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想靠半夜時分奇襲的共軍除了失去奇襲的良機外,海灘上的大火更讓共軍失去夜色的掩護。海灘上無險可守,而唯一向內陸挺進的道路又被戰車封住去路。共軍部隊在海灘大火的襯托下,目標顯著。而青年201師官兵身在早就挖好的戰壕中佔盡優勢。整個海灘上的共軍彷彿成了活靶,在這麼大的火光照射下,才剛搬上岸的彈藥補給與迫擊砲據點無處可躲,又被青年軍的機槍火砲打爆起火,整個海灘上成了子彈亂竄的烈火地獄。平心而論,當晚登陸的共軍三個加強團表現不能不說英勇沉著,才剛搶灘登陸就撞上已經等後多時的火力網,然後被瘋狂的戰車火砲壓著打,彈藥補給船還大爆炸,第二波登陸部隊無船可坐。沒有多久靠近66號戰車處搶灘的加強244團就幾乎傷亡殆盡。但是另外離66戰車較遠處的共軍加強251團、加強253團還是依作戰計畫,在失去夜色掩護下,冒著巨大的損失前進,奮力的與201師的主防線進行近距離肉博戰。而原本就無心戀戰的青年201師自己也沒有想到會堅持那麼久。讓共軍在最關鍵的登陸後一個小時,還被緊緊的釘在海灘上動彈不得,不止佔領高地太武山還遙不可及。眼前的201師還緊緊的守住戰壕陣地。這讓之前習慣國民黨部隊一接戰就潰敗逃走的共軍第一次陷入苦境。
而距離66號戰車較遠處的另一側海灘,共軍加強251團、加強253團與青年201師打的如火如荼,由於這一側沒有戰車火力支援,共軍雖然處於劣勢,仍然給予青年軍201師極大壓力,雙方近到白刃肉搏,互丟手榴彈,不久後青年201師在這一側的陣地就多處被突破,原本共軍計畫在突破陣地打開缺口後,打入防線的共軍要繞到主防線後方的道路快速移動以夾擊201師,並且殲滅令加強251團損失慘重的砲兵營。但是卻偏偏天不從人願,這些突破青年軍201師的共軍全撞上躲在201師後方道路上準備隨時逃跑的戰一營戰車。戰一營的戰車看到突破防線的小股共軍出現,以為自己的逃生之路已經被截斷,一路吃敗仗如驚弓之鳥的戰車部隊以為這時不快點突圍就要被全殲了,於是命令戰車第三連向前方火力搜索前進,以掩護營部後撒,營部帶著剩下的戰車與步兵全力向道路上的共軍開火,希望打開一條活路。但是帶著剩下戰車的戰一營不知道進入201師後方道路的共軍只是少數,而且是經過血戰後好不容易才攻到那裡的。想著逃命要緊的戰一營火力全開,沿著後方道路快速掃蕩共軍,準備逃向132高地。而被留下殿後的戰三連則心不甘情不願的向道路的反方向前進,以掩護主力撒退。進入後方道路還沒有喘一口氣的共軍就撞上了準備逃命而積極開火的戰一營,幾被全殲,更別說還能由後方去包抄201師的後方了。這樣的巧合不止穩住了201師的後方,更讓該砲兵營成了整夜牽制整遍海灘的火力基地,讓共軍無力組織一次完整的反攻。
