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3-26 16:35:45| 人氣1,50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性論.柏拉圖( Plato )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柏拉圖( Plato )是古希臘三大思想家之一,和蘇格拉底( Socrates )、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共同奠定西方思想基礎。而對他的影響最大的莫過於倫理哲學家蘇格拉底了。

  人性是一種跨越各種學科界限的主題,又稱為“人文科學”。柏拉圖在人性論方面主張靈魂或心靈是能夠脫離肉體而存在的一種非物質實體。他在《理想國》中,把靈魂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稱為“欲望”( desire ),指各種肉體的欲望,如飢餓,口渴和性欲。也就說,既然靈魂存在,欲望也必定存在,世上每一個人都有欲望,正如日常日活中,人感到口乾舌燥就會想到水,看到水就會聯繫到喝水的冰涼和快感,由心靈因素產生驅使力表現為意識行為。但同時地,心靈中又有某種因素禁止人的慾望,這就是第二部分“理性”( Reason )。這是精神發生衝突而產生的,正如人知道水有毒,就會克制自己的慾望不喝。但,從柏拉圖的論點可得知,理性和慾望並不是對立的,而是對等的,人之所以具有克制的能力是因為人的靈魂還有第三部分──“意志”( Spirit )。當內心發生衝突時,它往往站在理性的一邊。因此,與慾望相衝的其實就是人的意志。

  慾望、理性和意志存在於每個人身上,但由於佔主宰地位的因素不同,人性變得多樣化同時令人難以掌握。柏拉圖強調的重點是理智,認為靈魂的三部分必須和諧一致,由理性控制一切。但從另一個角度分析,靈魂三分法似乎並不能夠完全地成為概括人性的理論。我們可以從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依德 ( Freud ) 對人類意識的剖析得知,有一種關於無意識精神狀態的假設,我們的意識根本不是完全“自由的”和“理性的”。而柏拉圖的人性論追求完美,完美這個概念,意味著理智,道德和政治三者融為一體。所以《理想國》既是理想國家的藍圖,又是對那種柏拉圖認為可以造就出“完人”的道德和學術知識的本性的分析。因此,他提出了智者的統治,即由哲學家管理社會,那麼人性方面的問題就可以解決。但我們知道,沒有人在道德上是完美無缺的。有缺陷的社會產生了有缺陷的個人,有缺陷的個人構成了有缺陷的社會。兩者相互依存。

  柏拉圖人性論還有一個主要特點,人類必然是社會性的。他診斷出人性的缺陷,同時又發現人類社會的缺陷。那麼“完美”的責任該是在於個人,或根本上在於社會呢?由社會學創始人馬克思的觀點中發現,人所做的一切從本質上說都是一種社會活動。甚至連我們吃飯、睡覺、大小便的方式都是從社會上學到的。這並非說社會是一個影響個人的抽象實體,而是說他所生活的那種社會決定他是一種甚麼樣的人,做甚麼樣的事。

  我們究竟對人性有多少非理論的瞭解?怎麼才能達到這些瞭解?我們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通過人類的本能和周遭的每個人,以及歷史文化,可以使我們對人性的瞭解超越自己有限的經驗。當某人認為他自己對某一種重要問題獲得了最終真理時,他很容易變得不能容忍意見不同的人,甚至覺得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不同意見的人身上也是有理由的。這種人性的“想象”,在另一層意義上說又是“真實”的具體。我們對人性的瞭解得到擴展和深化以後,進而能瞭解那些有自己特點,然而在時間或空間上又很遙遠的個人和社會。


【圖:左為柏拉圖(plato),右為亞里士多德(Aristotle)】

06-3-26

台長: 瑋嵐
人氣(1,50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