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國軍撤離南京,渡過長江的中共軍隊兵分二路向南挺進,同年八月,陳毅率領的東路共軍自福建北部南犯,八月十七日陷福州。此時,中央政府任命湯恩伯主持福建軍政,湯遂將軍力集中於廈門,十月十七日,湯恩伯又率軍隊撤到金門,準備在此據守,一場驚天動地、讓台海局勢全面扭轉的「古寧頭戰役」即將展開。 先是在十月二十日,中央任命第十二兵團司令胡璉接替金門防務指揮,但胡司令當時不在金門,福州綏署代主任湯恩伯鑒於金門情勢緊急,為明定事權,乃於十月二十二日令知所屬「所有金門部隊,在第十二兵團司令到達前,仍歸第二二兵團司令李良榮統一指揮」,當時金門防衛部署,除以第五軍指揮第二00師及隨後增援之第五十三團,守備烈嶼及大、二膽島外,在金門方面,係以第十八軍守備金東、第二十五軍守備金西,另以第一一八師所屬三個團,各配屬戰車兩個排做為機動部隊。 而陸續到達的第十九軍,主力進駐金門城,一部駐瓊林,負責守備金西之第二十五軍,除以兵力不足的第四十師擔任金門島西南守備外,兵力充實的第二0一師則負責最適於登陸的西北正面守備,第二0一師則採直接配備,以第六0一團為左地區隊,第六0二團為右地區隊,並置重點在右。 到了十月二十四日下午五點左右,共軍以第八十二、八十四、八十五師為基礎,各編成一個加強團,為第一突擊梯隊(共約九千人)分由澳頭、蓮河等地登船,先駛抵大嶝海面集結編隊,然後利用黑夜向金門北海岸瀧口跟古寧頭一帶出發。 二十五日零時三十分,駐守在瀧口方面的國軍發現敵軍已大舉入侵,剛好第二0一師右地區隊防區內,因有一輛戰車在參加先前的步戰聯合演習時陷入沙中,該地尚滯留戰車排一排(共三輛戰車),面對正在搶灘登陸的共軍,立即展開猛烈射擊,而守軍第二0一師亦隨戰車的射擊投入戰鬥,金門保衛戰,也就是世稱的「古寧頭戰役」正式揭開序幕。 事實上,在十月二十四日深夜共軍船團發航之際,金門海面正吹著強勁的東北季風,以致船團逐漸偏西航行,主力擁集至古寧頭地區,在瀧口方向登陸的只有一部份而已。不過這一部份在瀧口方面登陸的共軍,雖然傷亡慘重,但仍有部分滲入國軍陣地後方,因此二十五日凌晨五時許,右地區隊第六0二團右翼第三營便連續發起逆襲,殘餘共軍非死即降,僅少數向西方竄去。左翼第二營亦與敵激戰於東一點紅附近,共軍一部突進至觀音亭山,並繼續擴張中。 另外在左地區隊第六0一團也和登陸的共軍激戰,敵人死傷累累,二十五日凌晨三時許,倖存的共軍仍由第五、六連陣地之間隙突進,雙方遂短兵相接,肉搏拼殺,戰鬥至為激烈;另股共軍分兩路竄向安岐、林厝、北山、埔頭等地;又守備古寧頭之第三營方面,共軍避開第七、九連陣地,逕向林厝、南山、北山竄擾,情勢至為危殆;四時三十分許,由林厝滲入的共軍續有增加,並竄至埔頭(第六0一團指揮所)及一三二高地附近;此際,復有共軍約兩個營及載運糧彈等補給船艦數艘,於古寧頭登陸上岸,至二十五日拂曉為止,古寧頭一帶已成為登陸共軍的後方基地。 國軍第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深感情況嚴重,遂令第一一八師對觀音亭山、湖尾及湖南以北高地之線發起逆襲,同時第二0一師亦以局部逆龑與之配合。第一一八師當即以戰車為前導,向滲入之敵猛烈反擊,迄七時三十分止,滲入右地區隊方面之共軍已大致肅清,該部遂即轉而支援左地區隊的戰鬥。此時,古寧頭方面因為是共軍主力所在,戰情繼續惡化,國軍第六0一團乃退守古寧頭西南突出部及湖下、一三二高地之線,掩護第一一八師之逆襲。 前此,福州綏署代主任湯恩伯基於戰況發展,決心趁敵人立足未穩而後續尚未到達之前,急令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金東守備指揮官)指揮第十八師、第一一八師及甫行到達金門,尚在涉水登岸的第十九軍第十四師,以古寧頭為目標,實施反擊。