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9-20 08:25:32| 人氣9,79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眾運輸】平溪支線&基隆廟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從新竹出發搭台鐵區間車到基隆,車資158元,車程2小時又25分,因為選擇當晚在基隆過夜,所以不直接坐火車到瑞芳火車站,先到基隆Chick-in及休息一下再出發往瑞芳。
※若直接坐火車到瑞芳其實很方便,可直接在瑞芳站下車後,直接在第二月台上的補票口,轉搭平溪支線。

這次住的飯店-萊茵商旅,是基隆最高的大樓,在基隆文化中心旁邊,鄰近廟口商圈,離火車站步行距離約10分鐘,很方便。




休息過後,步行至義一路上,市政府前、台灣銀行旁的公車站牌搭基隆客運1013號基隆<->金瓜石到瑞芳火車站,票價30元,車程約30分鐘,轉搭平溪支線,建議先看好瑞芳發車時間。
平溪支線:瑞芳→候硐→三貂嶺→大華→十分→望古→嶺腳→平溪→菁桐坑。
這次挑了三個景點遊玩,菁桐、平溪、十分,為方便旅遊所以計畫買『平溪週遊一日卷』票價54元,當日可不限次數搭乘平溪線火車。

 


因客運抵達瑞芳車站時間太晚,當到月台時已經要發車了,
站務員讓我們直接上車補票,於是直奔月台,抵達時,就直接跟列車長說還有一位在後面,這位好心的列車長(3213車次)居然願意等我們,導致延遲出發,因為如果我們錯過了就要再等1個半鐘頭,實在太感謝了,上車後,我們想買一日週遊券,但第一站是菁桐,好心的車長告訴我們,因為菁桐站逢週一、二無人看守(全站休假),所以我們到了平溪或十分車站再買就好了並不要求我們在車上就得補票,一路上我們都無票乘車,當然到了平溪就趕緊買票了。

從瑞芳到菁桐站,約40分鐘車程,建議先看好菁桐發車時間,估算一下可待在菁桐遊玩時間。

【菁桐】
當日我們11:24從瑞芳出發,12:05抵達菁桐,預計搭乘13:48從菁桐出發往平溪,預計可待1時30分,也就是說最慢13:40分回到車站候車。






這樣的地方,真的老街都有喔!!


許願竹管,可以寫一寫掛在一間小亭子上


步行來到『太子賓館
地址:台北縣平溪鄉菁桐村菁桐村167號
網站:http://jintongpalace.myweb.hinet.net
開放時間:周六、周日、國定假日10:00~17:00
門票:成人50元,學生、耆老、10人以上團體40元




午餐,鐵路便當


店舖內裝飾




菁桐老街上有許多商店賣小吃及紀念品
 

【平溪】
計畫搭乘15:19從平溪出發往十分,預計可待1時20分,最慢15:10分回到車站候車。
終於順利在平溪站買到了一日券。


平溪街道路燈


很復古的街景



抬頭可以看到火車在走的火車鐵橋,如果想看到火車從你的頭頂上輾過去,就得在這裡多待1個鐘頭,平溪支線的班次,約1.5小時有一班。



平溪郵局,有全臺唯一僅存的日式時代鐵製綠色的大郵筒


還是要來解暑一下,平日到平溪店家不多,所以可選擇東西也很少。
 

【十分】
預計搭乘16:42從十分出發往瑞芳,預計可待1時10分,最慢16:30分回到車站候車。
出站後左手邊一整排都是商店,販賣一些跟天燈相關的紀念品、雜貨店、賣衣服的、小吃的,但是數量不多


車站向外看出去


鐵軌就在住家前
 


 

一直往前走可以看到台灣礦煤博物館,感覺荒廢很久了,於是在外看看就離開了
 

靜安吊橋,因為莫拉克颱風侵襲,橋身都招到破壞,也禁止通行了



準備要返程了




回程搭公車,只要有回到基隆火車站的都可以搭,在信一路下車靠近義二路,近廟口。

【基隆廟口】

在義二路上(信一路上欣欣館後面,路口有個市立醫院的牌樓),有幾間老店,都不錯吃。




魷魚粳加魚丸的湯,湯頭很讚,不要以為魷魚粳是羹湯,它指的是魷魚外包魚漿的那個一顆一顆白白的。



過了金雞橋(基隆是貫穿了一條河,穿越兩岸則有陸橋,陸橋以12生肖命名),就到了基隆最有名的廟口了!愛四路上,可是應有盡有喔!


廟口的廟就是奠濟宮,廟口前的店家幾乎都是老店,必吃天婦羅、泡泡冰、營養三明治...等


天婦羅


鯉魚頭覺得很好吃的炒冬粉



一早起床,用了飯店提供的自助早餐,中西式都有,好讚喔!!重點還有高樓的view可以看。







台長: 鯉魚頭
人氣(9,79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 個人分類: 【嗜旅遊】基北桃竹苗 |
此分類下一篇:【大眾運輸】鶯歌、三峽&幾米星空特展
此分類上一篇:【大眾運輸】新竹內灣&城隍廟小吃

vkvbf
台灣硬起來! 抵制菲律賓!!
2013-05-18 21:23:3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