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5 23:02:43| 人氣74|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解開心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pic:他在對你(妳)笑唷︿︿             
 


              解開心結
       ------從父母和導師的角度想一想吧------



  某冬天某甲在街頭幫忙發毛毯給遊民,因為數量不夠,必須管制每人只能領取一條 有個年輕人跑來要拿第二條,某甲解釋毛毯有限,後頭還有許多人需要,所以不能多給 後來旁人出面解釋,年輕人是幫忙角落那邊無法過來的坐輪椅之人領取的,某甲知道後趕緊拿了第二條毛毯給那位年輕人,不過年輕人拒拿,也不接受道歉


  有讀者回應說,如果他是那位年輕人,可能一輩子都拒絕道歉的善意了 但是,這件事怎麼看呢?


  說穿了,這就是「自己打了死結的活生生例子!」


  許多人往往把生命中的死結當成〔尊嚴〕〔人格〕〔信仰〕〔勇氣〕〔原則〕,以致於最後封閉了自己,作繭自缚


  老一輩的人常常說,「過得去就好」,也有一句老話,「此結宜解不宜結」,這真是智慧之語 很多事情之所以被卡住 堵塞 打結,其實都出於當事者自己打了死結,以致於事情明明可有轉機,卻一直喪失解決的良機,所以,結越結越多,最後生命裡宛如一堆纏了又纏的亂麻雜絮


  【人的通病常常出在於無法換一個角度著想】,譬如那個年輕人若能去理解某甲為了讓更多遊民得到照顧的用心,也就不會死守著自己的觀感 譬如某甲如果能更用心地去理解年輕人想在領取一條毛毯的原因,必然不會造成誤解 所以,【同理心】【易地而處】,在生活中確實應該被重視的


  同樣例子也常常發生在同學身上,許多人常常抱怨被管得緊 導師不留情面,但是,同學忘了易地而處的想法,導師為何如此?導師究竟承受哪些壓力?能想到這一點,就不會讓自己打了死結


  再換個說法,到了考前的這時候,家長內心也開始有著或大或小的壓力,行諸於互動關係,同學免不了會怪說,為什麼父母只有要求卻少了體諒?為什麼父母不懂得體諒子女內心的焦憂呢?但是同學易地而處,父母最大的難處就是不能代替孩子熬夜讀書,不能代替孩子少睡幾個鐘頭;就是有這種「無能為力」的苦楚,才會萌生許多的愛深責切


  結,能解的,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更多的體諒去理解,幫自己解開心結吧!




選自 台北儒林 周明老師

台長: ♂屁 屁♂
人氣(74)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文章代表我的心 |
此分類下一篇:答應給愛哭鬼的話...
此分類上一篇:回頭看看...

chunamy23
哈 我也在對它笑:)
2007-05-26 19:20:34
版主回應
槓麻不用暱稱咧??
哈哈
2007-05-27 20:42:5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