十月二十五日上午五時三十分,第十八軍自北而南以三師併列,在M5A1戰車前導下,以排山倒海之勢,奮勇突進,經過一天的激烈戰鬥,迄當日黃昏,大部份陣地都已收復,先頭部隊更進佔西一點紅、林厝之線,而古寧頭西南突出部猶為第六0一團第三營所固守。共軍則侷促於古寧頭一隅,已成甕中之鰲。 二十五日夜,國軍除以一部與共軍保持接觸外,主力退至後方整頓應變,並以第十四師佔領第二線陣地,防敵趁夜竄擾。二十六日晨三時三十分許,共軍後續部隊約千餘人又於古寧頭北端登陸下岸,並乘夜晚擴張,但為國軍第十四師阻止於西一點紅、安岐、埔頭之線。 二十六日六時三十分,第十八軍在優勢海空軍及砲兵支援下,再起攻擊,共軍頑強抵抗。該日上午,第十二兵團司令胡璉終於順利登陸金門,十一時許,到達水頭(福州綏署指揮所),於瞭解狀況後,隨即趕往第一線,接掌指揮權,並鼓舞士氣,各部隊在戰車的前導下,無不奮勇衝殺,激戰至黃昏,共軍多向海岸亂竄,但均為國軍所截,然仍有不少共軍據守古寧頭村落,憑藉家屋,頑強抵抗。 國軍連夜猛攻,迄二十七日拂曉前,始將共軍最後據點予以摧毀,所餘共軍非死即俘。另外尚有一千三百多名共軍,困伏於古寧頭西北角海岸之斷崔下,正進退不得,徬徨無依中,被國軍發覺後,於二十七日九時三十分,再以戰車為前導,前往掃蕩,在圍攻與招降下,全部棄械歸降,「古寧頭戰役」至此以全勝而告終。 現在在金門古寧頭附近,仍有許多當年戰役的遺跡,為當年保家衛國的壯烈事蹟作見證,也是觀光客最熱門的憑弔景點,其中,位於安岐、頂堡間的湖南高地,為古寧頭戰事攻防第一線與國軍反擊部隊第十八軍的前進指揮所,位處高地可對古寧頭全景瞭望,當地已設解說牌,圖示古寧頭戰役攻防戰過程。 另外,在當年國軍與敵人攻防肉搏戰最激烈的地點林厝,則建有「林厝浴血殲 敵紀念碑」,而當年共軍登陸古寧頭後,即據南、北山、林厝一帶,時北山村入口處一棟石砌樓房,原為守備部隊第二0一師六0一團第三營指揮所,共軍盤據後亦為其指揮中樞,目前該指揮所遺址仍保留斷垣殘壁貌,並依然可尋巷戰痕跡、攻堅鑿痕與九三砲戰、八二三砲戰時期之毀損民房痕跡。 至於位於當年戰事反攻發起線西埔頭的李將軍廟,則是為了紀念國軍第十四師第四十二團團長李光前。當時李光前率部奮勇反攻,自己身先士卒,不幸中彈成仁,由於李光前是「古寧頭戰役」中國軍陣亡的最高階指揮官,當地村民感念他的英勇事蹟,遂集資在其成仁地點為其建廟,供後人憑弔。 前總統李登輝在慶祝古寧頭大捷五十週年的祝賀詞中,曾引述故總統蔣中正的話說:「沒有金馬,就沒有台澎」,他表示,「古寧頭戰役」的勝利,為台灣爭取到調養生息的空間,鞏固了民主自由的堡壘,確實是一場攸關台灣命運的關鍵戰役。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BuqqrdoBso&feature=related 29军85师253团政委陈利华,广东梅县人,1920年出生,1936年入党,1940年加入新四军。1949年10月24日奉命登陆金门作战,协同团长徐博指挥253团与数倍于己的敌军浴血奋战 ... 陈利华在金门战斗失利后,利用混乱混进了国民党部队,后打入国民党情报机构,官任上校,曾为我军提供过重要情报,直至1981年因熟人出卖被杀。是赴金门作战人员中最传奇的一个。国民党在八十年代抓捕他时,曾从他家中搜出了特种电台,据说:陈利华在鼓励战士宁死不当俘虏后,向一个战士要了一枚手榴弹,然后进入一个山洞,不久山洞内传出了手榴弹的爆炸声,当时战士们便都以为他在山洞里用手榴弹自杀了,国民党军队在事后审查中,肯定也是这样下结论的,便也就不再盘查他的下落,他便利用此混乱的机会,成功的隐藏下来,加上他又改了名字,随后又利用自己具有的军事知识,成功地考入国民党的军校,成功的隐蔽下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