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
在憂鬱症病人的眼中,一切的事情都是灰色的。病人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常會抱怨生活上的瑣事,不管你說了多少鼓舞的話,可能都無法發生激勵的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週遭親人、朋友的傾聽、陪伴與支持是重要的。
不要太刻意去做些什麼動作,也不要對他有太高的要求與期待,讓他照著自己能夠適應的步調去生活,也不要說一些太過鼓勵性的話,這樣反而會加深他的壓力,單純的陪伴、傾聽、讓他知道你永遠是支持他、關心他。
另外,在憂鬱症患者的想法中,他是沮喪的、沒用的。所以在這樣的狀況下,你對他說.:「好好加油」,恐怕是一點用處都沒有,不如讓他去接受這樣的事實,告訴他,你現在就是生病了!請安心休養,不要勉強去做現在能力不及的事。讓病人比較寬心,而不要讓他覺得自己是罪惡的。
心理疾病患者的就醫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家人朋友的鼓勵和建議,因此可以協助他持續就醫治療,按醫師指示服藥,藥效通常需四至六週才會看見明顯的成效,千萬不可以自行停藥或換藥,如果情況一直沒有改善,不妨提出來與醫師討論,是否需換藥或提高劑量。如果你的朋友是因為心理因素導致憂鬱症,也可以在你朋友狀況較穩定時,請精神科醫師推薦後續的心理治療,兩者同時並行,會對治療更有幫助。
如何治療憂鬱症?
如果罹患憂鬱症,是需要專業人員的協助的,而除了看醫師,亦可考慮心理師的心理治療;另外也有康復病友組成的團體,如北部的台北市療養院的愛心會或高雄地區凱旋醫院的安心會等等,可以視患者的狀況來善加利用這些資源。但如果憂鬱症的情況嚴重,還是需要尋求精神科醫師的診斷治療,並搭配藥物的使用,會是控制病情最有效的方法!
以下介紹治療憂鬱症的方式,一般採取休養、身體療法、心理治療等三種方式。
一般人常會忽略「休養」是最重要的。如果住在家裡,仍繼續工作無法獲得休養,不妨勸其前往住院療養。
身體治療的主要作法包含藥物療法與電療法,斷眠療法,高照度光療法等。藥物療法主要以使用抗憂鬱劑,因應需要,輔以使用抗焦慮藥與助眠藥。
心理治療是指對患者的心理、思考,所採取的治療方法,有支持性心理治療與認知療法。憂鬱症的心理治療以支持性的心理治療(支持患者,產生共感)為主,不像精神分析一般那樣深入。所謂認知療法在於憂鬱症患者的認知(對於事物的把握方式)有某種扭曲的類型存在,導致容易陷入憂鬱的情緒,因此,經由此種認知扭曲的改正,來治療憂鬱症。
什麼是憂鬱症?
所謂的憂鬱症,通常也被稱為「心的感冒」,是常見的疾病。但往往因為自己的忽略或一般人錯與「精神病」相提並論而不敢承認,錯失及早治療的良機。
根據DSM-IV,憂鬱症常見的的症狀主要如下列9項,憂鬱症必須包含下列第1、2項,且具備以下其他幾項症狀。
1. 情緒低落
2. 明顯對事物失去興趣
3. 體重下降或上升
4. 嗜睡或失眠
5. 動作遲緩
6. 容易疲倦或失去活力
7. 無價值感或強烈罪惡感
8. 注意力不集中或猶豫不決
9. 經常出現負面想法
如果只是暫時具備這些症狀,不代表是得了憂鬱症。但是要判斷是否得了憂鬱症,需要從很多的方面作評估,並進一步尋求醫師的專業分析。
憂鬱症V.S憂鬱情緒
「憂鬱」指的是一般人都會出現的一種低落、感受不到愉快、沮喪的情緒,而「憂鬱症」則是一種疾病。
每個人都會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有時心情不好是「有明顯壓力」-- 這些壓力可能與「人」(情人、朋友、同事)的紛擾有關,或與「事」(考試、工作、身體疾病等)的不順遂有關;有時心情低落,是沒來由的(沒有明顯壓力、非月經週期、也非身體疾病的副作用)。
當你有明確的「壓力」造成心情低落,並且你的心情幾天後就逐漸變好了,或是事情發生後(失戀、發生重大事故、親人過世等),你的憂鬱情緒程度及持續的時間與周遭同樣際遇的朋友相似,那麼你只是處在「憂鬱情緒」中,也就是「鬱卒」的狀態。
如果你發現周遭人與你有類似的壓力,相較之下,你憂鬱的程度明顯較他們強烈,或憂鬱的時間明顯地拖得較久(譬如,連續三個月以上心情都沒有好轉),你就有可能得到「憂鬱症」,需找專家診斷及治療。
為什麼會得到憂鬱症?
一個人會得到憂鬱症,非單一因素造成,有生物、心理人格及社會壓力事件等影響因素。
從研究資料中顯示,罹患憂鬱症的父母,其小孩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可能較其他人高一些,因此這個病狀的確有遺傳的可能性,但並不代表憂鬱症就一定會遺傳。
另外,當有重大事件的發生或生活型態產生大的變化,皆容易引發憂鬱症。這些事件包括如退休、升遷、失業、生理期、生育、結婚、事業的失敗,股票被套牢、親友去逝、疾病、新居落成、家庭的衝突…等不同階段所發生的問題。若是遇到這些狀況,有必要找到屬於自己的紓壓方式,否則很可能因過大的壓力而導致罹患憂鬱症。
然而,憂鬱症並非都是外在刺激造成的。若一個人外表看來活潑,但卻以逃避或選擇遺忘的方式處理壓力事件,過度地壓抑情緒,一旦碰到重大挫折或壓力時,就很可能導致憂鬱症的發生;個性開朗,卻事事要求完美,堅持自己要在人前表現出最光鮮亮麗的一面,這樣的完美主義的個性也是引發憂鬱症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也有相當比例的人,是由於生理因素引起。
是否罹患憂鬱症,得要觀察是否同是有其他憂鬱症狀,並由專業的醫師來診斷。
文章定位:
人氣(135)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