拆借方中穿針引線,為資金借出方提供安全和穩定的回報,同時又使得資金需求方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金額。公司為此而與許多行業和公司建立了長期而穩定的合作關係並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20世紀30年代,雷曼兄弟幫助第一電視製造商杜蒙的首次公開招股,並為美國廣播公司(RCA)提供資金協助。它也為快速增長的石油工業提供金融協助,其中包括了哈利伯頓公司和科麥奇公司。
羅伯特•雷曼於1969年去世,羅伯特的死給公司留下了領導真空,加之當時經濟不景,把公司帶進困難期。1973年,貝爾豪威爾公司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皮特•彼得森受聘挽救公司。
上個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是雷曼兄弟的迅速擴張期,為了滿足發展需要,很多代理處在海外建立,在巴黎建立辦事處,倫敦和東京分別成立了分部。
上個世紀80年代,雷曼兄弟幫助很多資訊技術公司融資,推動了資訊產業的發展。比如英代爾,後來成為了高科技革命的領跑者。
麄麄
事發雷曼兄弟陷入次貸漩渦
將雷曼拖向末路的,是去年開始爆發的次貸危機,但點燃這場危機導火索的,卻是1993年富爾德接掌雷曼。
在金庸名著《笑傲江湖》中,描寫了華山派有“氣宗”和“劍宗”之爭,在雷曼公司中,同樣產生過穩健派和冒險派之爭。雷曼自成立以來,一直以穩健著稱。直到1980年代初,穩健派仍然把持著公司的決策權。然而,也就是從那時開始,雷曼內部發生了穩健派和冒險派之爭。1983年,兩派之爭公開化,並導致公司分裂,冒險派代表出走,而當時默默無聞的富爾德選擇留了下來。次年,雷曼被美國運通收購。
1994年,臥薪嚐膽的富爾德接管了剛剛從美國運通剝離出來、已經滿目瘡痍的雷曼,並將其運作上市。富爾德改變了此前堅持的穩健立場,成為一個積極的冒險派,大舉擴展投行業務。
可能是吉人天相,富爾德的激進做派,不僅讓雷曼避過了1998年因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破產引發的金融危機和2001年美國遭遇恐怖襲擊而造成的衝擊,而且相關投行業務尤其是房地產抵押貸款業務(其中又以次級貸款為主)更是蒸蒸日上。從2003年到2007年,雷曼的利潤達到了160億美元。特別是在美國房地產泡沫高峰的2005年,雷曼的營業收入達到320億美元,利潤32億美元。春風得意馬蹄疾,富爾德之名傳遍華爾街。
早在1999年,雷曼就用賬上資產作抵押大量借貸,再將借來的資金貸給私募股權基金,或者購買房貸資產,再打包發行給投資者,將杠杆機制用到了極限。
2004年,雷曼收購了BNC房貸公司,以便能有持續不斷的次級房貸得以被雷曼打包成債券出賣。2006年一季度,BNC房貸公司每個月發放次級房貸10億美元;雷曼還收購了Aurora貸款公司,該貸款公司發放Alt-A房屋貸款。2007年上半年,Aurora貸款公司每月放貸30億美元。這種做法的結果就是讓雷曼手中有大量賣不出去的次貸資產。
次貸危機爆發前,雷曼成為華爾街打包發行房貸債券最多的銀行,自家也積累了850億美元的房貸資產,比摩根士丹利高出44%。
隨著次貸危機的不斷蔓延,雷曼已經如同撞上冰山之前的泰坦尼克號,來不及轉彎了。2007年下半年以及2008年一季度,雷曼的減計高達100億美元。
麄麄
曲終自救無路,他救無門
意識到次貸危機的巨大殺傷力,雷曼開始了一系列的自救。
在2008年2月結束的雷曼第一個財務季度中,雷曼賣掉了五分之一的杠杆貸款。同時又用公司的資產作抵押,大量借貸現金為客戶交易其他固定收益產品,希望賭一把來擺脫困境。然而,美國房屋價格的急劇下跌,使得這一努力不但沒有改善雷曼的狀況,反而讓雷曼背上了更沉重的包袱。今年第一財季,雷曼發佈了贏利4.89億美元的報告。事後證明,那只不過是在玩財務手段掩蓋真相罷了。
