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21 21:37:13| 人氣4,0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眼前黑影幢幢 以為見鬼了? 其實是黃斑部病變致盲徵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106歲人瑞成功擊退黃斑部病變 
保住“睛”彩人生


阿姆斯勒方格表


[8月21日台北訊] 共有39位兒女子孫的林爺爺,是位獨立自主的百歲人瑞,從起床走到洗手間梳頭、吹頭髮、刷牙、洗臉等等,全靠他一雙用了百年的眼睛,雖然 106歲的林爺爺被醫生稱讚身體很年輕,但也遇到黃斑部病變的威脅。4年前因及時發現黃斑部病變問題,即使身邊的朋友說:老了就會這樣啦!不用治療啦!還要打針,不好吧!?…..但林爺爺只要想到不治療眼睛可能會看不見,還是遵照醫師建議積極接受治療,林爺爺目前已施打共7針新生血管抑制劑,並沒有朋友擔心的要打針這麼可怕,更幫助林爺爺成功保住視力。林爺爺說:「溜溜鬚鬚,呷兩蕊目睭(台灣俗諺),如果看不清楚,連人生都是黑暗的」,爺爺的兒女也說:「真的很幸運,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對爸爸及家人來說,真是好福氣」! 

但並非每一位老人都與林爺爺一樣幸運。根據統計,台灣10%的65歲以上老人(約24萬人)罹患黃斑部病變問題,隨著人口老化影響,估計2050年患者數將成長3倍,激增為70萬人,同時台灣老年人口中有視力障礙的人,每4人就有1人是黃斑部病變引起*,若輕忽治療,嚴重者更可能失明,卻有許多比林爺爺還要年輕的老人家,消極不願意接受治療。


眼睛基本構造圖


台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林伯剛醫師表示,患者因對疾病缺乏認識,多數容易誤以為是老化等因素,而錯過治療的最佳黃金時機,目前最新治療方法已有健保給付,臨床經驗顯示,患者若積極治療,有機會可以維持甚至改善視力。

黃斑部病變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兩年內不治療恐失明

林伯剛醫師指出,黃斑部病變是老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其惡化速度相當快,兩年內未積極治療,九成患者的視力可能惡化至 0.1 以下,達到法定失明標準。黃斑部病變為何會發生呢?醫師表示,隨著年齡增加,眼部的沉積物會逐漸堆積,血管也會開始增生。除了年齡之外,家族史、抽菸、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常接觸強烈陽光、高度近視也是高危險群,不管老少都莫輕忽。


黃斑部病變症狀示意圖

林伯剛醫師表示,林爺爺因為發現的早,在疾病尚未惡化的情況下,及時接受新生血管抑制劑注射療法治療,使他的眼睛順利恢復健康,但由於黃斑部病變初期很少同時影響雙眼,所以單眼受影響時,患者常不覺得有任何異狀,這是因為雙眼代償作用的原因。所以許多患者,尤其是老人家或是生活較忙碌的人,往往不易發現初期的「模糊、扭曲、變形」等徵兆,而常等到另一眼也受到影響時,發現視力嚴重減退、眼部有明顯出血,甚至已經出現明顯的黑影時才就診,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導致視力無法完全恢復,相當可惜。
 

最新治療健保有給付 研究顯示,要維持穩定視力,患者第一年平均需施打 5.6 針

目前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治療方式包括光動力療法、雷射光凝固療法、及最新治療方法─使用「新生血管抑制劑」,目前普遍採取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每個月注射一次,可有效阻止新生血管增生,改善或穩定視力。治療的費用一年3針約10萬元,目前已有健保給付,超過3針的部分則需自費。


黃斑部病變症狀示意圖

林伯剛醫師補充:有些病患在施打兩、三針後,視力很快恢復,慶幸改善之餘,忽略持續接受追蹤治療,等到再次回診,視力變更差,前功盡棄。根據研究顯示,要維持穩定視力,患者第一年平均需施打 5.6 針*,醫師希望藉由林爺爺的例子,呼籲先前已接受過治療的患者,應持續積極與醫師配合並定期追蹤檢查,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保護雙眼遠離失明威脅。

「模糊、扭曲、變形」是典型症狀,別誤以為是自然老化、老花、白內障

許多老人家在黃斑部病變的初期,只覺得視線暗暗的,閱讀上有些困難以為是老花眼,但漸漸的視野中央出現灰灰黑黑的、扭曲變形,看不清楚,常誤以為是白內障引起的,由於大眾對黃斑部病變認識不夠,常等到患者視力嚴重喪失,家屬發現後才就醫,往往錯過黃金治療期。曾有患者看老婆的臉,變得又扁、又黑甚至凹陷,讓他嚇一大跳,以為看到靈異現像。生活上,如發現馬路上的斑馬線呈現彎曲,或紅綠燈的顏色突然變了,就應留意是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徵兆。

    門診常有患者認為勤補充葉黃素就能治療眼睛疾病,但其實保健食品只能預防保養但不具治療效果,過於依賴健康食品反成致盲助手!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我檢測  有問題勿找錯科  速至「視網膜專科」

為了在老年生活還能保有眼睛的健康,醫師建議,年紀超過50歲的民眾,可多利用簡便的自我評估工具「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或「家中磁磚」、「窗框」等直橫條排列處),讓自己遠離失明危機。只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左右單眼依序注視格線,若視線模糊、扭曲變形,甚至中央有黑影或部分出現空缺,就應盡速向「視網膜專科」醫生尋求專業諮詢,把握黃金就診期。除了透過阿姆斯勒方格表等自我檢測外,50歲以上者亦應定期至眼科檢查。

資料來源:
*1999-2000年石牌社區醫學服務及眼疾流行病學研究
*Fung et al. Am J Ophthalmol 2007; 143: 566-583

台長: 嵐天
人氣(4,0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健康樂活(醫學、養生、減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