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黑色素增加而不能有效排除的時候,就可能沉積於皮膚而形成黃褐斑。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交流協會副會長李怡萱表示,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這種病症的病因為痰飲滯留於臟腑、肌肉的紋理又受到風邪所致,病機為氣血不和,以致於不能滋養於皮膚,最後就形成這種皮膚病。
中醫師李怡萱在學術研討會中指出,黃褐斑是常見的色素沈著性皮膚病,常在臉部形成深褐色成片斑塊,傳統中醫稱為黧黑斑、面塵等,自古就有相關的記載,也有相關的治療方法。所幸這種皮膚病只會影響到外觀、美感,平常並沒有明顯的不適症狀,所以常常會被民眾所忽略。
不過,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黃褐斑仍是美麗的殺手,如果放著不管的話,就會在皮膚形成大小不定、顏色深淺不一的褐色斑塊,影響容貌甚鉅。另一方面,中醫認為,這種皮膚病跟人體臟腑功能紊亂有關,所以並不能等閒而視之,還是要把身體調理好,然後讓斑塊逐漸淡掉。
黃褐斑並不好治,治療起來也相當地棘手。李怡萱表示,傳統中醫治療這種皮膚病常從內服、外敷著手並用,內服中藥以求治本,加上外敷藥粉於皮膚可直接作用於病變部位,如此即可加強效果、縮短療程。治療時,患者應耐心接受醫師診治。
李醫師指出,用藥時應以補瀉兼治為原則,可以補瀉同用,補中有瀉,瀉中有補,但補不戀邪,邪不傷正。用藥不一味滋補,而是補中有瀉,瀉的目的是為了疏通氣機,使補益作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會這麼做是由於補益類中藥材多有滋膩的效用,容易阻礙到正常的人體氣機,所以適合佐以疏通的中藥材。
李醫師舉例指出,中醫治療黃褐斑,有很多中藥材都可以派上用場,譬如使用白朮可望補脾益胃、滋養後天,進而促使氣血生化有源,有助於治療因為脾胃氣弱、肌膚失養所導致的面色晦暗或黃褐斑;使用白芷可以燥濕,協助白朮發揮芳香辟穢、辛香行氣等作用。
此外,白蘞為斂瘡生肌的重要中藥材,可以跟白芷一起使用,可以起到防治皮膚病。白附子可以引藥上行、槁本可以祛風散寒兼芳香辟穢,豬胰則具有滋潤皮膚、改善臉部瘀斑等好處。
從五行學說的角度來看,傳統中醫認為,白可以祛黑,所以可用白色中藥材來治療黃褐斑,可望起到美白、美容的目的,適合的中藥材包括白芷、白蘞、白及、白僵蠶、白附子、白牽牛、白芍藥、白扁豆、白茯苓、白細辛、白朮、白蓮蕊、白丁香、白石脂等皆是。
原文:http://ppt.cc/hytq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