雷曼在第二個財務季度變賣了1470億美元的資產,這又使得公司承受大量的帳面損失。與此同時,雷曼還沒有放棄商業樓宇貸款業務,將房貸資產有一半投在商業房貸和商業樓宇,而這些資產在今年卻均被大量減計。
除了對資產進行處置外,雷曼還連續多次進行大規模裁員來壓縮開支。自去年6月以來,雷曼公司已經實施了四波裁員計畫,已經解雇超過6000名員工。
然而,即便在這些業務和舉措的支撐下,雷曼要自救,仍然回天乏術。雷曼只有將希望寄託在來自第三方力量的他救上。
從6月30日開始,先後傳出巴克萊銀行、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韓國產業銀行、美國銀行等將收購雷曼兄弟。然而,這些有意向的收購方,最終都選擇了放棄。9月14日晚間,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宣佈計畫破產清算。
本月10日公佈的財務報告顯示,雷曼兄弟今年第二季度損失39億美元,是它成立158年來單季度蒙受的最慘重損失。受雷曼兄弟公司宣佈申請破產保護影響,雷曼股價早盤已重挫逾九成,報收0.19美元。
一家曾經呼風喚雨的百年老投行,就這樣走到了終點。
雷曼大事件
一.1850年雷曼兄弟公司建立 (亨利•雷曼/艾曼紐爾•雷曼/邁爾•雷曼)
二.1906年雷曼二代登場(羅伯特•雷曼)這一年雷曼兄弟公司已成為紐約最有影響的股票承銷商之一。
三.第一次遭遇危機1929年經濟大蕭條(羅伯特•雷曼)
四.第二次遭遇危機1973年,權力真空、經濟衰退、加之雷曼兄弟投注利率失誤損失670萬美元,公司陷入嚴重困境(皮特•彼得森)
五.第三次遭遇危機 1984年因內部爭鬥被美國運通收購(路易士任公司CEO)
六.第四次遭遇危機 1994年剛從運通獨立出來的“雷曼兄弟”遭遇資金短缺危機(迪克•富爾德)
七.2001年 “9•11”襲擊:該公司設在世貿三樓的金融交易中心毀於一旦,但他們僅用了48小時就恢復業務(迪克•富爾德)
雷曼兄弟公司 & AIG 的分別﹕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NYSE:LEH)於1850年創辦,是一家國際性金融機構及投資銀行,業務包括證券、債券、市場研究、證券交易業務、投資管理、私募基金及私人銀行服務。亦是美國國庫債券的主要交易商。環球總部設於美國紐約市,地區總部則位於倫敦及東京,在世界各地亦設有辦事處。雷曼兄弟被美國《財富雜誌》選為財富500強公司之一。為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2008年)。
雷曼熬過經濟大蕭條,渡過二次世界大戰,卻栽在2008。歸根到底,都是因為被次按風暴的連鎖反應波及。
次按風暴於2007年發生,雷曼旗下的BNC Mortgage為其帶來帳面損失超過五千萬美元,雷曼亦因此被逼關閉23間BNC Mortgage分行,裁掉1,200名員工。
但最致命的是,雷曼於2008年還大量持有次級按揭產品和垃圾債劵。到底這是一個疏忽,還是一個錯誤的投資決定,恐怕已經無從稽考了。但這些次級按揭產品和垃圾債劵於08年大幅貶值,令雷曼的股價于首季已損失73%。
AIG與雷曼的不同在於,AIG的業務範疇和地域的覆蓋範圍更廣。不但其保險業務牽涉多國市民,尤其是基層市民的利益;AIG還為很多債劵和基金作出保險.如果AIG 垮臺,這些債劵和基金的評級馬上會被大幅調低,不但對其價格有直接衝擊,失去保險後投資者更傾向保守和回避風險,這樣會令各機構更難在市場上進行融資,有機會引發新一輪倒閉的骨牌效應。
故此,如果要二者擇其一,美國政府寧可救AIG,犧牲雷曼,不過這也是逼不得而。
美國爆煲5宗罪! 投資顧問GaveKal分析危機成因﹕
