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覺得待在家裡沒有空氣可以呼吸?
為什麼你們所謂的長輩總覺得我無法獨立?
拜託不要再把我管得那麼緊了好不好?
我都已經在上班了,快25歲了,講難聽點有人在這時都當媽了,我只是比那些人聽話,乖乖待在家裡,找個離家不到10公尺的公司上班,偶爾下班跟同事去聊天打屁,這樣也要被講話嗎?
一個小孩好不容易熬過18歲,很渴望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們很呵護我沒錯,但有沒有想過我心裡想要的是什麼?
兄弟姊妹和朋友,我到底是擁有了?還是沒有擁有?難道給你選擇,你們會選擇這種將近窒息的愛嗎?
獨生女又如何呢?
我認識的獨生女,大多孤獨的,他們備受家長的關愛壓力,只能不停地接受,但是自己想要的空間卻往往被限制,這是很不公平的!大人其實只想將自己的喜好,加註在這唯一小孩的身上,卻忽略這個跟寂寞作伴的小孩的感受!
公司老闆的女兒,現在才五歲,她個性很倔強,甚至傲慢無理,加上同事與她父母對她讓步至極,百般奉承,才幼稚園,她已經讓我非常厭惡,但是,卻又覺得她很可憐,白天送去幼稚園上課,下午五點被接回家,大家還在上班,不能吵鬧、奔跑,有時候同學、鄰居沒有來陪伴,一個小女孩拿著公司的紙箱,滴滴咕咕地自言自語,拿著繩子自己玩遊戲,大聲一點,被喝斥不聽話,如果下課很累,就是上樓看電視,吃著媽媽下午買來的零食,等待父母終於忙完公司的事,捧著肚子咕嚕咕嚕的聲音,在晚間七、八點,才開始前去餐廳吃飯。
小女孩常常喊著無聊,常常拿著東西跑來跟我們每一個同事講話,她無非是想要得到大人的注意力,想起來,她的情形比我還慘一點,起碼我媽沒有上班,但下了課陪我的還是電視,或者自己拿著自修寫功課,嗯,誰相信我在學校的功課,都是自己完成的呢?
我常常想,如果我搬出去了,我跟父母的感情或許會更好,人家說小別勝新歡,是形容夫妻的感情,我認為也可以用來形容我與父母的感情,在台北念四年的大學,更讓我可以清楚的感受,與其一直待在家裡,被管東念西,吵架到翻臉,不如久久回家一次,接受父母的熱情招待,突然多了很多聊天的機會,珍惜相處的時間,這樣會不會對彼此都好一些?
其實我不會怕跌倒,雖然有時候一個人很脆弱,很想抱著人大哭一場,但我仍覺得,一個人到了可以去外面生活的時候,就該讓他自由去接受這社會必然的碰撞,曾經看過一個網友形容感情如果一路順遂,平平穩穩,很容易像溫室花朵一樣,根莖細脆,一折就斷,更別說外面的風雨,我想一個人成長過程也需該如此,學會在不斷地跌撞後,拍拍膝蓋重新建立自信站起來,讓自己可以獨當一面。
父母總自以為自己看得多寡,可以決定一切該不該做的事,卻忘了雛鳥在母鳥催促學習飛行的過程中,也勢必摔跌了幾十次才能展翅高飛,我只是想說,不該讓小孩侷限在你們大人的視線範圍裡生活,小孩也是要長大的,可能將來也是要為人父母,如果一直過度保護,他又如何能夠成長,進入人生下一個階段?
想起某天從公司裡拿回來的雜誌裡,描述小提琴天才女陳美,仔細回憶孩兒時期不斷被逼著練習彈奏音樂的無助,直到最近她終於跟母親可以分開生活,過著她長久來想要的獨立生活,以及享受幾乎沒有擁有過的「自由」,她很開心,更能笑得開懷,且不諱言母親的關注是個精神壓力,因為她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成人,終於可以為自己的所為負責了,而不是讓母親這經紀人來規劃她要走的路。
我羨慕她。
December 11, 2005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