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3-30 22:54:25| 人氣59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心儒箴言*~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道*~~

修道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在佛堂.寺廟中.

如何去觀照自己的人生.淬煉自己的生命.

去掉我們不好的習性.毛病.脾氣.改變自己.

淨化自己的心靈.照顧好自己的心.

 

煩惱即菩提.一切境界皆是心的作用.只緣攀執與否

因為一攀執.即生對待.妄想.分別之心.煩惱亦隨之而來.

若能心若太虛.善惡兩忘.分別不生.則煩惱.妄想從何生來.

 

當要在心地下功夫.(省禱聖道和煉心口訣).幫助我們

修煉身...淨化因七情六慾.而生之煩惱.妄想.轉化為

清靜.祥和.喜悅.自在.平靜之心靈.

 

修道是以修心最為重要.要明心見性.必從修心著手.所以說

道場在我們的心中.以謹慎的心.好好的慎守.自己的起心動念.

讓心不落入分別.對待.不起妄想.執著.轉化心中的貪...

一切苦的根源.源自於心.所以每天要修煉省禱聖道反省自己.

 

 

~~~*人間道場*~~~

*人間道場在我心中.在我家中.

道場在人間.我在人間行道

修道不是在佛堂.修道在日常生活當中.

 

*如何觀照自己的人生.淬煉自己的生命

即是在這當中.去掉我們不好的習性.

毛病.脾氣.改變自己.淨化自己的心靈

照顧好自己的心.

 

*老子曰:死之徒.十有三~~~

其意為死的種類有十三種.即是

七情~......

六慾.~-貪美色奇物.-貪美音讚言

-貪香味.-貪美食口快

.-貪舒適美服.-貪聲色名利恩愛

 

*天下蒼生皆被這七情六慾所缚

故心生種種煩惱.妄想.

其實煩惱即為菩提.一切境界皆是心的作用

只緣攀執與否.一攀執.即生對待.妄想.分別之心

煩惱亦隨.之而來.若能心若太虛.善惡兩忘.

分別不生.則煩惱.妄想從何而來.

 

*修道是以修心為最重要.

要明心見性.要從修心著手

好好的慎守自己的起心動念.

讓心不落入分別.對待.不起妄想.執著.

轉化心中的貪...因為一切苦的根源.

源自於心的作用.人真正的苦在於心的不知足

 

*孔子在大學.經一章.大學之道即闡明---

欲天下平.要先從格物.(去七情除六欲)

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以上為內聖之功夫)

齊家.治國.平天下.(外王).要國治.要天下平

先從內修.格物.修身著手.進而外化眾生

但要外化眾生.先從齊家著手

 

*若欲格物.修身.當要先從

~~~反省~~~的功夫著手.

一個懂得反省自己的人.她的修養功夫

.絕對是每日在進步的

 

*若沒有真修實煉.淨化掉自己的秉性.脾氣

沒有從自己本身改變.如何感動家人

如何達到齊家.如何渡化眾生.

真正的渡化眾生.是要讓眾生

從我們的身上體會到~~道的尊貴

以我們內心的灑脫.和高節之涵養

來感動眾生.以內徳感動家人及親朋好友

 

*現今天時~~道降火宅~~.在人間行道.

要將儒家的精神發揮.改變自己感動他人

盡好本分.照顧好自己的家庭

然後改變社會風氣.進而影響世界.造成大同世界

我提倡人間道場的意義.即在此

.出世入世要一起行之人道儘盡.則天道必能達也

 