美國爆發金融危機,樓市泡沫爆破一直被外界視為罪魁禍首,但投資顧問公司GaveKal認為,今次金融海嘯有5大成因 ﹕信貸評級機構喪失公信力、聯儲局反應過慢、美國財長保爾森救市手法失敗,銀行會計制度愚蠢及規管投資銀行槓桿的法規過鬆等,其關鍵性比樓市下滑有過之而無不及。
GaveKal最新一期「特別評論」指出,造成當前危機的首個因素,是市場人士對標普與惠譽等評級機構失去信心,情形與安然(Enron)醜聞後投資者對會計公司失去信任一樣。評級機構的信貸評級,是次按產品定價主要指標。次按危機去年爆發後,評級機構被指判斷錯誤,給高風險次按資產給予高評級,而且對危機反應緩慢,在出事後才調低評級。GaveKal指出,信貸評級喪失公信力,令投資者不願意再承擔信貸市場的風險。
信貸評級失公信 儲局反應慢
美國聯邦儲備局太遲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是造成當前困境的第二個因素。直至金融海嘯在上月全面爆發之前,聯儲局還一直把壓抑通脹列為首要目標。但GaveKal認為,美國早陣子面對的所謂「通脹」,其實是「假通脹」,只是因為中國為了應付未來一年的生產需要,大規模囤積商品所致。
美國金融危機的第三個「罪魁」是要求金融機構以市值計算資產(Mark-to-market)的會計制度。GaveKal形容,這種根據市場價值計算一種證券或投資組合價格的方法,是「最愚蠢」的制度。
愚蠢會計制度拖垮金融機構
GaveKal指出,銀行業核心運作模式,就是把短期存款轉換成長期債務,而後者難以估價。面對金融危機,許多機構被迫賤賣資產融資,但結果累及所有金融機構要以低賤的價格入帳,進而令所有金融機構一季又一季的錄得巨額虧損,股價當然大幅下跌。這樣一來,差不多所有金融機構都要向外籌集資金填補不足的資金額。但當股價大跌,又有誰願意入股注資呢!最終演變成一家又一家金融機構瀕臨倒閉的深淵。
五大投行資本水平鬆綁種禍
GaveKal認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2004年放寬對華爾街五大投資銀行資本水平的限制,亦為金融危機埋下禍因。SEC當年取消對大型投行的淨資本規定(net capital),容許它們提升負債與淨資本的比率。投行獲鬆綁後,經營槓桿由以前的10多倍,飈升至爆煲前的數十倍,遠高於一般商業銀行。但與此同時,當局卻未有向投行提供資金流動渠道。在貝爾斯登今年3月爆煲前,不接受聯儲局監管的投行一直不能像商業銀行那樣,可以透過貼現窗向聯儲局緊急借貸,只能單靠向市場發出商業票據來融資。當人心虛怯,商業票據市場自然也陷入停頓狀態,令投行斷了水源。
保爾森差勁 市場無所適從
GaveKal指出,金融海嘯第五大成因,是美國財長保爾森表現極差。GaveKal首席經濟師Anatole Kaletsky認為,保爾森的多項決策不但未能紓緩危機,反而令問題惡化。Kaletsky認為,保爾森接管兩房,向市場發出錯誤信息。一方面,它令過去12個月向兩房投入200億美元的長線投資者血本無歸,其他有意投資美國金融機構的人隨之卻步;另一方面,狙擊兩房的炒家得手,令人以為只要能動搖美國金融市場,迫使政府出手,便可獲取暴利。其後,當保爾森拒絕向雷曼兄弟伸出援手,市場更感到無所適從,根本不知那些機構會救,那些會倒閉。
GaveKal形容,保爾森為了保住救市方案而向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單膝下跪」,美國低迷的消費者信心可能迫使他跪下另一隻腳。
GaveKal總結稱,美國財政部的笨拙救市行動,令銀行業面對危機加劇。過往經驗顯示,每當出現銀行危機,隨之而來的是通縮。由於銀行是信貸市場一個組成部分,銀行危機在令信貸市場陷入混亂的同時,也令信貸市場遍佈機會,但GaveKal認為,在當前形勢下,投資變成一項對政府政策的賭博,諸如美國拯救金融機構的方案是否切實可行?歐洲央行是否最終意識到歐洲經濟放緩的嚴重性?中國決策者又會否放寬貨幣政策,阻止樓市繼續走下坡?這些都是難以預料的事。
「迷你債券」與"傳統債券"又有何分別呢?
