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14 12:15:04| 人氣3,2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贏在軟實力》說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很久沒有認真地看過一本書了。

 

自從脫離學校生活後,我徹底地拋棄了那些對我來說屬於「硬性」的書籍,只鍾情於閒書的閱讀;即使應業務需要,得讀一些參考書籍,頂多也只是瀏覽了相關的章節而已。更多的時候,我選擇透過電腦,無論是線上閱讀還是下載閱讀。

 

不過,為了響應專書心得寫作的活動,我在今年終於基於認真的態度,確確實實地看了一本書──《贏在軟實力》。

 

其實,心得寫作指定的專書不只這本,但因我對「軟實力」(soft power)這個概念還滿有興趣的,所以就選了這本書。只是,在翻開這本書後,我立刻就後悔了。因為這本書實際上是天下文化辦的某個活動的貴賓講稿彙集,有的很短,有的或許是想讓參與者容易理解,理論層次並不很高,所以心得不太好寫,我只好順著自己的思路,拉拉雜雜地找了一些相關資料,很努力地擠出了活動所規定的字數。

 

最近,軟實力一詞的創造者,哈佛大學教授奈伊(Joseph S. Nye Jr.)應邀來台灣做演講,我也在這次的徵文活動中確定落選,因此我決定把這篇好不容易擠出來的文章跟台友們做個分享,歡迎有興趣的台友們一起討論。

 

 

相對於代表軍事力量的「硬實力」(hard power),軟實力指的是一國以其制度上的、文化上的、政策上的優越性或道德性,對外展現其吸引力的一種軟性力量。它或許不如軍備武器那樣具體可見,但卻代表著一種心靈上的趨向,呈現出潛移默化的效果。

 

從歷史看軟實力與硬實力的消長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發展史中,儘管「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等現象仍多以武力為依歸,但也不乏征服者受到被征服者之文化影響的例子。拿中國的歷史來說,漢民族所建立的王朝雖曾多次遭到外族入侵,甚至被外族統治,但這些外族最後也多受漢文化吸引,成為中華文化的一份子。換句話說,漢民族的政權即使被外族以武力滅亡,但漢文化卻反而同化了入侵者,並融合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這就是軟實力的真正力量所在。

 

然而,軟實力與硬實力卻又不必然是處於對立的面向,也有以硬實力「行銷」軟實力的例子存在。比如在十九世紀時,西方的強權們挾著船堅炮利來到東方,以武力打開中國、日本的大門,受壓迫的人們提出「富國強兵」和「西化」作為救國的對策,前者可說是基於一種自我防衛的需求,後者卻免不了有「見賢思齊」的矛盾存在──被侵略者於反省後,認為自身的文化落後導致了失敗的困境,為了達到富強的目的,轉而學習侵略者的文化。

 

其後,日本在「脫亞入歐」的政策下厲行西化,終於蛻變成東亞強權。但他們卻以所發展出的硬實力欺凌鄰近的國家,發動侵略戰爭,取得殖民地後又開始進行文化輸出,台灣的「皇民化運動」即為一例。只是,這樣的文化輸出充其量僅是政治上的強迫同化,與漢文化對外族的風行草偃相去甚遠,更不用說與他們昔日為再造新日本而學習西洋文化的動機完全不同了。有趣的是,日本在戰後雖然經過了一段百廢待舉的時期,但在1960年代,卻締造了舉世聞名的經濟起飛,並且直追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此時日本的電器品牌、經營策略揚名全球,便成為一種軟實力。

 

反觀清末的中國,雖有變法圖強之舉,卻在甲午(1894)一戰中敗給新興的日本,甚至使台灣淪為殖民地。然後在1949年,台灣海峽隔斷了兩岸的往來,也使兩岸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台灣在相對穩定的社會下創造了經濟奇蹟,完成了民主政體的建設;中國大陸在經歷了十年文革的動盪後,鄧小平啟動改革開放,終於締造了經濟崛起,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甚至有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實力。

 

只是,中國在富起來之後,卻走上了「強兵」的道路,武力之強大甚至使周邊國家備受威脅,對準台灣的導彈更是令人寢食難安。相對於中國來說,台灣只是「小國寡民」,進行軍備競爭當然不智,因此發展軟實力成為唯一選擇。

 

台灣發展軟實力的潛力

 

