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6-15 00:57:52| 人氣6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CPU 散熱技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以一台桌上型個人電腦為例,大致上可以分為三大部份,分別是主機、顯示器以及輸入裝置(如鍵盤、滑鼠)等。其中主機內包含許多不同用途的零組件,而每一樣零組件也都是由眾多不同用途的電子零件、IC 零件以及晶片所組成。由於這些 IC 零件以及晶片在運作時都會產生熱能,隨著運作速度越來越快,一部電腦在運作時所散發出來的熱量也就成為一股不容忽視的熱源。

主機中主要產生熱源的零組件有 CPU、硬碟機、主機板上的晶片組以及顯示介面卡上的顯示晶片等四樣元件,其中尤以 CPU 的散熱是否良善最為重要。雖然廠商往往會在 CPU 的熱源發散處加上散熱片來幫助散熱,有時還會在散熱片上面再加上一個與散熱片一樣大小的風扇,利用風扇所引起的氣流,迅速的將留在散熱片上的熱量帶離散熱片,藉以達到降低晶片溫度的效果。然而,這樣的做法僅能讓 CPU 不至於在太高的溫度下工作,但熱量還是留在機殼中,並沒有真正排出機殼外。雖然機殼內的電源供應器裡有風扇可以幫助將機殼中的熱量排出機殼之外,機殼本身的散熱孔也可以幫助散熱,不過效果還是不太好。因此,CPU 的溫度就會隨著電腦使用時間而逐漸上升,有時在不加上散熱片以及風扇的狀況下,溫度達! 到 60、70 度,甚至於 80 度以上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溫度過高容易導致電腦運作不正常,甚至於產生當機連連的情況;而這一些異常狀況,往往會讓使用該部電腦的使用者產生排斥、厭惡的感覺。畢竟,沒有人願意自己所使用的電腦因溫度過高而導致當機、資料存取錯誤、硬體壽命降低或電子零件燒毀等狀況。

為了讓 CPU 能更穩定地工作,目前已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散熱方法,如風冷、水冷、熱導管、及液氮制冷等,以減少因過熱而產生的問題。以下就個別散熱方式做介紹:

一、風冷式散熱法

風冷式散熱法是由一個風扇加一個散熱片組成一套風冷散熱裝置,是目前使用最多、最成熟的方法。它的運作原理是將熱透過散熱片傳導出來,再透過風扇轉動加強空氣流動,以強制對流的方式將散熱片上的熱量傳到周圍環境。

風冷式散熱法的結構簡單,且相較其它散熱方法的價格來說是較為低廉、安全可靠、成熟的技術。然其缺點則是不能將溫度降至室溫以下,且由於風扇的轉動,所以會有噪音;另外風扇的壽命有時間限制,其散熱效果也只能應付一般的應用。

二、水冷式散熱法

水冷散熱法是由散熱器、水管及一個水泵組成。散熱器有一個進水口及出水口,內部有多條水道,這樣可以充分發揮水冷的優勢,帶走更多的熱量。

三、熱導管散熱法

熱導管散熱法是目前廣泛應用在筆記型電腦上的散熱技術,其裝置是由極高純度的無氧銅管及銅網製成,內部充填適量的純水做為工作流體;當受熱端將工作流體蒸發成氣相時,氣流會經過中空管道到冷卻端,冷卻後將工作流體凝結成液相;冷凝液再藉由銅網的毛細組織吸回受熱端,如此即完成一個吸/放熱循環。藉由這樣的相變化,可以在很小的溫差下傳遞大量熱能。

由於導熱管技術是種十分有效的散熱方式,因此目前已廣泛應用於筆記型電腦、PDA、GPS等3C電子產品的均溫與散熱方面之用途。

四、液氮制冷散熱法

液氮制冷散熱法是藉由液態氮氣來冷卻熱能,藉以達到散熱的效果 (如下圖所示)。但是液態氮氣並不易取得,且具有有危險性,因此目前在市面上較為少見。

【穩定遠比速度快來的重要】

雖然廠商不斷推陳出新,研發效能更高、功能更齊全的CPU,整個資訊業也朝著這個方向持續的努力。但是,在要求效能的同時,系統運作的穩定性絕對比效能高來的重要。畢竟,能夠擁有一部運作穩定、能順利完成工作的電腦,遠比擁有一部效能優越,但卻不甚穩定,使得重要工作無法順利地完成的電腦重要太多了!因此建議使用者在要求CPU的運算速度與效能的同時,也不要忽視散熱的重要性,以確保電腦運作的穩定。

台長: QK
人氣(6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