「迷你債券」是一種複雜的結構性金融產品,而且被刻意包裝成為一種定期有息派、又有單一到期日;令人感覺與債券一樣售予投資者的產品,對象尤其是散戶,所以稱為「迷你債券」。此債券入場費雖低至數萬元,但息率卻比定期存款高;而後者則可定期獲利息、到期歸還本金及利息的證書。
迷你債券是信貸掛鉤票據的一種。
所謂「信貸掛鉤」,就是指該票據會與其他機構的信貸相聯,一旦有關機構出現信貸事件,票據的息率及投資期亦會受影響。因此,該債券掛鉤的數間機構中,只要其中一間破產,便成為信貸事件。迷你債券會在到期日前被贖回,迷你債券的抵押品將在市場上出售,所得資金扣除與雷曼兄弟的交易費用及出售抵押品的成本後才會償付予迷你債券,但迷你債券的贖回金額可能遠低於其本金,甚至可能損失所有資金。
"傳統債券"是低風險投資工具;相反,迷你債券可以是風險甚高的衍生工具,通常與美國金融機構的CDS(信貸違約掉期)掛,並非簡單把大企業債券拆細轉售給散戶,而是把散戶的錢集合起來,用來購買抵押債務證券(CDO)。假如大企業債券沒問題,持有CDO的投資者,便可取得一筆款項。反之,大企業債券違約失效,投資者便需蒙受巨大損失。
另外,如果買入債券中,雷曼為掉期對手,當掉期對手破產時,掉期協議或會被終止,迷你債券之發行商將有權終止掉期協議,並提前贖回。
金融巨災AIG吊鹽水 附屬公司AIA保單多
澳10萬保戶恐受牽連
美國爆發的次按危機,終於釀成了全球金融海嘯。一夜之間令美國兩大投資銀行走向末路,一百五十八年基業的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九十四年歷史的美林被收購。至於下一個倒下的目標——全球最大保險商美國國際集團(AIG)已危在旦夕,市場估計極有可能在周三或之前破產。
AIG附屬公司AIA友邦保險,澳門保單量達到11萬至12萬張,一旦出問題,至少有逾十萬保戶受牽連。
香港友邦稱運作正常
受消息影響,全球股市急挫,港股狂跌1,052點,跌至18,300點,各地央行紛紛祭出救亡措施。澳門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表示,澳門金融體系運作基本正常和穩定,金融管理局正與金融體系各機構緊密聯繫。至於美國國際集團(AIG)岌岌可危會否牽連澳門附屬公司AIA友邦保險?譚伯源強調,當局對保險企業有恆常的監管機制,即使有企業出現問題,也不致對本地投保人的保障造成重大影響。負責港澳業務的香港友邦保險發出聲明稱,該公司繼續正常運作,可滿足對保單持有人的責任。
雷曼美林倒下港股瀉
華爾街兩大金融巨頭轟然倒下,雷曼兄弟十五日凌晨宣佈將向法院申請破產,十四日晚間,美林公司亦已宣佈將以近500億美元的價格“賣身”美國銀行。事件拖累全球金融市場,投資者信心崩潰,亞、歐、美三地股市全線暴跌,美股狂瀉逾500點,華爾街度過七年來最黑暗一日。十六日,港股狂跌1,052點,跌至18,300點;日本股市暴跌618點;韓國股市大跌6.1%。菲律賓股市下跌4.5%;中國股市下挫4.46%。歐洲央行繼首日注資三百億歐元後,昨第二度注資,日央行緊急再注資1萬億日圓,人行周一減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利率。
金融穩健譚派定心丸
澳門方面,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表示,特區政府正密切關注近日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並一直與澳門金融體系各家企業保持緊密聯繫,充分交換訊息。到目前為止,他對於在金融海嘯之下,澳門金融體系仍能保持正常及穩定運作表示有信心,各界人士也可以放心。他不排除本澳有個別金融機構因為購置美國方面的資產而受拖累,但這些損失不會影響整體金融體系的穩定。
最受澳門居民關注的,相信是最大保險商美國國際集團(AIG)危在旦夕。AIG集團的附屬公司AIA友邦保險,澳門保單量達到11萬至12萬張,該公司○七年壽險保費收入佔本地整體壽險市場的三之一。一旦出現問題,至少有逾十萬保戶受牽連。對於本地投保人的保障問題,譚伯源昨表示,金管局了解過AIG等保險公司的情況。當局對澳門保險業的監管機制一直是存在的,包括有保證金等既定的保障計劃,對本地投保人的保障是足夠的。因此,萬一有個別公司在未來出現問題,也有足夠的機制應對,把本地投保人所受的影響減至最低。
"金沙"財務岌岌可危!!!
