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紫禁城東側景運門~
先後參觀了後宮內廷與前朝大殿區,整體來說整個紫禁城已走了3/2哩,而最後要帶大夥去滴應該算是較冷門的區域唄。
打東六宮右側有一景運門,這個門是鮮少團體客會來到的地方,這帖就帶大夥打這個門去逛逛囉。
●景運門內可通往箭亭及未開放的太子宮殿區~
在東面景運門與西面的隆宗門遙相對應,〝景運〞意喻國運光大,門內設有蒙古王公大臣值房、九卿值房、奏事待漏值所,門外向東可通往奉先殿、箭亭、文淵閣以及寧壽宮等區域,此做為通往內廷的重要禁門,平時景運門是嚴禁官員人等擅入的。
●奉先殿;現為鐘錶館展廳~
進入門內才發現此區也真是有夠大滴,在大廣場右前方昔日為奉先殿,初建於明永樂年 (15世紀初),清沿明制,並曾多次修繕。〝奉先〞即崇奉祖先之意,明清兩代,這裡都是紫禁城內皇帝祭祀先祖的家廟。
不過現奉先殿已被辟為鐘錶館展廳了,展出清宮留存至今的舊藏鐘錶,遴選其中精品展出,從中可領略百餘年前中外鐘錶的高超技藝。
需購票入內:每人10兩銀子~
●故宮餐廳~
不過咱們沒進去瞧,因為正值中午時刻,肚子咕嚕咕嚕...叫吃飯囉=.=``
正在愁沒餐廳吃怎麼辦時 ? 竟然被偶發現了故宮餐廳,哇;原來餐廳躲在這偏僻處,還真是找呀,既然有餐廳那還等啥 ? 進去囉。
餐廳內先是賣飲料、零食的櫃台,往裡走才是坐位區,位區並不多,但沒幾桌客人,原以為會賣些宮廷特色餐,但翻開Menu都一些一般套餐啦,能選的種類並不多,所以咱們就點了幾樣先裹腹囉。
鮮肉包...16兩 / 4個一籠
熱呼呼滴,還算不錯吃~
宮保雞丁蓋飯....31兩
呵呵;宮保雞丁竟然像是速食包=.=``
附的一碗湯...它真的好像泡麵裡的牛肉湯~
鮮蔬烤牛肉拌飯...35兩
這個就是韓國石鍋拌飯咩,只是它的蔬菜竟然都是〝生〞滴。
辣牛肉湯...35兩
豆芽菜快比牛肉多哩,不過這碗湯還附一碗白米飯,這樣算不牛肉飯呢 ?
原本還點了一份生菜沙拉,但都快吃完哩還沒上桌,後來才發現小二哥沒寫上,還好;不然也吃不下哩,以上共吃了117兩,還算便宜啦→想像景點餐食...沒一個人來個70兩起跳不行咩。
●沒事宮裡的路一定要建那麼遠嗎 ? 難怪大臣上朝半夜三更就要出門哩~
吃飽了又有力氣走囉~
啥;不會吧...? 從這兒要走到前面那個門....
從畫面您是瞧不出有多〝遠〞,告訴您;沒誇張,大概棒球四壘跑一圈...還沒完=.=``
哪個人說要來這的呀 ?
前頭是錫慶門,打這門門進入的為太上皇宮殿區,而此處目前亦被改為珍寶館展廳啦。
需購票入內:每人10兩銀子~
珍寶館門票~
●九龍壁共有九條龍...亦象徵九五之尊之意~
打錫慶門進入來到了皇極門廣場,廣場前壁上有面九龍壁,它是清代乾隆皇帝改建寧壽宮殿區時建造的大型琉璃照壁,壁上飾九龍蜿蜒與雲氣與海水之間,故稱〝九龍壁〞。
壁高3.5米,寬29.4米,由270塊琉璃飾件拼接而成,整幅壁面將九龍分隔在5個裝飾空間內,黃龍居中,東西兩側各分佈藍、白、紫、黃色行龍。
九龍壁寓含中國古代代表天子之尊的九五之數,九龍體貌端整蒼勁,體現著太上皇宮殿尊嚴華貴的風格。
●皇極門廣場通往寧壽宮區~
九龍壁正前方為皇極門,穿過皇極門向內走就是寧壽門,清乾隆年 (18世紀後期) 改建寧壽宮為太上皇宮殿時,將此門制依乾清門制度改建。
光緒朝 (19世紀末),慈禧太后60大壽時在這裡舉行慶典,曾將太上皇宮殿的金龍和璽彩畫改為蘇式彩畫,現恢復為乾隆時期風格。
●寧壽宮正殿皇極殿~
進入寧壽門入眼簾的是皇極殿,此是清乾隆皇帝為自己修建的太上皇的金殿,初建於清康熙年,取名寧壽宮,皇極殿亦是寧壽宮區的正殿,乾隆41年 (1776年) 倣乾清宮規制改建,改名皇極殿,做為皇帝弘曆歸政後當太上皇時臨朝受賀之殿。
1796年乾隆帝傳位嘉慶帝,正月初一在太和殿舉行授受大典,初四日在皇極殿舉辦〝千叟宴〞。
晚清慈禧太后也在此舉行60壽典,她辦70壽典時也從頤和園回紫禁城在此接受外國使臣祝賀,她死後梓宮 (棺材) 葬入陵寢前也暫安放於此。
不過;此殿內未開放,所以裡面都瞧不著,加上此區的石頭地似乎也年久失修...坑坑洞洞的呢。
而在皇極殿東西廡房則是為珍寶館、石鼓館等展覽廳。
咱們先來去珍寶館瞧瞧有啥寶嚕 ? 不過;不是大部份的〝寶〞都在咱們台灣的故宮了嗎 ?
