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1-02 19:33:53| 人氣17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打造心靈藝術-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台灣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美國普普藝術教父安迪.沃荷(Andy Warhol),今年適逢他的八十冥誕,歐美紛紛推出作品展,向這位繼畢卡索後對廿一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藝術家致敬。台灣也不落人後,由中時媒體集團、藝術家雜誌、中正紀念堂聯合主辦「普普教父:安迪.沃荷世界巡迴展」,明年一月一日在中正紀念堂一樓盛大登場。

這項「普普教父」巡迴展由歐洲獨立策展人、策展公司等組成的「策展人協會」策畫,網羅歐洲藏家手上珍藏的沃荷作品,從二○○六年開始在歐洲各地進行巡迴。台灣是亞洲地區的巡迴首站,預計展出一二一件沃荷的絹印、水彩、壓克力的創作、雜誌專輯的封面設計。
 
展品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沃荷一系列以明星與時尚人物肖像為主題的絹印,包括瑪麗蓮.夢露、伊麗莎白.泰勒、貓王、毛澤東等名人肖像,都將在這次的展覽中現身。另外還有沃荷以康寶濃湯、可口可樂等消費用品等為主題的絹印。另有廿八張由義大利攝影師佩德里亞力(Dino Pedriali)拍攝的沃荷個人照,這批從未在台灣曝光的照片,記錄了沃荷過世前幾年的工作以及生活之面貌。一九五○年代沃荷從商業廣告設計發跡,這樣的背景讓他對時代氛圍的掌握相當敏銳。他曾說:「在商業領域出類拔萃是最令人著迷的一種藝術。」

廿八張個人照 在台灣首度曝光
一九六○年代沃荷跨足藝術創作,以一系列名人肖像、消費商品的絹印版畫快速走紅,消弭商業與藝術之間的界限,讓他成為美國普普藝術的重要代表人物。此後他陸續涉入電影、音樂、舞蹈、流行文化等範疇,他所成立的「工廠」(Factory)更成為當年紐約社交名流、搖滾巨星、文人墨客聚集地,甚至被視為紐約文化界中心。而沃荷本人頂著銀白龐克假髮、臉上脂粉等特異言行裝扮,也成為外界討論的話題。
 
取材生活圖像 創作主題大眾化
沃荷的創作主題總是取自大眾媒體經常曝光的圖像,不論什麼階層的觀眾,都對他的主題一目了然,包括名人、生活用品等。他將這些圖像重複排列成九宮格狀,以不同的配色來表現,現今來看,就像是時下青少年的「大頭貼」文化,由相機拍下影像之後,輸出好幾格的相同畫面。不過,沃荷當時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是歌頌美國消費與大眾媒體文化,另一方面又想呈現在商業社會之下,人際之間冷漠又疏離的感受。沃荷曾表示:「我真希望自己能發明像牛仔褲這樣的東西。某種令人牢記懷念的東西。某種大量生產的東西。」

沃荷名言傳世:「在未來 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
很少有藝術家能像安迪.沃荷這樣,從勞動階級出生的捷克移民第二代,卅歲出頭就在紐約這個花花世紀飛上枝頭當鳳凰,生前就已名利雙收,去年還名列「全球死後十大最會賺錢的富人排行榜」第六名。他的名言很多,如「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十五分鐘」等,今日還經常被引述。

沃荷予外界的形象,多半是慘白的面容和瘦削的身形,神情害羞,一雙眼睛卻透露出神經質。一九二八年沃荷生於美國匹茲堡,父母都是捷克移民,父親是礦工和建築工人,母親是幫傭。沃荷幼年即身體孱弱,還罹患神經性舞蹈症,無法順利控制自己的肢體,大多時間臥病在床看漫畫、電影雜誌和畫畫。這些經驗,日後都變成為他的創作靈感。

▓資料來源:中時媒體

台長: drawer’s secret
人氣(17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