金融海嘯衝擊,拉城金沙財務岌岌可危,該集團可能因無法償還債務而引發倒閉危機。拉城金沙在澳門僱有逾一萬五千名員工,消息引來“人心惶惶”,在建的金光大道或“凍過水”。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昨表示,政府高度關注事態發展,強調有信心澳門月賭收可維持在七十億水平,六家博企有足夠生存空間,並重申未來經濟施政以穩保經濟基調、扶持中小企為主。博企有財困,政府在力所能及、社會容許下,會提供協助。
澳門金沙接受傳媒查詢時則表示,母公司情況不會影響澳門業務。
金沙集團受債務纏擾
拉城金沙集團近年全球擴張,澳門、新加坡等綜合度假村項目均需要投入龐大資金。數月來,集團不斷為數十億美元融資奔波,但因金融海嘯爆發,全球信貸緊張,銀行不願放貸“閂水喉”。
金沙集團日前向美國證交會提交的文件透露,集團第四季度內將可能無法符合銀行所定的債務比率要求,有可能被迫叫停原定的多項發展計劃。若未能成功集資,會觸發該公司大量債務連環違約,或因此被債權人催繳還款,令人“懷疑公司能否持續經營”。
文件更指出,金沙集團有88億美元(下同)長期債務,將在二○○九年六月末到期。如果仍未能削減支出、提高賭場盈利、籌資50億用作再融資,或會出現債務違約事件,屆時不排除會中止開發計劃,甚至威脅集團能否繼續營運。
澳發展計劃融資成疑
金沙集團在澳門的發展計劃原需約50億美元,但因去年33億美元重新融資取消,新的融資安排原定於九月尾或十月初完成。若金沙集團未能獲得足夠款項,將要延遲或暫緩澳門發展計劃。據悉,金沙急需50億再融資應付到期債務、16億拓展澳門的項目。
外電引述消息人士稱,陷入財困的金沙集團正與新加坡政府、香港及澳門銀行商討貸款。
政府致力保低失業率
博企出現財困,政府會否提供協助?他強調,來年經濟範疇的施政重點着重扶持中小企,穩定本澳經濟基調,並以本地人失業率維持在較低水平為目標。至於大企業的經營狀況,在社會許可、力所能及的情況下,政府會提供協助。政府將與各博彩營運商緊密聯繫,確保市場運作正常。對於金沙分拆四季住宅式酒店出售,是否政府提供協助,譚伯源稱,這是依法辦事。
美總領事籲冷靜面對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處昨晚七時舉行酒會,總領事唐若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全世界都面對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美國政府已推出措施穩定市場信心,成效漸見。他自言不是經濟學者,不能估計金融海嘯對澳門的影響,但認為澳門作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一部分,宜冷靜沉着面對,一步步前進。
曾是美國第三大富豪的75歲金沙主席艾德森(Sheldon Adelson),目前擁有集團六成四股權。集團在澳門、新加坡等投資博彩及娛樂業務共160億。
金沙股價受債務危機打擊,周四暴跌32.68%,退守7.85元,是自04年12月掛牌後最大單日降幅。沽盤在場外交易時段仍“鍥而不捨”,股價再挫 17.58%,最新為6.47元,由08年初至今已大跌92%;若與金沙過去一年最高價122.96元相比,更下挫94.74%。周五早段繼續下滑,開市後半小時,金沙跌近9%,報7.12美元。
=====================================================================
剛宣佈完成21億美元融資,為新加坡項目埋尾的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被澳門社會指責“忘恩負義”。金沙集團營運總裁威廉·懷德接受外地傳媒採訪時回應:“中央政府對澳門的態度有一些轉變。我們審慎投放資金發展項目,直到我們看到這種態度有出路。”這是金沙集團首次明確指出,放緩發展步伐與本地的博彩政策有關。
政策失誤監管不力
報道引述,威廉·懷德指政策失誤和對博彩業監管不力,是令項目被推遲甚至被擱置的原因。“澳門出現了一些未完成或半完成的工程。我不認為單憑我們就可以完成。”
上周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宣佈,由於陷入財困,將暫緩路氹金光大道五、六期項目,裁減11,000個建築工人。儘管本周伊始,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似乎有一些利好的消息,但周二金沙股價跌幅仍然超越大市跌幅,曾跌20%或1.31美元;收報6.26美元,跌0.27美元。
日前金沙重新發佈其二○○七年報表,再看不到“持續憂慮”的字眼。其次,拉斯維加斯金沙集團營運總裁威廉·懷德指,公司現時有足夠的資金完成新加坡發展項目。
永利支持限制客流
至於金沙的主要競爭對手,被認為是金沙放緩發展步伐直接得益者的永利,則大唱反調。史提芬·永利指,無法判斷澳門的放緩是否加速,但對政府長期採取措施限制客流的做法,表示充滿信心。史提芬也說到,他對金沙集團建議政府做一些損害澳門博彩業的舉措有“極端分歧”。