20071月,將軟實力概念引進台灣的高希均教授,到哈佛大學拜訪了奈伊教授。奈伊教授將兩岸情勢如數家珍般對來客分析,指出台灣在兩岸關係上的最好策略是「維持現狀」,要提升對外影響力的最佳途徑,就是發展軟實力。

 

作為一個海島,台灣相對於大陸來說,面積的狹小和資源的稀少確實讓發展有著先天上的限制,但透過海洋就能連結全世界,卻也成為兼容各種文化的優點所在。

 

數百年來,除了在地的原住民外,從大陸來的漢人,從歐洲來的西班牙人、荷蘭人,從北方來的日本人,都帶來了各自的文化;而在二次大戰後,透過美援等管道傳入台灣的美國文化,更讓台灣逐漸與西方同步,跟世界接軌。於是各種文化在這塊土地上交流激盪,鎔鑄出台灣豐富多元、兼容並蓄的文化特質。尤其在1949年兩岸分治後,原本分散大陸各地的地方文化,在台灣變成一個大融爐,而政局的相對穩定,使台灣得以保存這些中華傳統文化。是以台灣在文化上不但擁有移民社會的包容特質,同時也保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這是台灣發展軟實力的重要優勢。

 

此外,來自西方價值體系的民主、自由,在台灣也得到了重要的實踐。

 

中國的傳統觀念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這種邏輯下,黎民百姓是帝王的所有物,必須愛民如子、視民如傷,讓人民安居樂業,他們才不會有非分之想。因此,傳統中國只有「民本」的思想,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為了維繫一家一姓的天下,不得不勤政愛民。當然,就同樣的目的來說,對膽敢造反、威脅自家政權的刁民,殺之唯恐不盡。

 

西風東漸以來,「民主」的觀念傳入中國,清末的思想家梁啟超即有感而發地把數千年來的帝王歸為「民賊」,抨擊他們把國家當作「一姓之私產」,「于是凡百經營,凡百措置,皆為保護己之私產而設」,最怕的是「原主人一旦起而復還之」。所謂的「原主人」,指的即是「國民」,因此人民已不僅僅是國家的根本,而是國家的主人,政府也不應是高高在上、生殺予奪的統治者,而應是為人民服務的公僕。

 

民國成立以後,政局的動盪與戰亂的頻仍,使得民主的實踐一再推遲,直到政府播遷來台後,才在情勢的相對穩定下,展開政治改革。在民主前輩們的努力下,如今台灣人民已能用手中的選票決定國家元首,政治人物亦不敢忽視民意,真正做到了主權在民,甚至連民主發源地美國的前總統布希,也公開讚揚台灣的自由和民主,並形容這是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模範。這意味著台灣在自由民主方面的成果,已經具備了讓其他國家見賢思齊的能力。反映在文化的層面上,即是擁有自由開放的心靈,這不但是創意生命力的所在,也是發展軟實力的重要環節。

 

中國開始重視軟實力

 

亞聖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這便是著名的「王霸之別」。霸者以力服人,王者以德服人,只有施行王道,才能使人心悅誠服,而不是在力量壯大後就亟思取代霸者,成為新的霸主。

 

儘管中國的軍事經費仍在持續增加,但身處今日的文明社會中,中國亦警覺到王霸區別對其國際形象的影響,因此也開始發展軟實力,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廣設孔子學院,與爭取主辦國際活動。

 

雖然中共在文革期間採取「批孔揚秦」的作為,將孔子打成封建社會的代表,縱容紅衛兵搗毀孔廟,甚至將孔子後代衍聖公的屍體從墳墓中挖出來吊在樹上;但當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走向國際社會之後,中共發現中國必須建立一個文化象徵,才能一方面平衡窮兵黷武的形象,另一方面宣揚自己是個承繼數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於是,他們請出了曾經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孔夫子,以孔子之名推廣中華文化,而這樣的機構就叫「孔子學院」。

 

2004年第一所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成立開始,截至2009年底,中國已在世界88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82所孔子學院和272個孔子課堂,註冊的學生超過26萬人。這個現象不僅說明了中共當局對推廣中華文化所做的努力,也顯示了隨著中國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的增長,中國熱正在全球不斷延燒,漢語與中國元素對外國人的吸引力也愈來愈大。在這種趨勢下,向來引領全球電影風潮的好萊塢也開始重視中國電影,亞洲國家的中國電影市場亦隨之開展,中國當代藝術更成為國際收藏的熱門話題。尤其中國近年來接連舉辦奧運、世博等全球性活動,不僅增加了國際能見度,也竭力透過相關表演,將中國元素包裝成精緻的文化產品,吸引外國人的目光。凡此種種,都是軟實力的展現。

