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自台大管理論壇,台大洪明洲教授著】
我提供一幅「拼移民」的改造台灣大運動,保證未來二十年,台灣成為全世界投資最熱的國家!
我一直反對認為台灣經濟已經成熟,沒有很多投資機會的說法。換成另一個思維想:台灣目前屬於後工業時代的投資蠻荒時期,許多投資幾乎空白。
一般人只將社會的硬體建設(例如:製造業、公共工程)視為投資,沒錯,台灣在這方面的投資已經沒有機會,我甚至認為已經過度,必須要冷卻,甚至「禁絕」。但是,景觀、文化、環保、軟體………的投資,台灣還貧乏得很。
這一概念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如何刺激這些「軟體」的投資?以及投資的收益與報酬何在?很少人去想的。
基本上,我主張台灣應該是一個「移民國家」,它必須是全世界有才華、有錢財的人嚮往的樂土,然後願意花個四、五千萬買個「居留權」的國家。
幾年來我不斷在傳播這一構想,但都被視為「異類」或「瘋子」,沒有人認同我的想法,大家寧願相信台灣只會「逼」人花個四、五千萬,到國外買「居留權」,沒有能耐吸引別人來居留。如果能夠吸引外國人,那只能吸引大陸妹來此賣淫,菲傭泰勞來此打工,以及大陸新娘(每年一萬人)來作次等台灣人,那有可能吸引科學家、文學家、藝術家、企業家………來此定居發展?
而且,一想到移民,我們就直接想到讓外國人來台灣「工作、居住」,來搶我們的工作、來增加我們的人口密度,我們很少想到讓他們來奉獻--例如,先花個四、五千萬買個「居留權」。
這是台灣人最沒志氣的地方,我們只會「賺得全世界,卻失去台灣」,以及「窮到只剩下有錢」,這是國科會公布的「永續台灣的願景與策略白皮書」指出的台灣寫照。
這是那門子經濟學:一想到投資,就只能投資大煉鋼廠、12吋晶圓廠、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摩天樓、跨海大橋,還有「新瑞都」這類城鎮…………,我們從沒想到如何開發一座「藝術鎮」、「童玩鎮」、「東方瑞士」,來吸引全世界的有錢人來觀光,甚至移民。
我算過,如果台灣每年能夠有一萬名願意花四、五千萬來移民的政策,我們每年就有四、五千億的外匯收入,佔國家總預算的三分之一,多賺!目前舉國在推動的「兩兆雙星」若扣除「進口成本」與「社會成本」,絕對不會比移民帶進來的錢還多。
台灣要建設到什麼階段才能有每年「進口」一萬名富人來移民?很簡單,台灣不必像日本、瑞士一樣漂亮,只要比大陸的城鎮還像「公園」即可,而移民對象就鎖定可能遭受「共匪」迫害的「資本家」:例如,仰融(華晨中國汽車董事長)、賴景星(福建走私大王)………等等。
如何做到讓這批在大陸致富的資本家來移民台灣?只要「提錢」(在銀行投資四、五千萬)來,台灣就發「綠卡」。
當然我們不是為了迎接這批「新台灣人」(財神爺)才來重新規劃國土,我們的目的是要我們的家就住在「天堂」。為此,法令鬆綁,農地轉公園綠地、廢棄工廠、農舍復原,以國家公園的大型專案由當地農民、(失業)工人主持規劃,由擁有專門知識的專家學者、政治人物提供諮詢,甚至鼓勵當地流氓「改邪歸正」參與地方建設。
我把這幅「拼移民」的景象想像為:改造台灣大運動,每一個規劃案最好有「陽明山國家公園」的規模,而且愈大型(最好有瑞士級或紐西蘭級的景觀規劃),政府補助愈多、銀行融資貸款愈高;讓創投加入,甚至允許用大型民間國家公園規劃案上市籌募資金,到海外發行ADR,甚至到大陸、香港上市………。讓全民動起來:地主農民、工人、銀行家、投資客、知識份子、民意代表都來參與,然後運用企業管理的目標願景規劃,加上現代化的績效控管來管理!
好了,我的美夢就做到這裡,再寫下去,台灣的投資機會會太過熱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