在澳門擁有一個度假村的永利,第二期亦繼續推進,他形容澳門政府“每件事情都處理得相當漂亮”。永利說,“事實上,澳門經濟及發展的膨脹,為社會帶來巨大壓力。中央和澳門政府抑制或令旅遊業發展步伐放慢,讓社會有吸收的機會。”
永利說,世界經濟前景不明,不知道澳門何時會扭轉形勢。然而,中國迅速增長的中產階層,有利澳門發展,永利亦會繼續保持在澳門發展。“我認為,中國是一個相當奇妙的市場,澳門一直是個不斷擴大及具吸引力的旅遊城市。我認為,這將繼續下去。”
====================================================================
金沙集團叫停澳門項目不足一周,銀河娛樂也以當前澳門市場及全球經濟環境重大轉變為由,宣佈延遲路氹銀河渡假城綜合渡假村項目開幕,由原定的○九年中推至二○一○年。該集團今日會遣散數十名建築工人,強調全是外僱。政府早前安撫市場,明年仍有兩個大型項目落成,隨着銀娛宣佈推遲開幕,明年開幕的祇剩下新濠天地。
工程料明年四季完成
雖銀娛多番強調路氹城項目如期落成,但不同的證券評級機構不祇一次提示,基於融資困難和經營環境轉差,銀娛路氹城項目應會推遲。
銀娛昨公佈第三季業績披露,當前全球經濟倒退,內地收緊自由行,第三季業務表現較理想,但仍“考慮到當前本地市場情況及全球經濟的重大轉變”,延遲路氹綜合渡假城開幕日期。強調對路氹發展策略、長遠信心無絲毫動搖,推遲開幕日期是一個審慎的決定,純粹是對宏觀市場環境的一項戰術性 回應。
因應發展步伐修訂,銀娛亦指出項目仍會繼續興建,包括銀河渡假城的第二座酒店大樓將於○九年一月平頂,玻璃幕牆和景觀綠化工程將隨即於○九年第一季展開,當中大部分工程可於○九年第四季完成。至於最後階段的裝修工程,將會小心處理,以配合經修訂後的開業日期,預計於○九年上半年內提供詳情。
銀河娛樂對澳門政府最近確認將落實〇八年四月公佈的措施(即調控賭業規模)感到十分鼓舞。
工人透露裁五至七成
近日該地盤員工已感受到“風吹草動”,銀娛公佈延遲項目前,已有建築工人主動透露,今日地盤計劃裁減50-70%的建築工人,工程師等管理層也會削減人手,但祇留香港外僱,裁減本地僱員。此外,最近銀娛亦與供應商“密斟”,停止供應服務。
記者昨日中午時段前往該地盤觀察,各部分都有建築工人工作,出入均要“打卡”,未有異樣,工人數量顯然不及威尼斯人地盤。
本報其後得到銀河集團證實,因應路氹項目推延,影響某些“後期工序”,故今日會有數十名建築工人被遣散,但全部是外僱,除依法補償外,更有額外補償。
有學者認為,銀河推遲計劃,因該集團對明年澳門市況不樂觀,擔心新場效應已趨向平淡,開幕所產生的現金流難彌補開支。同時,新濠天地也於相若時間開幕,兩大項目同開會抵銷宣傳效應。
政府應公開交待事件
銀娛強調沒有資金壓力,“不單持有60億港元的現金,未來兩年也並無任何債務到期”,故延遲開幕與資金沒有關係。但該項目開幕時間一推再推,學者關注其有關決定是否已得到政府默許。若已准許,政府應公開交代詳情,增加透明度,應給出開幕時間表。事實上,上周特首公佈明年施政報告時,仍表示銀娛項目明年中會開。
業績報告亦透露“集團計劃加快在各部門實施成本效益計劃,務求減低因經濟下滑和金融市場動盪而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現已有數十名外僱遣散,擔心該公司會有進一步裁員行動,倘政府默許延遲開幕,博企如何負起企業責任,與員工共度時艱,值得關注。
====================================================================
皇冠員工“自選減薪”昨最後決定,有皇冠莊荷表示,“每月多放兩天無薪假”最化算,變相減薪一千元,月入仍有一萬三千多,夠家庭開銷,故無轉工打算。其他博企莊荷指未察覺公司有減薪跡象,但似乎有“小動作”,有本地博企內部調職,港資博企減薪節流。
不願減薪唯好過被裁
皇冠四選一方案分別是:一、每月多放兩天無薪假;二、每月多放四天無薪假;三、停薪留職;四、上兩天班及讀四天書。
任職皇冠莊荷一年多的陳先生表示,首方案減薪幅度最少,身邊不少同事均選擇第一方案。雖然有感公司推出“自選減薪”方案不合理,但減薪總比裁員好,起碼仍有收入,“為保飯碗,也不敢反駁”。
去年起,該公司以員工虛報資料為由裁減員工,當時已心知不妙,卻未有轉工打算。目前最擔心的是經濟繼續下滑,公司會進一步裁員。故要多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另有同公司莊荷坦言,員工都擔心未來會進一步裁員,人心惶惶,唯有努力工作,準時上班,多做好表現,避免被裁。
調配人手或變相減薪
皇冠帶頭減薪,其他博企會否效法?有本地博企莊荷指暫未聽聞減薪,但近日出現異常的人事調動,如不時有數十莊荷調職至售卡部門,但仍收取莊荷工資。問題是,一旦莊荷合約期過後,新簽勞務合約可能以新職位為準。換言之,履行新合約時,該批員工就會少收四千多元。
有港資博企員工指出,暫未聞公司減薪。但所工作的離島賭場因較偏遠,客量少,早前裁員後,已有變相減薪舉措,“一個月多放四天無薪假”。因此,皇冠莊荷“有得揀,都算唔錯啦”!
