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6-05-26 18:55:33| 人氣4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5/29 腸胃健康日,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 高度警示前三名:基隆市、新竹縣、新北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家建議平常該補充好菌,維持菌相平衡

【2016年5月26日 台北訊】5/29腸胃健康日在台推廣邁入第三年,台灣乳酸菌協會偕同台灣癌症基金會、台灣營養基金會首次公布「台灣腸胃健康地圖」,為本島十九縣市進行腸胃健檢,結果發現全台皆陷入警示範圍,其中腸胃力最弱的前五縣市,北部地區就包辦四名,依序為:基隆市(第一位)、新竹縣(第二位)、新北市(第三位) 與宜蘭縣(第五位)。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長-蔡英傑教授表示,透過台灣腸胃健康地圖可讓國人更清楚了解腸胃的相關問題,從飲食、生活作息、補充好菌等構面逐一改善。除各縣市排名外,綜合整理出「腸胃驚世紀錄之最」,列舉各腸胃病症、亞健康、不良飲食習慣之最,藉此在5/29腸胃健康日推廣「補充好菌三首選」原則,提升國人對於腸胃菌相的重視。


台灣乳酸菌協會提醒民眾,多攝取膳食纖維、定期運動,
掌握補充好菌三首選原則

首次全台腸胃健檢排行,基隆市與新竹縣敬陪末座  
台灣有不少民眾長期飽受腸胃問題所苦,特別是正值人生打拼階段的青壯族群,往往在健康與工作間無法取得平衡,因此「台灣腸胃健康地圖」鎖定全台20~45歲1,172位民眾,針對與菌相平衡直接或間接相關的腸胃疾病 、腸胃問題 、腸道年齡、飲食習慣等進行抽樣問卷調查 ,結合國民健康署所公布大腸癌與胃癌數據,結果發現台灣本島19縣市無一倖免皆列入中度警示,近85%區域呈現中高度與高度警示,其中基隆市與新竹縣更呈現最高等級警示。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前十名嚴重警示的區域,北部地區包含:基隆市、新北市、宜蘭縣、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等六處,南部地區則包含高雄市與嘉義縣市,腸胃警鐘無分城鄉同步鳴響。

全台1/4腸道年齡老化20歲,腸道年齡老化排名:基隆、宜蘭位居一、二名
在一片腸胃健康示警下,全台灣每四位青壯年中就有一人腸道年齡老化超過20歲。腸道年齡老化20歲與30歲以上比例最多的縣市中,赫然出現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過去民眾認為的樂活移居區域,故提醒民眾勿輕忽身體的反應,例如即使天天排便,但是如發現糞便較乾硬、容易沉到底部等現象,就有可能是體內菌相惡化情況的徵兆。腸道年齡老化最多的為基隆市,其老化情況平均為15.5歲,宜蘭縣則以老化15歲次之。蔡英傑教授表示,腸道年齡主要從生活作息、飲食習慣、排便徵兆等不同面向設計出26種反應菌相平衡與腸胃機能的描述,由受訪者自行評估填寫。一般民眾少有機會直接進行菌相檢測,因此可藉由腸道年齡的評量,作為體內壞菌隱憂的提醒。 

基隆、宜蘭、南投並列「腸胃驚世紀錄之最」冠軍,多數地區食在失衡
此次調查同時發布「腸胃驚世紀錄之最」,結果基隆市、宜蘭縣、南投縣並列全台腸胃驚世冠軍,各取得三項之最。其中基隆市包含最高大腸瘜肉與胃食道逆流案例,且最多受訪者飲食偏好酸味。宜蘭縣則是20-45歲胃癌發生率、便祕最多案例,且最多受訪者喜好吃辣。南投縣偏重胃部問題,包括有最多比例胃幽門螺旋桿菌與胃潰瘍的受訪者,飲食喜好則偏鹹。除以上三縣市外,其他腸胃驚世之最包括:20-45歲大腸癌發生率最高地為嘉義市、消化不良/胃脹氣最高為桃園市,胃幽門螺旋桿菌的調查,比例最高者有苗栗縣與南投縣。

