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6 13:54:00| 人氣6,8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說書》泰雅人的追尋--「戴墨鏡的飛鼠」中的幽默與哀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戴墨鏡的飛鼠是瓦歷斯‧諾幹在1991到1996年間發表在各報紙副刊的散文集結。從1990年泰雅筆記《永遠的部落》,1992年《荒野的呼喚》到《戴墨鏡的飛鼠》,在在可以看出從三十歲開始追尋研究自身原住民文化的瓦歷斯,對於泰雅族,以致於所有的原住民,在這塊土地上的足跡中,所思索的日益深刻。
  他關懷的主題大至可分為對原鄉部落傳統的追尋、對歷史事件的重省、對逐漸遭受破壞的環境的擔憂,以及物質文明與自然傳統間關係的再思。

一、原鄉部落傳統的追尋

  瓦歷斯自三十歲起的自我追尋展現在「重回泰雅」、「回到原愛」、以及「泰雅召喚的孩子」中。在「重回泰雅」裡,他回顧自己成長的痕跡:童年在大自然中的徜徉,到走進被限制、被歧視的學校體制內,他也曾掙扎在都市與部落間,逃到文學書籍裡所提供的浪漫幻想,試圖做一個「正常人」,遠離原鄉而又想念原鄉。直到他發現自己的記憶將要被遺忘,部落的傳承岌岌可危,當他明白『當我們無法知悉祖先的血汗,當我們無法傳遞祖先的文化瑰寶,當我們失去了在土地上的時空感時,很自然地就成為「空心人」』,重回泰雅的呼喊在他心中響起。

  重回泰雅,是因為意識到失去的東西太多太劇烈!
  重回泰雅,是因為意識到族群的面目已模糊!
  重回泰雅,是因為意識到回到人的尊嚴的基礎點上!

他剽悍而堅定的站起來用詩句說出自己的終極關懷:

  唱歌,就唱原住民的歌!
  雕刻,就雕原住民的作品!
  寫作,就寫原住民的土地!
  作曲,就坐原住民的曲子!
  跳舞,就跳祖先留下來的舞!
  喝酒,就大力地喝小米酒!
  講話,就講族群的母話!
  說故事,就說祖先的神話與傳說!

  重回泰雅讓他能夠回到原愛,找尋到自己的根,說自己族群的故事,回到原住民的愛中,再去重新認識自己的土地,也讓他更明瞭更堅持的愛台灣土地的人、事、物。每個創作者,都擁有自己創作上所要追尋的終極意義,瓦歷斯找到他的使命。「我知道,只有回歸到生命與共的土地上,屬於泰雅的血液才得以清晰而無阻地流動著!因為,我正是都市裡,泰雅所召喚的孩子!」

二、歷史的重省

  也因此,部落書寫成為瓦歷斯創作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他在「尋求射日英雄」、「泰雅人疼愛的小孩」中書寫泰雅人的神話傳說;「白色追憶」、「甜蜜隘寮」、『「白色」追憶錄』是回顧二二八、白色恐怖的歷史創傷,同時回顧原住民在台灣歷史中沒有被記載的過往;「外省爸爹--紅爸爸」、「荒謬的招牌」、「到溪裡拿魚的人」「石門水庫有條魚」、「喜宴與老婦人的舞蹈」裡,則透過對人物的描寫,讓人看見處在文化主流邊陲的原住民們如何被排斥並且壓抑,他們的遭遇沒有人平反,他們所遭受的歧視被視為理所當然,一則則看似輕描淡寫的血淚過往,是對這個忽視這些原鄉人民的社會,有力的指控。

三、山林的呼喊

  身為山林之子,瓦歷斯對於逐漸遭受破壞的自然環境也時表憂心,「發火的山羊」、「戴墨鏡的飛鼠」、「愛照vaguniya的猴子」是山林故事裡的幽默,帶著原住民對於生靈的詼諧想像以及親近,同時也透露出自然正在因為過度的開發而改變並且耗竭中,如果這是語帶俏皮的黑色幽默,那麼「森林的靈魂」、「果園惡地形」、「大安溪」則傳遞了山林受傷的呼喊,靈魂受傷的森林、逐漸發臭的大安溪,告誡自己的族群自然是有生命而需珍惜的,也同時警惕著汲汲於開發的人們,檢討自己對於自然的予取予求。

四、物質文明與自然傳統

  由於原住民對於山林、土地、自然的親近依存,讓瓦歷斯不斷思索的物質文明與自然傳統之間的關係,這兩者究竟該如何共存?透過在大陸對各種文化現象和人物的觀察的記錄,「尋訪一座海岸村落」、「大陸行腳偶拾」,他看見進步背後的殘缺,台灣人的驕傲和金錢主義。把文明帶入部落,是否就是對原住民文化的幫助,還是只是平地人自以為義的一種驕傲?並且剝削?面對文明,是否就要遺棄部落固有的習俗傳統、語言、和生活方式,這些傳遞文化的重要因子?顯然,物質文明的進步是會與自然產生衝突的,同時資本主義也顯現了階級上的不公平。在知識至上文明至上的社會中,瓦歷斯成為一種異聲,正源於他從原鄉從土地出發,並且回歸於土地,從荒野邊陲向中心提出了值得深思的質疑。

 ******************************

<註>一份共同報告的某部分,只負責書籍主題的介紹,所以不完整and有點爛,雖然習慣做完整作者分析報告,但遇到這種學期中要急就章的作業,也只能妥協。暫且置放,也許日後有機會作的完整一點。

台長: 雨漣
人氣(6,8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詮釋的興味
此分類上一篇:純樸而感傷的邊城之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