 


~~~*心儒先生的理念*~~~

*種族和宗教的分別,是源自於人有區域之歸屬感而生,
因著區域之不同發展成不同之風情、人文和宗教。
但現今已邁入地球村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已因著交通的便利已然縮小。
又資訊的互通也很便利,這已跟古時全然不一樣了,大家皆是 光父的子民,
皆生活在地球上,皆流著紅紅的鮮血,不該再為種族、宗教之不同而再起爭端,
該是要以「愛」取代分別,以「包容、尊重」來取代紛爭。

*大同的世界不只是停留在各宗教經典上所講的最高境地。
而是我們人類要互相攜手,摒除彼此的成見,用「愛」來彌補世上一切的缺陷,
相信不管是佛教講的蓮花邦,或是基督教所說的天堂,是指日可待的,
有朝一日會實現的。

1.現在對人類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因為人類要滅亡或者永生全看此時,
 原因就在於人類是否能打破宗教、種族的分別?
能否以平等心、包容心來面對其他跟自己不同種族、不同信仰之人?

*其實人類歷經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因不皆是因為宗教和種族的分別嗎?
日本侵略中國起因於帝國主義,希特勒殘殺猶太人起因於種族主義,
中東國家從以前到現在大小戰爭不斷,起因不皆是因為種族、宗教的分歧嗎?
為何居住在同一個地方的人,只因種族、宗教的不同就互相殘殺呢?
其他如基督教的十字軍東征,中國歷代的皇帝信佛則詆道、信道則詆佛等等。
其實種族和宗教的分別,到最後只會帶來仇恨,並且帶給人類無限的痛苦,
甚至滅亡而已。

*面對現今已是地球村的時代,人類生命意識的覺醒,
生活在這地球上的每個人類的生命是息息相關的;
因為大家都是生命的共榮體,所以我們要尊重生命,
不要再因著人類人事制度上的分別,而互相的攻訐;
因為人性的光輝是愛,各宗教所講的都是人性的大愛;
所以當你心中充滿了無私的大愛,人性的光輝自然流露,
那你的心中還會有分別、對待嗎?
現今不同區域的人類往來已很便利,訊息的互通也很快速;
人類已邁入生命共同體的時代,
這個問題對我們現在的人類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看我們留給子孫是愛的包容,或者是仇恨的分歧。

2.人類來自同一根源,皆是 光父的子民。
人人皆俱有天理良心,不該因宗教、種族制度之不同而起分別。
因為不論你是信仰何種宗教,身為何種族之人皆有天理良心;
此顆良心人人皆相同,不因你是信仰何宗教、身為何種族而有不同,
外相上雖不同,此顆良心卻可相通。

3.人生而平等,不該因種族、宗教的不同,
而去攻訐甚至剝奪他人生存的權利。
因為分歧、仇恨只會使人類帶來滅亡,
唯有包容愛才會使人類走向光明幸福的未來。

4.「萬法平等,諸法同源」;
追求真理之人不該去批評其他宗教;
因為如此,這心已落入分別對待,
又如何能達到究竟之圓滿?

5.我們要尊重其他宗教和其修行者,大家要互相學習,
一起攜手為人類創造光明幸福的未來。

6.我們要尊重其他宗教;
任何宗教只要是信仰真理,依此修行,
皆可達到一個究竟圓滿的境地。
宗教之本源皆同——皆是以「真理」為其信仰之圭臬,
以其教主之精神為其效法之標的;
故真理為放諸四海皆準,而各教主為眾生犧牲奉獻之精神,人人可學。
當心中門戶之見的藩籬打破,平等理念的光輝照透心中,
則聖聖相傳的真如法海即在眼前。

7.「萬教平等」是建立在真理的理念上,
是打破心中門戶之見的分別,而不是建立在外在的人事制度上。
彌勒佛的「化娑婆世界為蓮花邦」,不是世界全部毀滅後,
才由其出現以大神通力,讓世界大同、萬教歸一;
而是由我們現在的人類,一步一腳印的,將這理想實現於世界當中。

8.佛教和天道的彌勒佛收圓,對於我們個人是自己累生累世和今生今世,
種種因貪、嗔、痴、七情六欲,加諸於佛性上的污垢,
以自覺的光輝將之淨靜,讓佛性顯露出本來的光芒;
對各宗教而言,是要以平等的心來面對其他宗教,
以真理來達到宗教的大和解。

9.救世主非一人、一事、一物,祂是 光父大愛慈暉的展現,
也是人性光輝顯露的極致,只要人間有愛、有光明、有溫暖,
救世主就無處不在,所以不必執著,救世主何時下生人間,
因為救世主本無來時亦無去時。

10.未來要來讓世間大同者者,祂是真理的代表,於各宗教而言;
在儒為孔子之化身,在釋為佛陀之化身,
在道為老子之化身,在耶教為基督之化身,
在回教為穆罕默德之化身,在天道則為彌勒之化身,
在錫克教、印度教、猶太教和現今的新興宗教,
是其們教主之化身,並不是狹義的一教大同,一人為大。

11.追求真理者要注重環保。
心靈的環保固然重要,但外在的環保也很重要,
畢竟地球只有一個,我們只是替我們的子孫保管地球,
所以我們應當注重環保,因為生命要生生不息的延續下去。

12.地球在反撲了!
人類若再自私的只顧自己,以人為本,雖說人為萬物之靈首,
但人類亦只是這地球的一份子;若人類不覺醒,
以平等之心來對待地球上的其他生命,
甚至一花、一草、一木,而一直以地球之主的姿態,
對地球予取予求,最後只會給自己落入毀滅一途的。

13.人的念頭和天地的災難,有著息息的相關。