其餘美資賭場莊荷則指公司內部沒有異樣,也沒聽聞減薪。
====================================================================
嚴監博企保障澳人就業
政府多次強調來年施政首要保障廿三萬澳門人的就業職位,對抗金融海嘯,但對博企的裁員、減薪行動應對被動,政府的就業政策再引起勞工界議員關翠杏炮轟。直指政府在主動保障本地人就業上想得少、做得少。要求政府改變政策思維,更主動、更強硬,理直氣壯地要求享受社會大量資源傾斜、政策傾斜發展起來的博彩業,負起保障本地人就業的社會責任。
保障澳人就業做得少
立法會昨日辯論來年經濟財政範疇施政方針,譚伯源在引介施政方針和回應議員提問時,多次強調以保障廿三萬本地工人就業作為施政重點,應對金融海嘯對本澳經濟的衝擊。然而,政府近期在保障本地工人就業的無力表現,受到勞工界議員關翠杏的批評。
關翠杏表示,博彩業調整遇上金融海嘯,經濟大衰退遲早來臨的陰影籠罩全社會,“點保障我哋職業”,成為打工仔的共同聲音。政府將於明年加強公共工程的投入、推行社會企業,培訓結構性失業中壯年人士,協助解決建造業和製造業員工的就業,以及解決可能出現的結構性失業問題。
她表示,這些只是補救措施,在出現失業情況時用公帑開拓就業職位,但怎樣主動保障本地人的就業職位,政府想得少、做得少。質疑政府面對博企對本地員工採取“四選一”減薪方案,政府竟然沒有主動介入,而是要“工會促政府介入博企減薪”。若政府在經濟環境出現困難的情況下,在確保本地工人就業的態度如此軟弱,根本沒有條件保障本地工人就業。
令數萬員工人心惶惶
關翠杏認為,現在並非博彩業出現大問題而導致企業裁員減薪,雖然每一家博企的經營情況各有不同,但博彩業整體市場仍有盈利。上月仍有二十五億的博彩稅收,預計博彩業明年仍有約八百億收入,“咁樣嘅博彩市場去邊度搵?”質疑博彩業是否到了要裁員減薪的淒涼境地。博企的裁員、減薪潮已令博彩業數萬員工人心惶惶,是否對社會負責任的做法?政府是否要有清晰的立場和看法?
她指出,曾有博企以管理為由擬解僱幾十人,透過她與勞工局長孫家雄的介入,最終只解僱首批數人,餘下的被叫停。早前博企解僱兩百多名員工,透過工會和勞工局的介入,公司簽下信件保證將來新場開業優先聘用被裁員工。政府的介入,會令擬裁員的公司帶來壓力。
要工會促請政府介入
關翠杏認為,政府的態度一定要硬,才能保障本地工人。面對有博企要求員工就減薪方案“四選一”,其餘博企將會“睇住頭”。如果政府在減薪問題上沒有清晰立場,類似情況將“陸續有來”。“四選一”雖是自願,基於保住職位,員工只能接受。但這是變相減薪。按現行《勞工法》規定減薪須獲勞工局批准,她質疑政府是否應依法主動介入、跟進,確保員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在經營環境好轉後回復原來水平?然而政府並沒有主動介入,要工會促請政府介入。
實際上,政府為發展博彩業已投入巨大資源,包括:特許經營;冒着利益輸送的指責,大量免公開競投土地資源的傾斜;大批批給外地僱員的人力資源傾斜,是希望透過開放賭權換取一個大規模發展的博彩業市場。還有大量的政策傾斜,協助開闢馬路,賭場可以由封閉式變開揚式;外勞申請登記可以分拆。回頭看博企的承諾:興建五萬呎的遊樂場,家庭式的休閒旅遊業,有可供“細路仔”玩的地方。如今看到的是,酒店未落成可以先開賭場。
協商軟弱應理直氣壯
“澳門的社會資源大量投放在博彩業上,每家博企都享受不同的傾斜,為何不要求博彩公司對社會負責任,解決澳門的就業,為澳門的未來發展尋求方向?”、“叫那些(博彩)企業出來講,有咩理由講佢哋不應該承擔這些責任?”
