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在早餐店瞄了一下報紙,上頭大刺刺的標題就提到我國健保幅漲的事。
"健保部分負擔加重,乾脆病死在家中",記憶有點稀疏,不過是類似這樣的字眼,我開始思索,為何原本好好的健保,今日會讓大家來批評ˋ辱罵。
原因是醫療資源的浪費,使之相關人員下了如此結論。
大家有沒有想過,自己是否有錯?並不是一味的怪罪政府,健保的意義為何?健保提倡的動機又為何?
-沒錯,就是要讓弱勢族群也有進醫院治療的機會啊!!
資源過度的浪費,最終還不是要我們自己的荷包大失血。但是,對於那些弱勢族群,又是多麼的不公平,所以政府應該要想一個平衡點。
今日的經濟事蓬勃,還是低落?肯定的,是起伏不定。
有一半責任要怪罪政府,有一半要怪罪我們自己不夠團結。
在我的心眼看來,我雖然是個微不足道的一枚國中生,但我看的出來,我們為事都先從利益出發,沒有利益,這件事根本就不足一提,都以自我為中心。
先論政治來做例題吧! 最近某某黨要選主席,某某黨設為a黨。
a黨主席的候選人之一-一個年輕有為的政治青年,他拍了一個廣告,內容是要我們經濟起飛ˋ讓a黨可以勝利。好!我瞥了這廣告一眼,似乎鏡花水月。
然後候選人之二-一個經驗豐厚的政治老鳥,似乎也拍了個廣告,內容也是差不多的。
我又在思索了,同樣是a黨的黨員,怎麼開始起內鬨來了,真是個家庭悲劇啊!
我開始羨幕起古代的禪讓政策了,推舉一個有能力ˋ仁德深厚ˋ理性明理ˋ慈愛人民的賢人,受到諸侯的擁戴,謙沖自牧的作為,更受人民的尊崇。
來!另外一個我發現的弊端。
春秋時期是教育廣泛發展的時代,各個學派都各有自身抱負及理想。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至聖先師吧!
孔子所闡述的道理的根本是仁,有教無類更是孔子的教育方針,也深受大家的擁戴。
為何說是弊端?孔子曾說過:道術不同的人,就不可以一起謀畫事項。
春秋時期,各個學派秉持自我理想為出發點,儒家就是仁,道家就是道,而墨家主張和平。
孔子ˋ莊子...,他們都是聖賢,不可多得的賢者,不過,他們卻污衊其他學派的思想,並且加以襯托自身理想的偉大,當然,從表面上當然是看不出來的,不過隱含了委婉的輕視。
為什麼?既然都被尊稱為聖賢了,為何還要刻意的去輕視自己的家人?
為什麼?既然都是台灣的人民,為何還要分藍營綠營?
"同是發光體,自然會相互映照",希望這句話能夠成真,希望是相互映照,而不是相互詆毀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