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我要一碗大碗的甜不辣,不要甜不辣,只要蘿蔔跟油豆腐!」
自從吃素以後,因為選擇變少加上我本身就懶,吃的食物好像也只變成那幾樣,於是特製的甜不辣成為我心目中最近排名第一的食物,大概要等它變成跟7-11的葡萄吐司一樣讓我吃膩了,才會從排行榜裡換下來吧!
也因為這樣,國父紀念館附近的阿婆甜不辣和學生家附近的日式甜不辣成為我最近常常光顧的店,倒也不是天天去,但或許是因為我的點法比較特別,店裡的阿姨或是老闆多幾次看到我都知道要給我來份“素的”。有時辣椒加不夠跑去攤前加,阿姨把我的碗接過去還會再多丟幾塊油豆腐進去;或是那個帥哥老闆每次好像只賣蘿蔔豆腐太好賺,不給我多一點他就良心不安總是把袋子裝得滿滿的;即使我知道點了大的或是多加的那幾塊我有時根本吃不下,但我總會露出大大的笑容多次道謝,會珍惜阿姨的好意把它吃光光,也願意點大的多給他們賺十幾塊,或是外帶給爸媽、給學生吃。當然,這兩家的東西都很好吃,蘿蔔又大又甜,豆腐又嫰又香。
下午上完有氧課,我跑到重慶南路附近那條專賣相機的街上找比較舊型的相機電池,發現原本的秋葉原怎麼不見了,只好一家家亂逛詢問有沒我要的電池。其中有一家店,我問老闆有沒我要的電池,他拿給我看並報了一個我覺得很貴的價格,等到我說了我之前買的好像不是這價錢,他才說我要台製的便宜的也有,正是我說的那個價錢。我笑了一下說我再想想就走了,他們雖然是笑笑的說,但表情跟口氣我不喜歡。後來我再走進一家,老闆看到我沒帶相機來也不知機型,硬要我把相機帶來,但我覺得他只是懶得找給我而已,因為其他家都是我說,他們就知道了。最後我買到的那家店,並不是因為他賣得特別便宜(可能比光華商場貴幾十塊),而是在我踏進那家店時,我說我要怎樣的電池,老闆就很熱心的拿幾個可能的拆給我看,我問它為什麼有價錢的差別?那待電時間呢?老闆也很詳細的跟我講解、告訴我產地,還在我想要一次買兩個的時候,告訴我加上家裡的那個應該就夠用了!
經濟不景氣,我幸運,能夠坐在辦公室裡吹冷氣工作,但其實路邊很多做生意、做工的人很辛苦,汗流浹背的工作賺到的一點錢可能要養一家子的人。我都會觀察我可能消費的店家是不是很誠懇的對待客人,是不是對他們做的、賣的東西用心,還是只是為了賺錢而泯滅良心,黑的硬說成白的(嘿,很多商家真的是只要錢不管東西好壞,也不管客人的命)。有些店也許東西真的好吃,總是高朋滿座,但老闆卻勢寵而驕,態度跩的不得了,那去過一次我可能不會再去第二次。有些店小小的又熱又擠,不是很好的環境,可是每次去老闆都很熱情,有空時還會跟你閒話家常,待你如朋友,即使每次吃完總是滿身大汗或是被蚊子叮,但就是還會再去。
像我一週可能要買一兩次花,我也聽過別人說另一家花店好像比較便宜,但我還是只到同一家買,因為這家的老闆娘不像另外一家,她會幫我把枝葉修剪符合我的花瓶高度,會告訴我今天哪種花品種比較好比較香,會在我想要挑選送人的禮物時,請老闆幫我去花市找適合的盆栽,即使最後太大了不符合我的理想,她仍很熱心的把她原有的植物包裝成我想要的樣子。就算他真的比別人貴,但我不介意多給他們賺一些錢。
有時候,你願意一而再、再而三到某些店家買東西,說穿了只是奇檬子而已。可是我覺得服務業就是要這樣,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就是要這樣。
你相信嗎?我覺得當你真心對別人好的時候,你的生意自然會好;就像我一直認為,當你真心想要了解對方,他們也會了解你。
PS.題目跟內文好像是兩回事,也跟甜不辣沒多大的關係,哈!雖然blog就是寫給人看的,但又不是真的服務業,標題隨便亂掰應該沒關係?!但內文絕對是真心的!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