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11 00:08:57| 人氣1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例心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生認為此篇論文題目可結合下列兩項主題加以論述

女性主義-內涵基礎的扎根比行動更為重要

因為這是一篇心得感想,所以我試著擺脫理論和課本說出我的觀感。女性主義在此篇論文中或者出現在bbs女性主義版中的議題多半呈現女性在生存環境之中為不平等待遇,無論是生理上(生小孩、體能較差、廁所的不敷使用)或是社會化的不平等(男主外,女主內、物化女體、乳房的象徵等),這些議題在社會上雖頗受重視,卻尚未從另類媒介溢散至主流媒介成為共通討論和力求改革之道,從廁所不敷使用這件事從我小到大好像早已變成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到現在補習班下課大排長龍每個人的表情也是忍一忍就過去了,尤其中國人父權社會的迷思特別嚴重,並不是我們可以利用一個或單項的議題可以操作的,而是必須一連串的省思和強化的力量,女人應該不是要去爭些什麼,而是去把未獲得的取回來。我的意思是說好像只要談女性主義裡頭也有性別差異,如果是男生來談女性主義就是代表一種尊重甚至關懷。女性如果為自己去爭取權益常變成了這個女的很古怪或者沒男人愛的強勢。常常認為這是一種迷思的問題,不是彼此的叫囂或者為同一議題吵鬧可以炒出的想法,比如說當時倪敏然和夏稦事件就是一個父權社會的醒目代表,夏稦擔負第三者和婚外情,但單身的是夏稦,有家室的倪敏然卻被英雄化、悲情化。機場時夏稦的態度因為太生氣而呈現出怒吼和無奈,媒體報導再三強調此一片段卻未對事實和雙方立場作平衡報導,所以真有許多台灣婦女尤其是中南部(我台南的媽媽)就很強烈的表達他們覺得這女的潑辣嘴利,認為他應該要得到不好的報應,因為一個女人最重要就是婦德和溫順。之後當他站出來道歉的時候呈現出唯唯諾諾和哭啼不斷,一直到李亞萍勸他把道歉搞唸完就沒事了。這些好像都是要女人為自己的感情向社會大眾提出道歉,而男性藝人的花邊誹聞(胡瓜、吳宗憲、成龍)則是一陣風波就過去了。我不認為這些事情僅僅代表一個家庭或者感情事件,我認為這個就是一個女性主義潛意識的型態,但這些東西倒是很少人予以討論,我舉出這一個我觀察幾個月的新聞事件是因為我覺得這是最基本的是態度面和觀念問題,所以到底有多少人了解女性主義?女性主義這四個字感覺就好像是「女人我最大」,而忘記了在訴諸議題之中求「性別平衡」的重要性。我看此篇論文中大家所討論的女性主義議題都較為行為面甚少有觀念和原則的產生,若沒有為女性主義定義清楚,多為爭論和炒作而已。



網路社群社交和公共禮遇互相牴觸

bbs討論版就是一個網路社群的暫時性使用,比如說班級團體有班版,而女性主義版就是針對女性主義有想法意見的社群聚集討論,利用網路的多元性、互動性、便利性、匿名性和去社會化,感覺大家可以暢所欲言了,並且我手寫我口,但這也代表了內容粗淺和後設理論薄弱。我不認為凡事都要有準則或者掉書袋,但我卻認為若只是流於空談或者彼此的資訊落差觀念偏離太多,這個設群的作用,往往效果只是在做宣傳和彼此社交工具。從人數的規範上就是個一個問題,因為跳脫網路社群來說,一個社群的人數如果過度膨脹,會導致成員之間互動的效率變低,而沒有效率的互動會導致成員興趣大減而先後退出。換句話說所有的社群都有一個機制會自動的進行人數調節,其最後的結果就是人數維持固定,所以常常討論板上最常出現的就是那幾個id,而如果大家都只是參訪看看,留言一兩篇這樣的情況,導致社群網站所生產出來的內容,不外乎是網友之間打屁聊天所遺留下來的東西,因此這些內容的價值極低。而論文之中提到的社交,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大家是來發表意見的還是來交朋友的,這兩者有牴觸嗎?我腦中浮現的是李敖。李敖除了色老頭那一面以外,他有許多的想法都是為了爭取而爭取、講話而講話、批判而批判,也就是說他這個人不是來交朋友的,所以李敖有些東西因為他的立場不偏頗反而較為真實而長久。但有多人因為想要被人稱讚、或者想要尋找族群認同而加入談話,裡頭多為贊同或者反對的字眼。也就是說並不是來真理越辯越明,而是來交朋友的,那其中的激情或感性字眼,就算版主用再多模湖不清定義的網路禮儀字眼,也無法將議題透徹,因為這是一個討論區而不是消費者問卷。




總結 或以blog來推廣何謂女性主義

經由以上兩面的略談,我認為未來bbs女性主義版其實可能在於活動宣傳或著是商業性執行的方面會比較符合bbs來地快,也散地快的特質,比方說女書店的座談會或者相關書籍介紹,說不定還可以使內容比較豐富。我認為要真做到雙方互動和內容多元強調「深度」,可能在新興網路媒介「blog」會比較容易實施,包括圖片出處、內容的版面設計以及留言版跟文章回應都可以較為精緻和符合人性介面,且連結社群也比較容易,進入寫者時代,每個人都在網路世界中書寫,大眾媒體不再具有絕對的敘事權力,閱聽人也不再只是被動詮釋媒體的文本,作者和讀者間的界限模糊,每個人既是作者也是讀者,沒有明顯從屬,寫與讀幾乎同時進行,這時候大家看到的,是一個以寫者為基礎發展出來的社群。書寫的內容素材固然是自我創作,但受網路後現代互文與拼貼文化的影響,更可能是取之網路,用之網路,在上面進行擷取、創作、改編、轉換、解讀等動作。這時寫者要如何選擇、呈現自己的文本,必須先解讀自我的閱讀歷程,再進行書寫,換言之,他們成了後設讀者。網路傳播研究大量關注「自我」,就是因為寫者再現、詮釋的不是文本,而是寫者本身的思想、企圖。因此在面對女性主義的議題時或者書寫的人也會比較了解和深入思考他們的文本內容吧!


台長: S.
人氣(1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