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匆匆忙忙的跑去還書,只因為怕時間又來不急,尤其對我這個老是愛拖拖拉拉的小魚兒來說,更是會讓人生氣且也另自己頭大。
借了幾本,其中一本也還是旅大大爺爺喜歡的聶魯達
(我只看到這本”拉丁美洲詩雙壁”,我想其他的大概被借走了吧)
下午,又出門,並走到圖書館前:
(嗯!我好像還有一本書沒借耶)
又走到同樣位置,隨手拿了二本,一看是李敏勇ㄚ伯的書
”探觸五十位台灣詩人的心”和”台灣書閱讀”
我原本是想找趙天儀教授的書來看看,但這次居然都沒看到
且我也懶得再找,因為習慣總是不好的事。
我想再去找楊風的書來看,但看了看,其實手也不想拿
再晃了一下,看到其他什麼宗教都再教人開悟成佛解脫的書名時
有一股衝動,想把那些書全搬去燒了
後來,離開了那地方並找位子想坐下來之前
就先去拿我要再借楊風爺爺寫的印度哲學史一書
因為,我上次借回去看,只看五六張就停了下來
因為這本要花一些時間專注思考著,也因為這樣
所以一直沒有太多時間讓我可以專心下來看
我坐了下來,翻看這本”探觸五十位台灣詩人的心”
一眼就看到了趙天儀教授的名字
於是,直接翻了過去,寫著:
◎蘆葦 趙天儀
在溪床的中央
滾滾的激流洶湧地
來自山上
環繞著溪埔的新生地
我們在溪床上飄搖
也在強風中戰慄
白髮蒼蒼地
仰望著灰色蒼穹的臉孔
在狂風中屹立
在暴風雨中接受挑激
新生地如島嶼
讓我們緊緊地紮根再一起
白滔飛濺,濁流激盪
不論浪有多高,不論漩渦有多險
我們還是默默地屹立
聽激流在交響中歌唱
讓我們緊緊地紮根再一起
在溪埔上挺立
在新生地裡深呼吸
且傳播著花粉飛揚的氣息
而白滔依舊飛濺
而濁浪依舊激盪
跨過漩渦的激流正趕赴前程
我們是壓不彎的紮了根的蘆葦
⊙思考的蘆葦 李敏勇
會思考的蘆葦
秋天的蘆葦花
白茫茫的姿影在風中吹拂
在斜坡上,在河床裡
構成單純而蕭瑟的景象
那景象曾經在我自己的詩中呈現
被用來比喻異議者寫下的一行一行潔白的詩句
法國數學家巴斯卡話語中的蘆葦
深刻地印記在許多人的腦海
他說,「人是會思考的蘆葦」
70年代台大哲學系事件
思想殘暴面相
政治迫害的那一段歷史
趙天儀是經歷日本殖民地統治成長的一代
戰爭結束時,他十歲。他也目賭二二八事件的慘烈事況
趙天儀的詩流露著取材於生活的抒情,顯得素樸,即使經歷台大哲學系事件的政治迫害,他的詩依然平實地探觸自然的光源,尋找雨和露,有潺潺的傷感,但沒有尖銳的呼喊,像壓不彎的蘆葦,紮根土地,努力挺立風雨之中
◎港邊惜別 旅人
離別的汽笛
響著馬公的天空
尚未隱去的一支桅
孤獨地回顧秀色紗巾的舞動
臉呀
被漸去漸遠的船
拉成信紙
寫上密密麻麻的雨點
⊙在離島的港邊,一個旅人 李敏勇
旅人的風景是那場景的速寫
雨滴的溼意襯托成一幅水彩畫
掛在記憶的牆面
當我看完,原來是這樣啊
好美的兩個人詩人
於是,我把這些全抄在紙上
也當時間快要結束時,我趕忙拿著這兩本書放回原位並拿著要借回去的印度哲學史跑時;我的眼神忽然留在一本叫【笠詩選 混聲合唱】
我拿了出來,並翻了一下
這篇叫『山茶花』──紀念亡兒
就在我用力翻開的第一幕
我讀了第一句:
◎『山茶花』──紀念亡兒
庭前的山茶花
有一朵含葩未放即凋落
我挖個深坑
把它埋了
陣雨疾打我背
我撫平坑口
那花喊著它的爸
這是冬天
愛兒
你不是喜歡看爸手植的山茶花嗎
一九七五年
(旅人)
⊙旅人的詩,語言平易,透過日常生活中細膩的觀查,
在詩裡展現單純的美感,也有著淡淡的哀愁。
詩人自喻活在這世界上無所逃遁,一如熱開水在密閉的壺中,
怎樣翻滾、激盪都沒有辦法溢出。而詩,使他心甘情願地活在密閉
的壺中,隨遇而安。因為詩就是愛。
旅人著有詩集【一日之旅】;論述【中國新詩論史】
小魚兒喜愛的旅大大爺爺喔
所以,我丟了楊風的那本書借換了這遲來的第六本
我一路拿著這本書放回椅坐,並在公園內走了一段路
此時,一隻白色的蝴蝶從我眼前飛過並在稍微斜坡的泥石上停停看看
我忽然想起旅大大爺爺說的,
我挖個深坑
把它埋了
陣雨疾打我背
我撫平坑口
那花喊著它的爸
這是冬天
愛兒
你不是喜歡看爸手植的山茶花嗎
蝴蝶啊,蝴蝶
妳在尋找聞著那朵被埋著含葩未放的花嗎
妳哭著在找那爸爸親手植的山茶花嗎
我發呆了好一陣子,提起腳步往前走了走
一路我只看到一旁的紫色薊草花忍著眼淚
對著內心激盪的身體發抖著
一顆好小好小的心在喉嚨裡顫慄著
不發一語,想要快點走回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