若地球上大部分的人皆心存慈悲、寬容、愛的光明念頭,
則災難會減少,甚至止息;但若大部分的人心存怨念、
貪念、欲念的黑暗念頭,則災難會增加,甚至加重。
所以世人啊!別小看你的一個念頭,
因為那會關係人類的命運。

14.真修煉者是不怕外在環境之磨煉的;
只怕愿力、志向無法伸展。

15.追求真理者不要怕吃苦,怕受磨煉;
不要吃一點苦,受一點磨煉就埋怨上天,
吃苦、磨煉是上天對我們的愛,是上天要成就我們,
所以逆境現前時要感恩上天,
因為沒有危岩又怎激得起美麗的浪花呢?

16.何謂超生了死、脫出苦海?
苦的根源是〝心〞,天堂和地獄也是由心造,
所以不是死後才超生了死、脫出苦海;
而是在生時我們的心念,
能從貪、嗔、痴、七情六欲的欲海洪流當中跳脫出來,而生清靜之心,
若此心不再被貪、嗔、痴、七情六欲所縛,
當下你就是在天堂,你就是超脫苦海。

17.上天要我們來到人世間,最大的功課,
是要我們學會無私的愛,將人性的光輝顯露出來。
因果報應並不可怕,因為我們累世以貪、嗔、痴,
各種私心來傷害其他的眾生;
故上天今生再給我們一次機會,
看我們再面對同樣的事,能否以無私的愛來通過考驗。

18.我們除了感謝上天的恩典和自己信仰之宗教師尊恩德,
也要感謝一切眾生,因為若無眾生於財力、物力的護持,
我們焉能悠遊的替上天做事,
這一切別當作是應該的,要感恩、要珍惜。

19.要謹慎使用眾生所佈施之錢財,
一分一毫都要用在對眾生最有幫助的事情上,
不要太奢侈、浪費、講求排場,如此只會讓自己的心,好大喜功,
那豈是真修煉!現在很多人蓋廟、設大佛堂和宮、廟、殿堂都要用最好的,
花多少錢都無所謂,口說這樣比較莊嚴,
可是真正的莊嚴不是外在宗教殿堂的富麗堂皇,
而是眾人至誠無息、真誠無私為眾奉獻的心。

20.大廟或大佛堂和宗教外在殿堂的興建,
應力求簡樸大方,不失隆重即可;不要蓋得太富麗堂皇,
宗教殿堂是蓋給誰看的,是人還是天?
天是不管你宗教殿堂蓋得如何的,
只取眾人的一份真心而已。

21.外在宗教殿堂的廣大,跟追求真理者的心性修圓是沒有關係的,
人肯定你,天不見得肯定你,反而要更謹慎。
天在意的是,你是否有變初衷,是否有因宗教殿堂的廣大,
和追隨者的增加而起驕傲自滿的心。

22.我們要惜福,要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要讓你愛的人,知道你愛他,
要珍惜和所有我們所愛的人相處的時間,
因為生命是無常的,你永遠無法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不要吝嗇對自己所愛的人表達你的愛,
不要為了一點小事去傷害你所愛的人。

23. 追求真理者要回歸自然,於內要返璞歸真,
讓自己的心如赤子懷抱,不被識神的作用而生
善惡、是非、有無、對待之念頭,污染了我們的自性;
要少思維,恬淡、自適、無為其心;
於外要順應肉身之自然運行,飲食、睡眠要循序其理,
適中而為,少欲而多動,筋骨自然健康,
如此而為身心泰然,自可得返老還童之妙也。

24.素食是慈悲心的展現,亦是放生的最高境地。
若說素食有功德,只怕會落入功德相。

25.何謂天命(天賦之明命)?
人人皆有天命,你有愿力、你有志向,你就有天命。
這天命是建立在德性上的,只要你是真心為眾生,
別看輕自己,要相信自己,
因為顏子言:「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只要秉著一顆真心,堅強自立,天就會助你。
天命是因眾生而存在,
祂會一代一代的傳承在真心救渡眾生之人的愿力悲心中,
只要世間有眾生,天命將會源源流長的傳承下去。

26.傳道之真義,乃是指點眾生,讓他們知道上天賦予之明命,
各自依此天命去修持,若人人皆自然依此天命(天賦之明命)去做、去為,
那如此何來古之聖哲之天命傳道?其實以此可知人人皆具天命也,
只因執著、妄想不能得見自性之本真。追求真理者須知此理,
若明此理,何來各教之分別,若人人心中皆無分別、對待,
則皆能到達返本還源之境地也。

27.提拔人才要取其德,才能是其次;
因為才能可以培養,而德性卻不是三天兩天可造就。

台長: 慈愛天使
人氣(594)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心儒慈語 |
此分類下一篇:心儒先生的話(1)
此分類上一篇:省禱功的尊貴

心儒先生之理念
該從修煉自己的心性為之基石著手,儒家大學八條目裡闡明:「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要想達成天下大同之理想,則要人人先從修身、齊家為之著手,何謂修身?即是一連串:『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功夫,並不是做一大堆外在宗教的儀式事功,心性若不修煉,縱使努力做一大堆,宗教儀軌也是枉然,而省禱功,則可直接幫助各位從最細微處,修煉自己的心性,淨化靈性上的污垢,達到返回本真。省禱功已包含大學八條目的修煉功夫,是很實在的內聖外王的功夫,從此處著手可達奧妙之功效。
2007-11-19 09:56:49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