針對飲食習慣之最,最喜歡吃油炸、燒烤類食物的縣市為彰化縣,自覺肉類吃得比蔬菜水果多很多占比最高的地區為高雄市。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吳映蓉博士表示,國人營養攝取不均的比例偏高,外食習慣影響甚鉅,在某些特定族群如學生或上班族中更加明顯,且多數民眾喜歡以吃作為舒壓的方式,減低內心壓力卻可能增加腸胃道的壓力,惡性循環下不僅營養攝取失衡,也為健康埋下負面影響。也在此呼籲國人蔬果攝取比例要盡量達到每餐或每日總量的一半標準,主食至少三分之一為全穀,每天可飲用一杯半到二杯的乳品或優酪乳。

92萬青壯年腸胃癌隱憂高,提醒關注大腸瘜肉與胃癌前兆 
除大腸癌與胃癌發生率外,數據顯示有4.5%青壯年受訪者表示有大腸瘜肉、有5.9%表示有胃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如欲以腸、胃癌前兆的風險評估,則推斷全台可能有92萬青壯年壟罩在腸癌、胃癌的陰影下 。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暨萬芳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張家崙表示,透過上述癌症與腸胃疾病的數據,主要希望透過地區比較的方式,提醒數據顯示較高的民眾要多加防範,但其他區域也不可掉以輕心。

大腸瘜肉已證實與大腸癌有顯著相關,目前在胃部保健上有多項國內外研究指出,胃幽門螺旋桿菌可能與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有關連性,而胃部長期發炎甚至可能增加胃癌罹患的風險。菌相平衡除了直接對腸道的影響外,也會影響胃部的機能,好菌在腸與胃的健康天秤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飲食多加注意,時時補充能降低胃幽門螺旋桿菌的好菌如雷特氏B菌等,搭配飲食均衡來維持腸胃健康。

腸胃操勞4不足:纖維不足、好菌不足、運動不足、樂活不足
調查中也發現一些生活型態的問題,並加以歸納出「腸胃操勞4不足」的特徵,企圖找出全台腸胃的驚世原因,包括: 1.纖維不足:81%青壯年每天蔬菜攝取不足3份(每份約八分滿飯碗),65%每天只吃1~2份蔬菜,水果攝取比例也同樣偏低,每日必須膳食纖維攝取量難以達標。2.好菌不足:從排便型態,也顯現體內好菌的缺乏。有33.1%青壯年認為排便時間不定或沒有每天排便的習慣,28.8%表示即使上過廁所也覺得排不乾淨,而有26.6%的人排便及排氣很臭。3.運動不足:針對運動量的調查,可發現每四位青壯年,就有一位幾乎不運動,此外更高達74.9%的青壯年每周運動不滿三天。4.樂活不足:有61.1%青壯年常感到睡不飽及疲累,40.1%的青壯年經常感到壓力,33.7%青壯年表示常熬夜或睡眠不足(平均未滿6小時/天)。
  
補充好菌三首選,重視菌相平衡
台灣腸胃健康地圖發表,意旨提醒國人對於體內菌相平衡的關注,蔡英傑老師表示,飲食調味的喜好,也可能影響體內菌相的分布,如果飲食上調味過重,吃辣、吃鹹或過油,都會為好菌打造不良的環境。參考「腸胃操勞4不足」的結論後,台灣乳酸菌協會提醒民眾莫忽視菌相平衡的重要性,在飲食均衡與良好用餐習慣下,藉由運動調解生活壓力,並提出「補充好菌三首選」,為體內菌相平衡加油。三項要點分別為,1.選方法: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比例,讓好菌在體內保持活力與效用,並適時補充好菌,例如以優酪乳作為每日1.5至2杯的乳製品選擇之一。2.選菌種:好菌進入體內會受到胃酸與膽酸的影響,應選擇較強健的菌種,可以通過胃酸、膽酸考驗,發揮功效。3.選認證:好菌補充方式很多,如選擇有國家健康食品認證則可多一份保障,讓國家幫忙把關。掌握以上三原則,並且持之以恆,便有機會降低示警危機。

2016年「529腸胃健康日」,首次發布的「台灣腸胃健康地圖」,希望藉由整體數據,讓國人發現平日健康迷思,並除提出「補充好菌三首選」建議,重視菌相平衡的重要性,並且改善生活、飲食、作息,讓全民腸胃健康不再警示!

台灣腸胃健康地圖
腸胃驚世紀錄之最


台長: 嵐天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