有有有;還是有寶啦~
館內收藏的清代宮廷珍寶,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內掌管營造的機構...造辦處,奉旨製作的,還有一些則是逢年節慶典時地方官吏的朝貢品。
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準,並也顯示出皇權的至高無上與尊嚴,皇家的雍容華貴與典雅,具體細微地折射出那個時代的風貌。
只不過這個珍寶館真的是太小哩,真是沒20分鐘...所有寶都瞧完哩=.=``
與珍寶館的對門為石鼓館~
石鼓為一組花崗岩刻石,因其形狀若鼓而得名,中國刻石文字的開始,遠在甲骨文和金文之後,石鼓文則是中國已知石刻文字中最早的,據唐蘭先生考證,石鼓文的刻鑿時代為戰國秦獻公11年 (前374年)。
石鼓文是10首一組的組詩,是徵旅漁獵的頌歌,它以四言的句式,記述了秦國君主的漁獵活動。
石鼓文的字體屬大篆類,是介於西周金文和秦小篆之間我國文字發展鏈條上的一環,其書法整齊、開朗,對後世影響十分深遠。
本館的石鼓展覽,除10尊石鼓外,還特選西周至秦代具有代表性的秦銘刻資料,按時代循序陳列,以期觀眾對石鼓文的遞嬗之跡有概括性的認識。
每顆石鼓上的文字在後方都有墨印本,只是這些字...看沒懂耶=.=``
來到寧壽宮區主要就是來參觀這2個館咩,不然這兒所有的宮殿通通沒開放啦,不過據資料此區還有一口響噹噹的井...珍妃井,它位於寧壽宮北端的貞順門內,原為宮中普通水井,但因珍妃被推下此井溺斃而得名,但是當日沒找到ㄋㄟ。
●上了階梯為保和殿,前下方為乾清門~
走回了景運門這回對這個廣場有熟悉了吼 ?
最前頭就是去西六宮的路咩,上回就是打那出來滴,而左側就是要上金鑾大殿區啦,登上階梯正前下方就是乾清門咩。
●從太和門上看午門,此廣場前可是早朝時百官站的地方呢,出午門前會先經金水橋~
至於這前朝大殿上回也介紹過哩,這兒也不再多做解說,有興趣移駕看囉。
從保和殿→中和殿→太和殿一樣是人潮洶湧,榮登最佳人氣殿,只不過第二次看的感覺略有不同,也許這古蹟就是要多看幾次...越看越耐看唄。
下了太和殿過了太和門再走過金水橋...這次咱們沒從正門午門出去,因為時間的關係,若是打午門出去又得走好長一段路才能到到天安門,出了天安門還叫不到出租車,又得走一大段路,所以這次咱們就打太和門廣場東側的協和門出宮哩。
●從協和門可通往東華門,從這兒出宮就比較快點~
協和門是前朝通往文華殿或內閣的必經之路,初名左順門,明嘉靖年重建後改稱會極門,清順治年改今名。
明景泰皇帝曾因戰事緊急在此門設午朝,明嘉靖皇帝即位之初,曾發生群臣與皇權抗爭的大禮議,二百多名朝臣跪於此門前撼門大哭,聲震闕廷。
而在咱要出此門前...嘿嘿;偶在迅雷不及掩耳之下閃電買了隻看起來好好吃的玉米,正打算啃啃....ㄚ災;說時快那時慢才啃下第一口...就被老哥來了一招隔空取物→把它賞給回收桶哩=.=``
嗚...泣...老哥說:有啃一口就好哩,那玉米曝露在外面被多少隻手摸過,怎麼能吃呀 ?
●這段路光開車也要個5~7分鐘...所以用走滴可能要30分鐘唄~
出了協和門咱們就出宮哩,但門外也沒出租車可坐,您必須要走到東華門才有車,不過從協和門到東華門可還有一大段路唷,這段路沿著護城河,好像無開放外面車輛進入,如果時間允許您可慢慢散步,但趕時間...也有接駁小車可以坐,當然乘車是要銀子滴,我忘了一個人是多少,當日咱們是包車,不用等馬上開,好像是200兩,當時沒想貴不貴,現在想起...真是天殺的貴=.=``
●東華門城台中央辟三座券門,券洞外方內圓,城臺上建城樓,自清乾隆年始用於安放閱兵時所用的棉甲,打此門進宮先通往文華殿~
車車載到了東華門,整個紫禁城共有四個門:午門、神武門、東華門、西華門,東華門始建於明永樂年,清初東華門只准內閣官員出入,後特許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員出入,清代大行皇帝、皇后、皇太后的梓宮皆由東華門出,民間俗稱〝鬼門〞。
難怪此門沒啥人進出,因為誰要走〝鬼門〞咩,所以在此設了接駁車,接您到協和門進呢,協和→和協,嗯;此門不錯咩。
感謝皇恩浩大,再度讓我這一介平民老百姓又再度的進宮一次...
紫禁城...這座深宮大宅院呀~
◎紫禁城 玉蘭飄香御花園 (上)
http://mypaper.pchome.com.tw/rain1208/post/1321056826
◎紫禁城 後宮深苑深幾許 (中)
http://mypaper.pchome.com.tw/rain1208/post/1321062733
◎紫禁城 金鑾殿前瞰眾臣 (下)
http://mypaper.pchome.com.tw/rain1208/post/1321072253
顯示文章地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