 

然而,也許是文革造成了十年的文化斷層,中國的部分文化相關活動,顯得有些淺薄,只看到赤裸裸的商業考量,彷彿只是靠老祖宗留下來的遺產吃飯而已,儘管古蹟、文物俯拾即是,卻缺少文化內涵。因此,保存了大多數中華傳統文化的台灣,實有必要、也有條件成為「中華文化的復興基地」。

 

兩岸合作發揮中華文化軟實力

 

1966年,中國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中華傳統文化及文物遭到嚴重破壞,令有識之士相當痛心。有鑒於此,在台灣的國民政府爰宣示要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並於次年成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以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

 

到了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台灣與中國大陸先後經歷了經濟起飛,成為地球村的重要成員,也在2008年台灣完成二次政黨輪替後,逐步走向和解與合作,兩岸接下來的重要工作,應該是在以中華文化為根基的文化交流下,共推中華文化復興。

 

中華文化在極盛時期,曾經影響了鄰近的日本、韓國、越南,也成為當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兩岸憑藉經濟實力,成為世界無法忽略的存在,當利用這得來不易的成就,共同向世界推廣中華文化,發揮中華文化的軟實力。

 

兩岸如何合作發揮中華文化的軟實力呢?筆者認為雙方可以從文化創意產業的層面來著手。目前台灣已經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中國也發布「文化產業振興規劃」,顯然雙方都將文化相關產業作為國家重點工作之一,因此如何利用彼此優勢,相互合作並開創新的機會,正是當務之急。

 

台灣的文創優勢在於有優質的文化土壤,又有自由、民主、多元社會的孕育環境,是以文化軟實力的未來發展,實是不可限量。然而,台灣的幅員小、市場小,無法靠內需市場撐起文創產業,因此我們必須著眼國際市場。而台灣文創產業向外發展的最大機會,就在中國。

 

相較於世界其他國家而言,台灣有鄰近中國新興市場的優勢地理位置,兼具全球華人地區文化、語言相通的特質,亦是華人世界中唯一真正傳承中華文字美學、文化精髓的地方。因此,台灣應該善用此種優勢,讓文化創意由透過台灣發想、中國合作、行銷中國、走向世界等途徑,促使中華文化在國際大放異彩。

 

在兩岸都重視文創產業的大趨勢下,目前民間已有不少相關交流與合作,惟若希望有系統性地讓文化力量進軍世界,仍宜正式成立對口機構,透過互通有無、整合資源、合作推廣三個階段來進行。

 

在「互通有無」方面,且不說中華文化在文革中曾受到嚴重破壞,需要台灣協助修復或補正這點,就是兩岸分治分立四十年,甚至台灣在更早前還受日本殖民、荷蘭佔領等,在各自時空環境下所發展出的中華文化,也已呈現了不同的面貌,應透過交流互通有無,才能爬梳出中華文化發展的軌跡與多樣性,有助於擬定整體的推廣策略。

 

就「整合資源」來說,從事文化推廣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兩岸可以就相關支援項目做資源整合,方能針對各種推廣活動做出有效規畫,避免不必要的浪費。而在經歷整理需推廣的主體,與整合可運用的資源後,就可以擬訂「合作推廣」的計畫。在合作推廣的架構下,中國有資金、土地、市場和政策等等的環境優勢,而台灣則有創意、人才、文化底蘊、和自由心靈等等的軟實力,兩岸的文化創意產業,可說有互補結構,若能善用優勢,以華人世界為文化創意產業的市場基礎,再進軍世界市場,文創產業實是前景無限。

 

兩岸經過半世紀的隔離,發展出同源但具有各自特色的中華文化,如今在大陸經濟崛起、世界興起華文熱、以及兩岸政府都有發展文創產業共識的天時地利人和下,正是中華文化再創輝煌的黃金機運,期盼雙方能善用文化上的互補優勢,共謀中華文化的復興,讓二十一世紀真正成為華人的時代!

台長: 水瓶貓熊
人氣(3,2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心情故事 |
此分類下一篇:令人生氣的「開心豬仔」
此分類上一篇:試玩「武林英雄」的感想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