澳門用了大量社會資源換取今日的發展代價,政府在保障本地人就業問題上應該理直氣壯。政府要保障廿三萬本地人的就業,擁有幾萬名從業員的博彩業必須起示範作用。
她指出,澳門有十萬外地僱員,本地人就業應不成問題,問題是政府怎樣調控槓桿,真正做到確保本地人就業。她要求政府必須改變思維,要主動、強硬,要所有僱主必須遵守法律、向社會交代。否則,政府軟弱,只懂協商,將沒辦法解決澳門人的就業問題,難以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
經濟吹淡風~ VIP日掃平貨...
新八佰伴一年兩度貴賓日昨在淡風下開鑼,吸引一批批居民入場掃“平貨”,唯經濟不景氣,減價促銷的“殺傷力”仍未發揮得淋漓盡致。有專櫃表示,“年年VIP Day差不多”,今年客量並不特別多。倒是冷風之下,消費力明顯萎縮,有化妝品專櫃職員表示,超過六千元的大額交易買少見少,不過交易量增加,拉上補下,生意與去年相若;亦有皮具手袋店表示,昨天人流雖旺,但實際生意額較去年減少二十萬左右。
金融海嘯“殺埋身”,就業巿場充斥“炒人”憂患,新八佰伴遷址後首個貴賓日,減價促銷效應仍在,場內場外人流不絕,但寒意隱然若現。有居民表示,每年“VIP Day”都會來“撑場”,並非經濟不景氣才來掃貨。她說,年年都咁熱鬧,早已形成羊群心理,但凡減價必有大批人“捧場”,無關經濟好與不好,反正每年人流都迫爆,故不覺今年特別熱鬧,倒是部分商品價格確實“抵買”,如原價千六元的羽絨褸可低至五百多元,認真“抵買”。
(以上內文為轉貼)
====================================================================
美食節閉幕-明年大搞
為期十七日的“第八屆美食節”昨曲終人散,美食節期間每日人流絡繹不絕。美食節統籌委員會主席、澳門飲食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表示,今屆美食節賣出價值千多萬的現金券,較去年增加兩至三成,人流較去年上升一成多,與預期差不多。明年回歸十周年,美食節規模會加大。
第八屆美食節閉幕式昨晚十時假西灣湖廣場舉行,旅遊局長安棟樑,飲食業聯合商會會長陳澤武、理事長李汝榮、副理事長馮健富等嘉賓均有出席。
安棟樑致辭時表示,美食節與旅遊局的宣傳理念相呼應,並與每年一度的"格蘭披治大賽車"活動相配合,一定能為遊客帶來難忘的旅遊回憶。
今年美食節匯聚兩岸三地的特色飲食商號,為居民、遊客提供琳琅滿目的特色食品,其中首次參展的台灣商號將當地的馳名食品帶來澳門,一定令居民、遊客樂而忘返。
陳澤武表示,今屆美食節與往年不同的是每日人流都很平均。過去周一至周四人流少,但今年周一至周四人流都很多,周末更加多,估計整體人流較去年增一成。美食節期間賣出價值千多萬的現金券,較去年增加兩至三成,相信平均每家參加商號的生意較去年都有兩至三成的增長。
今年美食節在金融海嘯的波濤下舉行,生意仍能逆流而上,顯示經濟不景氣,最先受影響的是高級食肆,價錢較低、大衆化的食肆影響不大。今年引入台灣夜市,吸引更多居民消費,也是今屆美食節叫好叫座的原因。“有台灣商號最快三日就賣晒十七日嘅貨”。另一方面,近年年輕人收入增加,消費明顯疏爽,感覺丁財兩旺。儘管期間有居民嫌台灣商號的食品價錢貴,但他認為台灣食肆遠赴澳門參加美食節,價錢較高也無可厚非。
明年是澳門回歸十周年,美食節規模會更大,但目前未考慮邀請哪個國家或地區的食肆參加,今年台灣夜市效果佳,自然會優先考慮是否再邀請。
台灣夜市吸引不少居民消費,但是否要辦常設性的夜市,仍有待商榷。“美食節旺足十幾日,但一直做未必一定咁旺”。他認同澳門開設夜市是豐富遊客夜間消遣、延長旅客留澳時間的好方法。但如何做到公平、公正選擇食肆落戶夜市,既幫助商號搵錢,政府又不會被居民誤以為偏幫某一商號,變成好心做壞事,都是需要的考慮因素。
美食節除了有美食,主辦單位亦安排有流行曲演唱、樂隊演奏、泰國舞等表演節目,演出嘉賓包括本澳歌手陳偉成、林潔瑩、AM/FM樂隊、台灣九天民俗技藝團等。
=====================================================================
金融風暴帶來全球的影響極為嚴重!!!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