到了這個時候,雙方已經激戰一個多小時了。66號戰車的彈藥早打完了。排長楊展早就換到另外二輛戰車上準備撒退,只是蒙受巨大損失的共軍殘部還是一直蜂湧而至,這一側的青年201師的士兵慢慢的團團守著這個火力據點,想說靠著戰車的強大火力有助保命。結果變的65號戰車與67號戰車也出不去。這時排長楊展聽到了無線電中的命令,知道自己所屬的戰三連被留下來斷後,並在201師「西一點紅」防線的後方搜索前進,於是楊展想這大概是脫身最後的機會,於是向留在66號戰車周圍的201師士兵表示西一點紅防線快守不住了,他要帶著能動的坦克去支援。201師的士兵當然不知道楊展是打算去找戰一連會合後撒退,於是還派出少量的步兵尾隨楊展的兩輛戰車向「西一點紅」方向前進。排長楊展留下已經負傷的與還在操作機槍的三個戰車兵後,就帶著兩輛戰車與一小股步兵向「西一點紅」前進。沒有想到的是當晚運氣差到極點的共軍244加強團打算利用剩下的700人做最後一次的總攻擊,繞路衝向瓊林鎮,將金門從蜂腰處截斷,並佔領太武山,只是這次又撞上戰三連的二個戰車排與隨後從側面趕來會回的楊展與65、67兩輛戰車。沒有重武器的共軍244加強團殘部遭到戰車部隊的兩面夾擊。最後潰不成軍四下逃散。
一直到天亮,共軍的三個加強團都沒有能離開已經被砲火轟成為人間煉獄的海灘,向內陸挺近。青年軍201師竟然守住防線直到天明,這連自己都不敢相信。共軍的第二梯隊在對岸只能看著金門的激烈戰事無計可施,雖然後來糾集大火後剩下的來船隊再運送了小量的部隊,但是已經無法扭轉戰局。由201師防線後方逃向132高地的戰一營在天亮後由殿後的戰三連無線電中得知,防線竟然奇蹟似的沒有潰散,而且共軍的船隻大半被燒毀在海灘上。此時不搶功更待何時,於是命令逃向瓊林鎮的戰一連由西一點紅海灘向東一點紅灘進行掃蕩共軍殘兵。而自己則直撲戰事最膠著的古寧頭一帶,以搶第一功。一整夜忙著逃命的戰一連搶功心切,一上場就誤擊友軍,把固守在66號戰車旁邊的201師警衛連打死一大半。但是隨後在海灘上威風八面,橫掃殘軍。撲向古寧頭的戰一營也讓因為一夜激戰而千瘡百孔的防線得到鞏固。隨後當天夜裡(26號)共軍雖然利用剩餘船隻再增援了四個連的部隊,但是已經無法扭轉戰局。國民黨軍各部隊已經看出此戰必勝,紛紛自願請纓上陣以搶戰功。剩下的都只是與小股共軍殘部的圍殲戰,各部隊自編的戰史雖然講的口沫橫飛,但是敗軍之將何以言勇。逃了千里路終於穩下陣腳的「黃埔精神」,終於又開始找到吹牛的本錢。1949年10月,一路告捷的共軍,剛佔領廈門,又直撲金門。當時島上只有湯恩伯的福建綏靖部隊(曹福林與劉汝明各兩個編裝不實的師),共軍一上岸,他們就被打退了。24日起,佔優勢的共軍準備全數登陸,老蔣也從台灣調來一個新編師,汕頭調來兩個嫡系的步兵師,原本打算在古寧頭將登陸的共軍「阻敵於海上」,但被根本博制止了。
根本博將國軍撤退,讓共軍全數上岸,再用優勢的空軍將共軍所有艦艇炸沈。上岸的共軍被增援而來的國軍殲滅了大部分,共軍殘部於是佔領古寧頭的民宅做困獸之鬥,國軍也準備用「火海」圍攻。但耆老告訴我,那位日本將軍反對國軍的戰術,結果國軍打開包圍的一角,讓共軍到北海岸集結等待對岸支援,古寧頭村民因此逃過一劫。
在北海岸集結完成的共軍,遭到國軍海陸空三面夾擊,在沒有掩蔽,也沒有人質的情況下,全數被殲滅與被俘,連一個逃回去的都沒有,造成了共軍建軍至今最「慘敗」的一次戰役。金門當地人將根本博尊稱為「戰神」,中共也懸賞五萬美金要取他的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