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旅行文學」系列創作,寫到比利時(Belgium)時,因為許多奇遇,篇章越寫越歡喜。十月,來到比利時,盡管氣溫降到四度,我心仍是熾熱的。我戴上帽子,圍著圍巾,厚外套裡是洋蔥式的穿法,層層疊疊,街頭逛久了,套上兩雙襪子的腳仍凍得發麻,一走進咖啡館或餐廳,看見壁爐熊熊的火燄,身心溫暖無比,開始一層一層剝皮,脫得只剩裡層輕薄的夏衫,望著火爐、在暖氣房裡輕鬆用餐、喝咖啡。從七月抵達巴黎(Paris),歐洲一國又一國、一座城市又一座城市,我當背包客的行囊裡就一套換洗衣服、三雙襪子、三件內褲、輕便的盥洗用品和保養品,充實的旅程每天至少走七、八小時,很快體重減了五公斤,照片裡的人影因此顯得輕盈靈氣,我看了歡喜,來到比利時的魯汶(Leuven)時,盡管天色已黑,我們還是頂著寒意四處閒逛,一直逛到看不見美景,才滿意而安心的回旅館。
早上走進旅館餐廳,發現可以自製「可麗餅」,一天美好的開始便從旋轉餅皮當起點,夜裡回到住窩,又進餐廳做晚餐,因此認識了從美國俄勒岡州(State ofOregon)來歐洲16年的David,巧的是他念哲學,與魯汶情緣極深,我們趕緊向他請教有關這座城市的點點滴滴。一頓晚餐,從我的沙拉、義大利麵、鮮湯、啤酒、甜點,接連吃到David用大烤箱烤出來的美味烤雞,而中、西交流比美食更迷人,我忍不住把歐洲行、魯汶大學城的連帶關係對他訴說。原來只是一個單純的意念,因嚮往大學城寧靜、優質的生活而展開新未來規劃,後來順勢走向歐洲許多國家與城市,我的旅遊也延伸向未來更美麗的宏大版圖。來到魯汶時正逢週末,走逛一整天,繞來繞去仍一直走在魯汶大學(Leuven University)的地域範圍,因為假日沒有川流的大學生,這座城市顯得更加寧靜而悠遠。喜歡專研哲學、音樂、烹飪的David說,他更喜歡眼前這清寂的時刻,等過完週末,大學生入城了,魯汶將又是另一番景象。
晚餐的話題,繞著哲學、音樂、烹飪心得、魯汶的獨特性轉動,具有多國語言能力的David,初識即成相知,他說烹飪可以放鬆自己,我說做菜可以玩拼貼色彩,一盤佳餚就像一幅畫。我們的餐桌後面放著David的樂器,他的生活和他喜愛的哲學、音樂、烹飪緊密結合,魯汶大學城可說完全符合他的心性。出發往布魯日(Bruges)這天,我們開心拍下合照,互留了E-mail,約好要繼續保持連絡。
比利時的美好情緣,從布魯塞爾一路貫串,像一條河流上浮動的倒影,盡攬了週遭的美景。我建了34個檔案,把布魯塞爾(Brussels)的照片歸類好,包括初到時看見長長的遊行隊伍,一群穿戴綠衣綠帽,另一群則穿戴紅衣紅帽,我們好奇跟著兩種顏色的遊行隊伍前進,聽見震耳的巨響爆炸聲,我嚇一大跳,以為是槍聲,但長長的人龍隊伍一派安祥,原來是沖天炮,隱藏在行進路線上,不時竄出巨響,呼應遊行氣勢。在大廣場觀摩一場異國婚禮時,我把觀光客跟著新人家族載歌載舞的歡樂畫面拍攝下來。走逛到「藝術之丘」時,逢上一場雙舞台的盛大露天演唱會,我們便跟著群眾坐在台階上欣賞,拍攝下驚彩的畫面。布魯塞爾的照片,我建了34個檔案,它們都是旅程的特殊經歷,和博物館之旅一樣吸引人。參觀過「原子塔」之後,我又另建17個檔案,收錄下許多震懾人心的畫面,在分類照片時,我心一樣激動,彷彿自己正在經歷原子分裂。
為魯汶建的35個照片檔案,不僅是旅行紀錄而已,還包含我對自己未來的期許,那心聲也是鞭策的力量,催促我前路走得更遠。來到布魯日,因為它延續我對魯汶的情感,搭船遊河時,架船的導遊用四國語言為遊客做導覽,我也感性的一邊拍照一邊錄音,沿途錄下自己的觸動感懷。
在不同的心情和不同的發現下,我為布魯日建立了40個照片檔案,包括廣場市集的豐饒畫面、走進魚市場參觀後買的海螺和蝦子、街上閒逛時翻拍的一堆待售屋實景照片、無意中逛進一座劇場,拍下的藝術畫面;依著河道行進,順著水流走向愛之湖公園、比京會修道院、又走向令人驚艷的天鵝群聚的水邊,拍下一隻又一隻的天鵝……這些偶遇、巧遇、幸遇,都是我美麗旅程的一頁紀錄。包括因為看見一棟藤蔓小屋,因此逛進一處蘋果園,看著樹上結實累累、樹下又掉滿一地的青蘋果、紅蘋果,那畫面拍下來盡是驚艷!包括比利時的石鋪路、美麗蕾絲、美味巧克力,也是一路走到底、看到底、吃到底的驚奇!
文章定位: