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書桌和辦公桌前分別貼了兩張便利貼,上面寫著“耐性”兩個字。
過去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很有耐性的人,可以持續地做同一件事而不放棄,一件事是指小到唸書、減肥,大到工作、教書和日常待人接物。我以為長大後是因為職場關係和之前忙碌的工作型態讓我不知不覺改變個性,日漸缺乏耐性,也嘗試透過運動、寫作、書法等方式來培養耐心。可是經過了那麼多年也有了一些經歷後,我發現也許我原本就是一個耐性不足的人,所以碰到一些事最後不是成功而是失敗。
面對感情我嚴重缺乏耐性。對自己沒耐性,對喜歡的人沒耐性,對我們之間的感情也沒耐性。並不是說對人說話態度不好、半途而廢、容易喜新厭舊,而是太急著要知道全部、急著看到結果,急著改變自己或別人,最重要相互認識了解的過程反而被我擺到小角落,所以常常過份付出,有錯誤的想法和期待,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舉動,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不知道愛上了不對的人。即使失戀了,也沒耐性療傷,沒耐性認真關心自己,只想著怎麼樣才能趕快不痛苦,或是快點下一場戀愛,快一點找回沒認識他們之前的我,快一點讓心理得到平衡。以至於,犯過的錯一直重覆,心傷永遠無法完全好,也永遠不夠了解自己。
成長是需要耐性的一件事。要考到好成績,拿到好文憑,擁有一份喜歡的工作,都需要耐性和更多的時間去努力。要讓快樂隨時在身邊,也是要用心去了解自己,多去實驗,知道什麼是自己真心喜歡然後得到了也不覺空虛,知道什麼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才不會委屈,不快樂的事就減少做,自然就會快樂。
這次,我不想馬上逃到另一個懷抱,或是極端地躲起來舔舐傷口,我想好好去面對這段經歷帶來的每一分痛苦,以及認真了解自我後得到的每一分快樂。不只是感情,對工作對家庭也是,碰到了困難的事,剛開始都會覺得挫折、難受、想逃避。剛好下午我在學比較複雜的東西,實際操作後發現之前學的因為不曾自己做過,所以細節有些都忘了,又卡到收單時間,我要一面學一面忙,可能教我的同事就會跟其他同事嚼嚼舌根。師父私下問我會不會壓力太大,我說還好,我相信一切都會變得更好,所以現在不管遇到什麼事,我都盡量讓自己保持一般的心情。師父聽了訝異又開心,說他永遠都會在我身邊,雖然我知道很多事其實是要靠自己,但有他那句話,也就夠了。
現在,每天我都會跟自己說,不要急,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吧!多給自己一點時間認識自己,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去稀釋心裡的感覺,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學習那些讓你沒自信的東西,多給自己一點時間嘗試你沒做過的事情,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接觸你不熟悉的人,多給自己一點時間拿掉裝在你腦袋、放在你心裡的,那些不適合你的信仰。然後,或許你不用追求快樂,不用刻意改變,你便會打從心底成為一個快樂又有自信的人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